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弓根螺钉的侧块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078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椎弓根螺钉的侧块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脊柱外科内固定,尤其涉及一种椎弓根螺钉的侧块加固装置,应用于寰枢椎手术或下颈椎手术。



背景技术:

颈椎一共有7节,第一颈椎又叫寰椎,第二颈椎又叫枢椎,第七颈椎又叫隆椎。第一、二颈椎合称为上颈椎,第三到第七颈椎合称为下颈椎。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技术能在术中通过器械复位实现寰枢椎复位,且钉棒固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因而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上面所提到的器械复位,指术前牵引后寰枢椎部分复位,但未能完全复位,术中以枢椎螺钉和纵向连接棒为支撑点,提拉寰椎螺钉完成复位并固定。目前国内外文献提及的器械复位有提拉钳提拉复位、T(L)型手柄翘拨复位、U型棒配合钢丝提拉复位、寰椎长臂钉提拉复位等等,以上种种复位技术,都基于以枢椎螺钉+纵棒这一复合体作为支撑点,对寰椎进行复位。然而,通过枢椎椎弓根螺钉这一个点与纵棒连接,有时不能提供足够强的力学稳定性,在提拉寰椎的过程中出现枢椎螺钉与纵棒摆动和不稳,从而降低了器械复位的效率和成功率。有学者提出将固定节段延长到C3以提高复位和固定的力学稳定性,但这将损失颈2/3间隙的活动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寰枢椎钉棒系统术中复位时枢椎螺钉拔出力不足的问题;也可用于克服骨质疏松或首次置钉失败导致的颈椎螺钉拔出力下降问题(包括枢椎、下颈椎)。提供一种新型的枢椎(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侧块加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椎弓根螺钉的侧块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联接螺母,用以结合螺钉基座,所述联接螺母与所述螺钉基座间有纵棒,所述联接螺母具有螺母上部及螺母下部;

顶丝部件,其处于所述联接螺母的上方,所述顶丝部件具有顶丝头部及顶丝杆部,所述顶丝部件与所述联接螺母相活动设置;

万向臂,其具有对应于所述顶丝部件的臂近端部、对应于颈椎椎板下缘的臂远端部及连接所述臂近端部与所述臂远端部的臂连接部,所述臂近端部上具有长腰形孔,所述长腰形孔以环绕于所述顶丝杆部的外侧的方式设置且处于所述顶丝头部及所述螺母上部间,藉由所述万向臂长腰孔的孔形,可调节所述万向臂伸向椎板的长度。

所述臂远端部上具有一个臂锁定孔;以及,

臂锁定钉,其配合所述臂锁定孔,以将所述万向臂与颈椎椎板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椎弓根螺钉的侧块加固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螺母上部上具有螺母上部连接孔,所述螺母上部连接孔内具有螺母上部内螺纹,所述顶丝杆部上具有顶丝杆部外螺纹,所述顶丝杆部对应于所述螺母上部连接孔,藉由所述顶丝杆部外螺纹与所述螺母上部内螺纹的配合,以实现所述顶丝部件与所述联接螺母相活动设置。

作为一种椎弓根螺钉的侧块加固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臂近端部为球面设计,可在所述联接螺母与所述顶丝部件锁定之前向任何方向作旋转运动。

作为一种椎弓根螺钉的侧块加固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臂锁定孔采用锥形设计,所述臂锁定孔内具有锁定孔内螺纹,所述臂锁定钉具有锁定钉头部及锁定钉杆部,所述锁定钉头部为球状结构,利用所述锁定钉头部的球面设计及所述万向臂锁定孔的锥形设计,可以实现所述锁定钉头部以所述臂锁定孔的法线为中心在15度以内做任意方向的旋转。

作为一种椎弓根螺钉的侧块加固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臂远端部呈平板结构,以较好地接触颈椎椎板的下缘。

作为一种椎弓根螺钉的侧块加固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螺母下部上具有螺母下部外螺纹,而所述螺钉基座上具有基座连接孔,所述基座连接孔内具有基座内螺纹,藉由所述基座内螺纹与所述螺母下部外螺纹的配合,所述联接螺母与所述螺钉基座相活动设置,通过拧紧所述联接螺母,可将所述纵棒与所述螺钉基座锁定。

应用于寰枢椎手术时:在寰枢椎后路钉棒复位时,本发明使枢椎螺钉和纵棒具有更强的“悬梁臂”作用;克服了复位过程中枢椎螺钉松动、脱出的问题,克服了作为“悬梁臂”的纵棒在复位过程中晃动、不稳的问题。完成固定后,经生物力学试验证实,本发明使寰枢椎钉棒系统具有更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应用于下颈椎手术时:本发明克服了侧块螺钉(或椎弓根螺钉)第一次置钉失败后,或骨质疏松时造成的螺钉拔出力下降的问题;经生物力学试验证实,本发明增加了钉棒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万向臂)。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万向臂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万向臂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2,图中所示的是枢椎(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椎板加固装置。该椎板加固装置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是一种寰枢椎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装置。

