电动梅花针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3064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电动梅花针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本发明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梅花针仪。



背景技术:

电动梅花针治疗仪针头作用于有病部位及其四周,刺激皮肤神经,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原来产品的结构关系及工作过程:手持原有梅花针在有病部位及其四周叩打人为控制叩打力度,力度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力度过大疼痛感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精确控制针刺入深度及其力度、提高治疗效果的电动梅花针仪。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梅花针仪,在下壳的上端部固定有上壳,在上壳的前端部固定有前壳,在下壳内安装有电池,在上壳内安装有PCB板、电机、凸轮与护套,在上壳上安装有与PCB板配合的按键,在护套的下端内滑动安装有导杆,在护套的上端内滑动安装有接头,在导杆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上端部与护套相抵,弹簧的下端部与导杆相抵,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凸轮,凸轮与导杆的下端部相连,在护套上套接有外螺纹套,在外螺纹套上螺接有内螺纹套与调节环,调节环位于内螺纹套的上方。

在所述下壳的下端部固定有安装座,在安装座上固定有充电接口,在下壳的下端部侧壁上插装有护盖,护盖与充电接口配合。

在与凸轮接触的导杆上套接有保护套。

本发明可以精确控制针刺入深度及其力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电动梅花针仪,在下壳1的上端部固定有上壳16,在上壳16的前端部固定有前壳13,在下壳1内安装有电池2,在上壳16内安装有PCB板14、电机3、凸轮4与护套8,在上壳16上安装有与PCB板14配合的按键15,在护套8的下端内滑动安装有导杆6,在护套8的上端内滑动安装有接头10,在导杆6上套接有弹簧7,弹簧7的上端部与护套8相抵,弹簧7的下端部与导杆6相抵,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凸轮4,凸轮4与导杆6的下端部相连,在护套8上套接有外螺纹套11,在外螺纹套11上螺接有内螺纹套9与调节环12,调节环12位于内螺纹套9的上方。

在所述下壳1的下端部固定有安装座19,在安装座19上固定有充电接口18,在下壳1的下端部侧壁上插装有护盖17,护盖17与充电接口18配合。

在与凸轮4接触的导杆6上套接有保护套5。

本发明中,将保护圈5、弹簧7安装在导杆6对应位置,再将其与护套8配合安装,接头10与导杆6卡接安装;凸轮4与电机3轴固定安装;按键15上壳16配合安装,PCB板14与上壳16螺钉固定;电池2、电机3、护套8、充电接口18、安装座19卡接安装在下壳1与上壳16中,下壳1与上壳16采用螺钉固定,护盖17卡入上壳16对应位置中;内螺纹套9与外螺纹套11螺纹配合,前壳13与外螺纹套11配合安装,调节环12与外螺纹套11自锁螺钉固定;上述前壳13与下壳1和上壳16卡接安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电机3带动凸轮4一起做旋转运动,凸轮4与导杆6构成凸轮机构,通过弹簧7带动卡接安装在导杆6上的接头10做往复直线运动,接头10上安装配用梅花针针头,通过旋转调节环12可以调节针头进入皮肤深度大小,通过调节电机3功率,达到力度控制,从而实现治疗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