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物艾灸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305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物艾灸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灸治疗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药饼渗透作用并带有滤烟密闭装置的隔物艾灸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治疗方法中的针灸是指针刺和艾灸。“针”是指针刺,“灸”是指艾“灸”。“灸”,原意为烧,艾灸就是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艾灸用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在人体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进行烧、灼、熏、熨,给人体以温热刺激,达到温通经络、益气活血、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隔物灸是间接灸的别称,是用药物将艾柱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根据所间隔的药物不同而命名,如以生姜间隔者叫隔姜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为隔附子灸等等。

现有技术临床上所进行的隔物灸,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如果患者体位变动会出现正在燃烧的艾炷滚落,很容易烫伤患者,不安全;二是艾炷燃烧所产生的烟也是一大危害,对患者和医生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三是艾灸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隔物(药饼)与人体体位贴合位置不固定、距离体表间距不适当,再就是艾条的燃烧熏蒸由于不密闭药效丧失很大,就是说艾条燃烧后很大一部分随烟雾散去而没有作用于人体。目前,现有技术尚没有克服灸法缺陷以及过滤灸烟的密闭治疗装置。因此,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这些种种缺陷,提供一个疗效好、安全环保的艾灸治疗装置,它使艾灸治疗效果大幅度提升,节约艾条,且很好的固定艾柱防止其滚落,并外加滤烟装置防治灸烟的危害和密闭艾条燃烧空间而提高艾条有效利用率和增强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艾灸疗效并防止艾炷滚落和灸烟危害的隔物艾灸治疗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隔物艾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隔物灸装置和滤烟密闭装置组成,隔物灸装置由底座、药饼、艾柱和钢针构成,药饼置于底座中,钢针插在药饼中央,艾柱插在钢针上。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隔物灸装置由底座、药饼桶、药饼、艾柱和钢针构成,药饼置于药饼桶内,药饼桶带有外螺纹,底座带有内螺纹,药饼桶与底座螺纹连接,钢针插在药饼中央,艾柱插在钢针上。

滤烟密闭装置由金属网筒、滤纸筒和滤饼构成,金属网筒顶部固定有滤饼,金属网筒和滤饼外面套有滤纸筒,滤纸筒为带上盖的密闭式滤纸筒。

滤烟密闭装置由金属网筒、滤纸筒和滤饼构成,滤纸筒上部固定有滤饼,滤饼上覆盖有一层滤纸,金属网筒置于滤饼和滤纸筒之外。

滤饼由活性炭颗粒和纤维素絮制成。

艾柱为圆锥形或圆柱形。

金属网筒由不锈钢制成。

滤饼位于滤纸筒的上四分之一处。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本装置能够使艾灸通过药饼向机体穴位内渗透的热力更深更强,大幅度提高艾灸的治疗效果;并能够解决隔物灸的艾柱滚落易烫伤患者和灸烟危害患者和医生健康的问题。它可以将隔物灸治疗方法在平常百姓家推广使用,而不必到医院的灸室做治疗,大大扩大了隔物灸的应用场所,利于祖国传统的艾灸治疗方法的推广应用。其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可以集中热量,增强艾灸效果2、安全;3、滤烟环保;4、装置美观,便于推广到家庭社区;5、便于携带,流动治疗和保健。

附图说明

图1隔物灸装置部分实施例之一结构示意图

图2隔物灸装置部分实施例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4滤烟密闭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滤烟密闭装置部分部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药饼桶2,药饼3,钢针4,艾柱5,金属网筒6,滤饼7,滤纸筒8。

参见附图1-5,本发明一种隔物艾灸治疗装置,由隔物灸装置和滤烟密闭装置组成,隔物灸装置由底座1、药饼桶2、药饼3、艾柱5和钢针4构成,药饼3置于药饼桶2内,药饼桶2带有外螺纹,底座1带有内螺纹,药饼桶2与底座1螺纹连接,钢针4插在药饼3中央,艾柱5插在钢针4上。

滤烟密闭装置由金属网筒6、滤纸筒8和滤饼7构成,金属网筒6顶部固定有滤饼7,金属网筒6和滤饼7外面套有滤纸筒8,滤纸筒8为带上盖的密闭式滤纸筒。也可以是在滤纸筒8上部固定有滤饼7,滤饼7上覆盖有一层滤纸,金属网筒6置于滤饼7和滤纸筒8之外。

滤饼7由活性炭颗粒和纤维素絮制成。

金属网筒6优选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

滤饼7位于滤纸筒8的上四分之一处。

本发明滤烟装置由金属网筒、滤纸筒和滤饼构成。一种实现方式:内外两层,内层是金属网筒,金属网顶端放置滤饼,外层是滤纸桶罩,实现过滤灸烟的作用。另一种实现方式:金属网筒在外,内层是滤纸桶,滤纸筒顶端放置滤饼,即上一种方式的内外层互换,亦可实现滤烟的功能。滤饼由活性炭颗粒和纤维素絮制成。金属网筒由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滤饼位于滤纸筒的上四分之一处为最佳。整个滤烟装置可以是圆筒形,亦可是长方形的筒,根据具体的艾灸部位来定大小和高度。

本隔物灸装置与已有艾灸装置的实质性区别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隔物灸治疗装置的向机体穴位内渗透的热力更深更强,治疗效果更佳。

已有的艾灸装置,均基于艾灸方法中的悬灸法或称温和灸,它对穴位的作用是一种辐射热,它在辐射过程中,热力会有所散失;而本隔物灸对穴位的作用是传导热,燃烧的艾条通过药饼将热力传导进穴位,这样热力散失较少,可传导渗透入到皮肤下更深位置,并且艾灸效果与药饼效果叠加,疗效更好。其原理如下:艾灸通过穴位将热力传导入经络,普通的温和灸需要通过一定手法的敏化,才能更好的打开穴位,出现循经感传,而隔物灸通过药物可以更快的打开穴位,随着艾灸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将艾灸盒药饼的药效更快的传导到病灶,或四肢末端。

2、本发明隔物灸治疗装置对机体穴位的作用除了温通作用,还有药物的作用,药物在艾灸的温通下进入穴位发挥相应的药物作用。如隔姜(作为药物使用的姜片)灸就兼具了艾灸的温通和生姜的解表散寒作用;附子有毒,但辛甘大热,能补命门衰败之火,隔附子饼灸避免了附子的毒性,通过艾灸的温通作用帮助附子大热的渗透入穴位皮肤,发挥更强的补火助阳和散寒止痛作用,用于灸命门穴,可以更好的回阳救逆,用于灸四肢穴位,较温和灸可以起到更强的温通散寒止痛的作用。隔附子灸用于治疗受寒所致的双下肢冷疼,效果奇佳,起效时间和改善程度均优于温和灸。

3、本发明隔物灸治疗装置配备有滤烟密闭装置,对延长艾柱燃烧时间、节约药材也有作用。

燃烧的时间(分钟)统计对比结果:

滤烟密闭装置除了有过滤灸烟的作用外,还能控制艾条燃烧的程度,因为加了一个过滤罩,不仅能防止烫伤,在第一个艾柱燃烧完后,不去除艾灰,燃烧的时间比不加过滤罩约增加了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同样的艾灸时间,艾条的应用就减少了。此外,由于滤烟密闭装置的密闭作用使得热量集中,也有利于增强对机体的热辐射,提高艾灸的疗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