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接锁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078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接锁定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接锁定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治疗骨折时,一般使用接骨螺钉,穿过接骨板上的贯穿孔,将接骨板跨过骨折线进行固定,起到对骨折部位临时加强固定的作用。由于骨折位置有随机性,骨折线的位置与骨折线的方向因人与因损伤状态而定。现有的接骨板根据人不同部位骨骼几何外形的特异性,设计有相应的定位结构,而接骨板上面孔位置的设计,均为沿接骨板纵向轴线等距分布,即任意两个相邻的贯穿孔的孔与孔之间距离相等。因此,有很大可能性,骨折线正好位于板上孔的位置。按照手术操作指导,此时骨折线穿过的孔就不能打入螺钉,需要将其跳过,在邻近的孔打入螺钉,造成空置贯穿孔(即无固定螺丝贯穿其中的空置的贯穿孔)的存在。由于接骨板上存在位于骨折线附近的空置贯穿孔,空置贯穿孔中间没有植入螺钉作为支撑,其强度受到影响。在受力时,应力集中在空置贯穿孔的周围,容易造成板在此处断裂,从而使得患者必须经过二次手术进行处理,增加了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和治疗成本。

公告日2015年05月26日,公告号CN 1764418 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锁定接骨板”,其能对骨板位置选择,同时在任何孔的位置能可靠地,永久地固定接骨板和骨碎片,但该技术方案中没有涉及到接骨板上贯穿孔位的布置问题。进一步地,它也没有考虑到,虽然术后短期效果是可靠地固定骨折部位,但人体骨骼需要承载人自身的体重。在行走等日常活动中,力施加在骨折部位,其通过接骨板以及固定接骨板的螺钉,跨过骨折部位进行传递。虽然力值不足以使得接骨板破坏,但反复交变的小力值,也可以使得接骨板由于疲劳,再加上横跨骨折线部位的贯穿孔导致刚度不足,而发生断裂。

公告日2005年05月25日,公告号CN200420017828.X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栓骨桥接钢板,它包括一条块状的钢板,在钢板的两端设有若干个用于联接的透孔,还包括与所述钢板联接透孔数量相应的内六角螺栓,该螺栓穿过钢板的相应联接透孔及所接骨;螺纹接在所述钢板内侧与所接骨面之间螺栓上的桥垫,钢板跨过骨折口构成桥接;设在螺栓外端螺母内侧与所接骨面之间的垫片。该技术方案中虽然提到钢板跨过骨折口构成桥接,但没有考虑到钢板上透孔位置的安排。该技术方案的目的是保留骨折端血运及促进骨折愈合,避免大面积损伤骨膜及软组织。同样也没有考虑到接骨板上透孔的位置安排及骨折附近骨、钢板的应力及弯曲刚度。

公告日2005年08月10日,公告号CN20051001065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接组合式骨折内固定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块、连接棒、固定螺钉和锁定螺钉。固定块内部设有平行于固定块主平面的连接棒孔,与连接棒滑动配合;垂直于固定块主平面设有螺钉孔,连接棒孔与螺钉孔局部交叉;固定螺钉或锁定螺钉与螺钉孔配合,螺钉之锥帽紧压于连接棒上。该技术方案中的组合式配合,使得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出现松动。此外,由于该技术方案中使用两根连接棒、和数个螺钉,来支撑和连接固定块,使得术后病人活动时,受力部分仅为连接棒与部分固定块,强度和疲劳寿命均比整块一体化实心钢板要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适应多种骨折类型,并增强骨折线处接骨板强度的一种桥接锁定板。其可以减少术后钢板断裂发生概率,减少二次手术风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提供了一种桥接锁定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上的数个锁定孔,所述数个锁定孔沿所述板体的纵向方向分布在骨折线两侧,构成桥接结构;所述桥接结构为单桥接型式或双桥接型式或多桥接型式。