该椎板加固装置主要由联接螺母1、顶丝部件2、万向臂3及臂锁定钉5等部件组成。

所述联接螺母1用以配合所述枢椎(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螺钉基座4。所述联接螺母1与所述枢椎(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螺钉基座4间有纵棒。具体地说,所述联接螺母1具有螺母上部11及处于所述螺母上部11下方的螺母下部12。所述螺母上部11上具有螺母上部连接孔。所述螺母上部连接孔内具有螺母上部内螺纹。所述螺母下部12上具有螺母下部外螺纹。

所述枢椎(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螺钉基座4上具有基座连接孔。所述基座连接孔内具有基座内螺纹。藉由所述基座内螺纹与所述螺母下部外螺纹的配合,所述联接螺母1与所述螺钉基座4相活动设置。通过拧紧所述联接螺母1,可将所述纵棒与所述枢椎(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锁定。

需要补充的是,所述枢椎(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螺钉基座4具有底壁41及自所述底壁41的顶面始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41及第二侧壁42。所述第一侧壁41与所述第二侧壁4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壁41、所述第二侧壁42与所述底壁41三者共同构成“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侧壁41及所述第二侧壁42共同界定出所述基座连接孔,而所述第一侧壁41及所述第二侧壁42上具有所述基座内螺纹。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壁41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侧壁41处于所述底壁41的左侧边缘且沿着所述底壁41的左侧边缘延伸成弧形壁体,而所述第二侧壁42处于所述底壁41的右侧边缘且沿着所述底壁41的右侧边缘延伸成弧形壁体。所述第一侧壁41与所述第二侧壁42呈左右相对。

所述顶丝部件2处于所述联接螺母1的上方。所述顶丝部件2具有顶丝头部21及处于所述顶丝头部21下方的顶丝杆部22。所述顶丝杆部22上具有顶丝杆部外螺纹。所述顶丝杆部22对应于所述螺母上部连接孔。藉由所述顶丝杆部外螺纹与所述螺母上部内螺纹的配合,所述顶丝部件2与所述联接螺母1相活动设置。

再请参见图3和4,所述万向臂3具有臂近端部31、臂远端部32及连接所述臂近端部31与所述臂远端部32的臂连接部33。所述臂近端部31处于所述臂远端部32的上方,使得所述臂近端部31、所述臂连接部33及所述臂远端部32三者共同构成“Z”字形或类“Z”字形结构。

所述臂近端部31为球面设计,即,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致呈整体向上凹陷的弧形凹板。所述臂近端部31上具有长腰形孔310。所述长腰形孔310以环绕于所述顶丝杆部22的外侧的方式设置且处于所述顶丝头部21及所述螺母上部11间。当所述联接螺母1与所述顶丝部件2锁定之前,所述万向臂3可做任何方向的旋转运动。同时,由于所述长腰形孔310的长形设计,可通过改变所述长腰形孔310与所述顶丝杆部22的配合位置,调整所述万向臂3伸向颈椎椎板的长度,以此实现所述臂远端部32与任何形态大小的颈椎椎板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接触。而当所述联接螺母1与所述顶丝部件2锁定之后,所述万向臂3则固定不能旋转运动。

所述臂远端部32,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致呈整体平板结构,以贴合颈椎椎板的下缘。所述臂远端部32上具有一个臂锁定孔320所述臂锁定孔320采用锥形设计。所述臂锁定孔320内具有锁定孔内螺纹。

所述万向臂3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先将所述臂近端部31放置于所述联接螺母1上,拧入所述顶丝部件2,暂不锁紧。然后,调节所述万向臂3的方向和位置,使所述臂远端部32的锁定孔与颈椎椎板接触良好。最后,锁定所述顶丝部件2。

所述臂锁定钉5配合所述臂锁定孔320,以将所述万向臂3与颈椎椎板固定连接。所述臂锁定钉5具有锁定钉头部及锁定钉杆部,所述锁定钉头部为球面设计,即,球状结构。利用所述锁定钉头部的球面设计及所述万向臂3锁定孔的锥形设计,可以实现所述锁定钉头部以所述臂锁定孔320的法线为中心在15度以内做任意方向的旋转。所述臂锁定钉5可以是不同长度的规格,长度可选,因此可实现任何位置的进钉及锁定。

最后请参见图5,该椎板加固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寰椎脱位程度,先调整所述纵棒与寰椎螺钉间距离,后锁紧所述枢椎(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将所述万向臂3稳稳地固定在枢椎椎板。此时,万向臂3、所述枢椎(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及所述纵棒构成了一个稳定的悬梁臂结构,在使用提拉钳对寰椎进行提拉时,减少了所述枢椎(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与所述纵棒的摆动和不稳,增加了术中复位的效率和成功率。

应用于寰枢椎手术时:在寰枢椎后路钉棒复位时,本发明使枢椎螺钉和纵棒具有更强的“悬梁臂”作用;克服了复位过程中枢椎螺钉松动、脱出的问题,克服了作为“悬梁臂”的纵棒在复位过程中晃动、不稳的问题。完成固定后,经生物力学试验证实,本发明使寰枢椎钉棒系统具有更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应用于下颈椎手术时:本发明克服了侧块螺钉(或椎弓根螺钉)第一次置钉失败后,或骨质疏松时造成的螺钉拔出力下降的问题;经生物力学试验证实,本发明增加了钉棒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以上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