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脊柱微创经皮椎弓根穿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在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尤其是经椎弓根进行的手术操作时,由于患者的摆放体位、脊柱生理弧度和椎弓根本身的角度倾斜,手术入路存在一定的难度。经皮椎弓根穿刺手术难度较开放式手术的难度更大,使得术中需透视的次数增多,导致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射线暴露量增加。
目前,对椎弓根螺钉置入术相关的辅助系统,包括导航系统或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开发较多,但是对于经皮椎弓根穿刺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等导向定位系统研究较少,一般多是根据手术医师的手感和经验,再参照反复的X线透视确认,经常导致方向错误、反复透视射线量大和耗时较长等问题。而且,椎弓根和椎体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又比邻脊髓、神经、血管等,该损伤会导致患者瘫痪或功能障碍,一旦损伤重要血管,还可发生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如何保证经皮椎弓根穿刺导向定位的关键,需要运用科学方法设计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并具有实时监测功能的穿刺通道建立装置,使其便于手术操作,保证手术安全,又节省手术时间,具有十分重要和实用的价值。另外,现有的椎弓根螺钉置入采用先椎弓根开路再螺钉置入的方式,导致手术时间较长,增加患者手术风险。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其能够对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动态导航,一旦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有误,即可提醒医护人员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椎弓根螺钉的正确置入,避免螺钉误置,减少对患者产生额外损伤,保证手术安全,取消了椎弓根开路的步骤,节省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其能够对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动态导航,一旦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有误,即可提醒医护人员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椎弓根螺钉的正确置入,避免螺钉误置,减少对患者产生额外损伤,保证手术安全,取消了椎弓根开路的步骤,节省手术时间,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操作简便,制造及维护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第一套筒、穿刺针、操作手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供电控制模块、电阻测量部件、电阻大小显示部件、中空螺钉和保持部件,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穿设在所述中空螺钉中,所述中空螺钉的尖端远离所述第二端部,所述保持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外并沿所述第一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中空螺钉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所述中空螺钉,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中空螺钉可拆卸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所述中空螺钉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带动所述中空螺钉沿所述第一套筒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所述中空螺钉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沿所述的第一套筒的轴线远离所述中空螺钉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轴向分离;所述穿刺针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穿刺针穿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中,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分别裸露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外,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末端中且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均裸露在所述第一末端的表面外,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供电控制模块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构成检测电路,所述电阻测量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值,所述电阻测量部件还连接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用于将所述电阻值发送至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电阻值的大小;
其中,所述穿刺针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套筒,所述操作手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或者,所述穿刺针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套筒或所述操作手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二末端连接所述操作手柄。
较佳地,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中空螺钉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中空螺钉螺纹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所述保持部件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带动所述中空螺钉沿所述第一套筒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绕所述的第一套筒的轴线旋转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解除螺纹连接而沿所述的第一套筒的轴线远离所述中空螺钉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轴向分离。
较佳地,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中空螺钉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中空螺钉卡接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所述保持部件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带动所述中空螺钉沿所述第一套筒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沿所述的第一套筒的轴线远离所述中空螺钉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解除卡接连接而与所述中空螺钉轴向分离。
较佳地,所述保持部件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持部件相对间隔设置。
较佳地,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第一套筒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所述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还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外并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保持部件之间,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保持部件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套筒保持所述保持部件。
更佳地,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保持部件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套筒周向保持所述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中空螺钉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中空螺钉螺纹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所述保持部件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带动所述中空螺钉沿所述第一套筒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绕所述的第一套筒的轴线旋转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解除螺纹连接而沿所述的第一套筒的轴线远离所述中空螺钉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轴向分离。
更佳地,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保持部件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套筒轴向保持所述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中空螺钉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中空螺钉卡接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所述保持部件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带动所述中空螺钉沿所述第一套筒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沿所述的第一套筒的轴线远离所述中空螺钉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解除卡接连接而与所述中空螺钉轴向分离。
更佳地,所述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还包括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所述第三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绕所述的第一套筒的轴线可旋转设置且轴向限位设置,所述第三套筒轴向限位所述第二套筒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套筒沿所述的第一套筒的轴线向所述第二端部移动。