其中,所述的单桥接型式具体为:数个锁定孔仅分布在板体的纵向两端,且两端的锁定孔之间对应有至少一条骨折线。

其中,所述的双桥接型式具体为:数个锁定孔分布在板体的纵向两端以及板体的中间部分,且纵向两端中的每一端的锁定孔与中间部分的锁定孔之间分别对应有至少一条骨折线。

其中,所述的多桥接型式具体为:数个锁定孔分布在板体的纵向两端以及板体的中间部分,且纵向两端中的每一端的锁定孔与中间部分的锁定孔之间分别对应有至少一条骨折线,中间部分的锁定孔之间对应有至少一条骨折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个锁定孔在所述板体上沿同一方向呈非等距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个锁定孔依次划分为若干锁定孔组,每个锁定孔组包括两个以上锁定孔,所述若干锁定孔组在所述板体上沿同一方向呈非等距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个锁定孔依次划分为若干锁定孔组,每个锁定孔组包括两个以上的锁定孔,所述若干锁定孔组在所述板体上沿同一方向呈等距排列,且至少一个锁定孔组中的相邻锁定孔之间的间距与相邻锁定孔组之间的间距不相等。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

1)根据不同骨折类型以及骨折位置,有对应样式的桥接锁定板,通过选择合适锁定孔分布的锁定板,使得跨越骨折线的锁定板部分始终都为没有锁定孔的部分,增加了骨折线对应锁定板部分的弯曲刚度和等效弯曲强度,增加了锁定板的稳定性及疲劳循环次数,保证锁定板和骨折块的安全有效性。

2)由于锁定孔沿板体的纵向方向分布在骨折线两侧,构成桥接结构,通过在骨折线两侧的锁定孔内旋入螺钉,起到连接骨折块以及固定锁定板与骨折块的作用,将骨折块与锁定板整合为一个整体;减少了术后接骨板断裂发生概率,减少二次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桥接锁定板术后板示意图。

图2至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桥接锁定板术后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桥接锁定板术后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桥接锁定板的又一种实现形式。

符号说明:

1-1和1-2-骨折后两端正常的骨质部分,1-3-骨折线,1-4-锁定孔,1-5-骨折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接锁定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上的数个锁定孔,数个锁定孔沿板体的纵向方向分布在骨折线两侧,构成桥接结构;其中,该桥接结构可为单桥接型式或双桥接型式或多桥接型式。

由于锁定孔沿板体的纵向方向分布在骨折线两侧,构成桥接结构,通过在骨折线两侧的锁定孔内旋入螺钉,起到连接骨折块以及固定锁定板与骨折块的作用,将骨折块与接骨板整合为一个整体;减少了术后接骨板断裂发生概率,减少二次手术风险。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接锁定板,包括板体1-6以及设置在板体1-6上的数个锁定孔1-4,数个锁定孔1-4沿板体1-6的纵向方向分布在骨折线1-3两侧,构成桥接结构;其中,该桥接结构为单桥接型式。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板体1-6的纵向两端各有两个锁定孔1-4,两端的锁定孔之间的板体跨越骨折区域1-5,像桥一样,连接两端正常的骨质部分1-1、1-2。通常,该实施例中的锁定板用于治疗粉碎性骨折或一骨多折及周围肌肉丰厚的干骨骨折。这类骨折由于骨折块部分丧失原有机械强度,难以用螺钉通过锁定孔与板进行固定,因此只在骨折部分的两端植入螺钉,与锁定板进行固定。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以板体的纵向两端各有两个锁定孔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两端的锁定孔的数量还可以为其它值,例如两端各有3个锁定孔等。并且,两端的锁定孔的数量也可以不相同,例如一端设置有2个锁定孔,另一端设置有3个锁定孔,等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两端的锁定孔之间对应有三条骨折线,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两端的锁定孔之间对应有一条以上的骨折线即可。

实施例2

请参照图2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桥接锁定板,其桥接结构为双桥接型式;具体地,其在板体1-6的纵向方向上设有多个或多组锁定孔1-4,多个或多组锁定孔1-4分布在板体1-6的纵向两端以及板体1-6的中间部分,且纵向两端中的每一端的锁定孔与中间部分的锁定孔之间分别对应有一条骨折线1-3。如图2所示,板体1-6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锁定孔1-4,板体1-6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两个锁定孔1-4,纵向两端中的每一端的锁定孔与中间部分的锁定孔之间分别对应有一条骨折线1-3。当然,中间部分的锁定孔的数量也可以与两端的锁定孔的数量不同,例如中间部分的锁定孔的数量还可以为4个,如图3所示。通常,该实施例中的锁定板用于治疗横断骨折、有锯齿状的短斜骨折。该类骨折的骨折块具有一定的机械刚度,骨折块较大,具备植入螺钉的条件。

