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低血压眩晕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4583发布日期:2018-06-30 05:35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低血压眩晕的中药。



背景技术:

眩晕是患者的自觉症状。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轻者可以闭自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劳倦过度,气血衰少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慢性低血压患者常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给患者生理上的痛苦,更是给患者心理上的折磨。

临床上有许多头晕患者,排除感冒、颈椎病、颅内占位和感染病变、脑血管病变和美尼尔氏病等诊断,找不到病因,但一查血压就会发现患者有明显的低血压。据临床观察本病发病有上升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无特殊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低血压眩晕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低血压眩晕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炒党参50-70份、茯苓26-34份、炙甘草6-14份、山药26-34份、炒白术50-70份、炒白扁豆16-24份、芡实26-34份、莲子16-24份、山楂炭30-50份、六神曲30-50份、焦麦芽

26-34份、薏苡仁50-70份、陈皮30-50份、丁香16-24份、泽泻3-11份、砂仁16-24份、广藿香6-14份、桔梗6-14份、当归26-34份、熟地16-24份、川芎16-24份、白芍16-24份。

优选的,上述的治疗低血压眩晕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炒党参55-65份、茯苓28-32份、炙甘草8-12份、山药28-32份、炒白术55-65份、炒白扁豆18-22份、芡实28-32份、莲子18-22份、山楂炭35-45份、六神曲35-45份、焦麦芽28-32份、薏苡仁55-65份、陈皮35-45份、丁香18-22份、泽泻5-9份、砂仁18-22份、广藿香8-12份、桔梗8-12份、当归28-32份、熟地18-22份、川芎18-22份、白芍18-22份。

更优选的,上述的治疗低血压眩晕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炒党参60份、茯苓30份、炙甘草10份、山药30份、炒白术60份、炒白扁豆20份、芡实30份、莲子20份、山楂炭40份、六神曲40价、焦麦芽30份、薏苡仁60份、陈皮40份、丁香20份、泽泻7份、砂仁20份、广藿香10份、桔梗10份、当归30份、熟地20份、川芎20份、白芍20份。

上述的治疗低血压眩晕的中药,所述中药的剂型形式为口服制剂。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基本不变。

本发明中药具有健脾开胃消食、理气宽中,温中祛寒、健脾生血、升阳止眩的功效。

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气虚及气血两虚引起的低血压眩晕。

研究显示低血压眩晕病人辨证分型中以气血两虚及气虚最多见,无论是气虚还是

气血两虚,皆因后天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偏弱而引起。需调养脾胃,健脾生血。本发明中,用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君,补脾益胃,促进运化能力,以资生气血。辅以山药、莲子肉、白扁

豆、芡实而加强健脾之力,但脾脏喜燥恶湿,善运不停,故以藿香、砂仁香燥之品,醒脾开胃,

用茯苓、泽泻、薏米淡渗利湿,山楂、神曲、麦芽助其消导,配橘红可利气化痰,温中止呕,用

桔梗引清气上行,并防燥药伤肺。虚劳之人多脾胃虚寒,故重用了丁香、砂仁以理气宽中,温

中祛寒,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运化功能增强后,自然能增强吸收功能,造血功能增强,

血压自然上升。当归、熟地滋阴补血,白芍敛肝阴而补血,川芎引血上行。丁香、砂仁、合同,

可以使得脾阳、心阳上升,增加头部的血液供应。诸药合用,共奏开胃消食、理气宽中,温中祛寒、健脾生血、升阳止眩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处方:炒党参60g、茯苓30g、炙甘草lOg、山药30g、炒白术60g、炒白扁豆20g、芡实30g、莲子20g、山楂炭40g、六神曲40g、焦麦芽30g、薏苡仁60g、陈皮40g、丁香20g、泽泻7g、砂仁20g、广藿香lOg、桔梗lOg、当归30g、熟地20g、川芎20g、白芍20g。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重量称取药材,加药材体积3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第一次煎煮1.5小时,过滤,将煎出液滤出,再加药材体积2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将2次煎出液合并,浓缩成50-1000m1,即得。

上述处方为1剂的量,按照上述方法煎煮,每日1剂,分2-3次服用,饭后服用。忌食生冷厚味等物。

实施例2

处方:炒党参55g、茯苓32g、炙甘草8g、山药32g、炒白术55g、炒白扁豆22g、芡实28g、莲子22g、山楂炭35g、六神曲45g、焦麦芽28g、薏苡仁65g、陈皮35g、丁香22g、泽泻5g、砂仁22g、广藿香8g、桔梗12g、当归28g、熟地22g、川芎18g、白芍22g。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重量称取药材,加药材体积3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第一次煎煮1.5小时,过滤,将煎幽液滤出,再加药材体积2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将2次煎出液合并,浓缩成50-1000m1,即得。

上述处方为1剂的量,按照上述方法煎煮,每日1剂,分2-3次服用,饭后服用。忌食生冷厚味等物。

实施例3

处方:炒党参65g、茯苓28g、炙甘草12g、山药28g、炒白术65g、炒白扁豆18g、芡实32g、莲子18g、山楂炭45g、六神曲35g、焦麦芽32g、薏苡仁55g、陈皮45g、丁香18g、泽泻9g、砂仁18g、广藿香12g、桔梗8g、当归32g、熟地18g、川芎22g、白芍18g。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重量称取药材,加药材体积3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第一次煎煮1.5小时,过滤,将煎出液滤出,再加药材体积2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将2次煎出液合并,浓缩成50-1000m1,即得。

上述处方为1剂的量,按照上述方法煎煮,每日1剂,分2-3次服用,饭后服用。忌食生冷厚味等物。

实施例4

处方:炒党参50g、茯苓34g、炙甘草6g、山药34g、炒白术50g、炒白扁豆24g、芡实26g、莲子24g、山楂炭30g、六神曲50g、焦麦芽26g、薏苡仁70g、陈皮30g、丁香24g、泽泻3g、砂仁24g、广藿香6g、桔梗14g、当归34g、熟地16g、川芎24g、白芍16g。

制备方法: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lOOg粉末加炼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服用方法:每服9克,早晚服,用米汤送下,白开水亦可。忌食生冷厚味等物。

实施例5:本发明中药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炒党参50g、茯苓34g、炙甘草6g、山药34g、炒白术50g、炒白扁豆24g、芡实26g、莲子24g、山楂炭30g、六神曲50g、焦麦芽26g、薏苡仁70g、陈皮30g、丁香24g、泽泻3g、砂仁24g、广藿香6g、桔梗14g、当归26g、熟地24g、川芎16g、白芍24g。

制备方法: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lOOg粉末加炼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服用方法:每服9克,早晚服,用米汤送下,白开水亦可。忌食生冷厚味等物。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治疗低血压眩晕的中药进行了临床药效学试验,详情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5例低血压眩晕患中男19例,女36例;年龄21-58岁,平均43.7岁;全部45例患者都是原发性低血压(血压90160mmHg以下),患眩晕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23年,大多在3-5年之间。

1.2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拟定。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经常性发作,症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懒言欲睡;就诊时无感冒、内耳眩晕症及外伤失血等病症。

2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给予本发明实施1制备的用于低血压头痛的中药,每日1剂,分2-3次服用,饭后服用。忌食生冷厚味等物。连续服药7d为1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半年无复发;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用药30天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用药天数不等,平均10.5天;治愈25例,占55.6%;显效18例,占40.0%;无效2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6%。其中11例在用药期间血压升至90160mmHg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