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板体的纵向两端的锁定孔以及板体中间部分的锁定孔的设置形式也并不限于图2与图3示出的形式,其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两端的锁定孔的数量可以不同,等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纵向两端中的每一端的锁定孔与中间部分的锁定孔之间分别对应有一条骨折线,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只要纵向两端中的每一端的锁定孔与中间部分的锁定孔之间分别对应有一条以上的骨折线即可。

实施例3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桥接锁定板,其桥接结构为多桥接型式;具体地,板体1-6的纵向两端各设置有两个锁定孔1-4,板体1-6的中间部分设置有2个锁定孔1-4,中间部分的2个锁定孔之间对应有1条骨折线1-3,纵向两端中的每一端的锁定孔与靠近该端的中间部分的锁定孔之间对应有1条骨折线1-3。

通常,该锁定板用于治疗的骨折介于粉碎性骨折与横断骨折。此类骨折块,由于其机械强度不足以在上面植入两枚以上的螺钉,机械强度又高于粉碎性骨折的强度,尺寸方面也不足以容纳两枚以上的螺钉。因此,板体中间部分的锁定孔为单个锁定孔。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数个锁定孔1-4在板体1-6上沿同一方向呈非等距排列。从而对于不同骨折类型以及骨折位置,均有对应样式的桥接锁定板,通过选择合适锁定孔分布的锁定板,使得跨越骨折线的锁定板部分始终都为没有锁定孔的部分,增加了骨折线对应锁定板部分的弯曲刚度和等效弯曲强度,增加了锁定板的稳定性及疲劳循环次数,保证锁定板和骨折块的安全有效性。

进一步地,如图2及图3所示,数个锁定孔1-4可依次划分为若干锁定孔组,每个锁定孔组包括两个以上锁定孔,若干锁定孔组在所述板体上沿同一方向呈非等距排列。或者数个锁定孔1-4依次划分为若干锁定孔组,每个锁定孔组包括两个以上的锁定孔,若干锁定孔组在所述板体上沿同一方向呈等距排列,且至少一个锁定孔组中的相邻锁定孔之间的间距与相邻锁定孔组之间的间距不相等。成组的贯穿孔与单独非成组的贯穿孔相比,具有孔选择和使用时灵活性高、孔的组合形式变化多样的优点。同时,贯穿孔组既保证了骨折部位的强度,也对非主要承力部位进行轻量化设计,减轻锁定板的重量。另一方面,贯穿孔组的存在,减少了锁定板与骨的接触面积,减少锁定板对骨膜的压迫,保证了骨膜内血液的流动通畅及营养的供给。可有效加快骨折恢复和愈合的速度。

以上实施例是以直型板为例进行说明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桥接锁定板还可以应用于解剖型锁定板中,如图5所示。并且只要板的空间和尺寸足够,该设计不仅可以应用在图1至图4的直型锁定板上,也可以广泛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锁定板。此外,该桥接型式的设计由于打孔数目少,因此在加工时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对钢板胚料经行固定,固定所用的夹具设计简便,加工过程的胚料稳定,产品合格率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只列举了一种桥接锁定板,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有很多种变化,包括接骨板长度,宽度,孔数,几何外形,植入螺钉数目等方面的变化。参照图5,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锁定板的锁定孔数可以从3个到15个不等;相邻锁定孔或锁定孔组之间的间距的变化方式可以由小到大,也可以由大到小,或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又或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变化等多种形式与方式的变化。在某些示例中,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可以不与其他特征共同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接锁定板,其易于实现、适用程度广泛、减少人为干扰因素。有助于提高术后锁定板的等效弯曲强度,增加锁定板的疲劳寿命的优点,降低患者承受的痛苦和治疗成本,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外科整容、骨科医疗器械设计和制造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