更佳地,所述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还包括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所述第三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三套筒轴向限位所述第二套筒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套筒沿所述的第一套筒的轴线向所述第二端部移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末端为斜面末端或向心末端。
较佳地,所述第二末端和所述第二端部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第二端部卡接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二端部为T形端部,所述T形端部具有第一径向凸部和第二径向凸部,所述第一径向凸部和所述第二径向凸部朝向反向设置,所述操作手柄分别与所述第一径向凸部和所述第二径向凸部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穿刺针或所述操作手柄中,所述电阻测量部件设置在所述穿刺针或所述操作手柄中,或者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末端的侧面或所述操作手柄上。
较佳地,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是电阻大小显示器,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是电阻大小声音显示部件,所述电阻大小声音显示部件通过声音的不同显示所述电阻值的大小,或者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是电阻大小灯光显示部件,所述电阻大小灯光显示部件通过灯光的不同显示所述电阻值的大小。
较佳地,所述电阻测量部件是射频脉冲电阻测量部件。
较佳地,所述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还包括电流测量部件和电流大小显示部件,所述电流测量部件分别连接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值并将所述电流值发送至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电流值的大小。
更佳地,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是电流大小显示器,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是电流大小声音显示部件,所述电流大小声音显示部件通过声音的不同显示所述电流值的大小,或者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是电流大小灯光显示部件,所述电流大小灯光显示部件通过灯光的不同显示所述电流值的大小。
更佳地,所述电流测量部件设置在所述穿刺针或所述操作手柄中,或者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末端的侧面或所述操作手柄上。
更佳地,所述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还包括计算处理模块和电流报警部件,所述电流测量部件连接所述计算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流值发送给所述计算处理模块,所述计算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流报警部件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值的大小控制所述电流报警部件的报警动作。
更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处理模块设置在所述穿刺针或所述操作手柄中,或者所述第二末端的侧面或所述操作手柄设置有所述电流报警部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发明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的第一套筒的第一端部穿设在中空螺钉中,中空螺钉的尖端远离第一套筒的第二端部,保持部件位于第一套筒外并沿第一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保持部件与中空螺钉相连接用于通过保持部件保持中空螺钉,第一端部与中空螺钉可拆卸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保持部件保持中空螺钉的情况下,第一端部带动中空螺钉沿第一套筒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保持部件保持中空螺钉的情况下,第一端部沿第一套筒的轴线远离中空螺钉从而与中空螺钉轴向分离,穿刺针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分别裸露在第一套筒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外,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一末端中且第一电极的一端和第二电极的一端均裸露在第一末端的表面外,第一电极通过供电控制模块电路连接第二电极构成检测电路,电阻测量部件分别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检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值,电阻测量部件还连接电阻大小显示部件用于将电阻值发送至电阻大小显示部件,电阻大小显示部件显示电阻值的大小,其中,穿刺针可拆卸连接第一套筒,操作手柄可拆卸连接第二端部;或者,穿刺针可拆卸连接第一套筒或操作手柄可拆卸连接第二端部,第二末端连接操作手柄,因此,能够对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动态导航,一旦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有误,即可提醒医护人员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椎弓根螺钉的正确置入,避免螺钉误置,减少对患者产生额外损伤,保证手术安全,取消了椎弓根开路的步骤,节省手术时间,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发明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的第一套筒的第一端部穿设在中空螺钉中,中空螺钉的尖端远离第一套筒的第二端部,保持部件位于第一套筒外并沿第一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保持部件与中空螺钉相连接用于通过保持部件保持中空螺钉,第一端部与中空螺钉可拆卸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保持部件保持中空螺钉的情况下,第一端部带动中空螺钉沿第一套筒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保持部件保持中空螺钉的情况下,第一端部沿第一套筒的轴线远离中空螺钉从而与中空螺钉轴向分离,穿刺针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分别裸露在第一套筒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外,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一末端中且第一电极的一端和第二电极的一端均裸露在第一末端的表面外,第一电极通过供电控制模块电路连接第二电极构成检测电路,电阻测量部件分别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检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值,电阻测量部件还连接电阻大小显示部件用于将电阻值发送至电阻大小显示部件,电阻大小显示部件显示电阻值的大小,其中,穿刺针可拆卸连接第一套筒,操作手柄可拆卸连接第二端部;或者,穿刺针可拆卸连接第一套筒或操作手柄可拆卸连接第二端部,第二末端连接操作手柄,因此,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操作简便,制造及维护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去掉中空螺钉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穿刺针的主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第一套筒;2穿刺针;3操作手柄;4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供电控制模块;7电流测量部件;8电流大小显示部件;9绝缘部;10计算处理模块;11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2电流报警部件;13电阻测量部件;14第一端部;15第二端部;16第一末端;17第二末端;18第一径向凸部;19第二径向凸部;20第一横杆部;21第二横杆部;22刻度线;23中空螺钉;24保持部件;25第二套筒;26径向凸部;27第三套筒;28第一径向凸缘;29第二径向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包括第一套筒1、穿刺针2、操作手柄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供电控制模块6、电阻测量部件13、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中空螺钉23和保持部件24,所述第一套筒1具有第一端部14和第二端部15,所述第一端部14穿设在所述中空螺钉23中,所述中空螺钉23的尖端远离所述第二端部15,所述保持部件24位于所述第一套筒1外并沿所述第一套筒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所述第一端部14与所述中空螺钉23可拆卸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14带动所述中空螺钉23沿所述第一套筒1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14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远离所述中空螺钉23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所述穿刺针2具有第一末端16和第二末端17,所述穿刺针2穿设在所述第一套筒1中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所述第一末端16和所述第二末端17分别裸露在所述第一端部14和所述第二端部15外,所述操作手柄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5,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5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末端16中且所述第一电极4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极5的一端均裸露在所述第一末端16的表面外,所述第一电极4通过所述供电控制模块6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5构成检测电路,所述电阻测量部件1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5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5之间的电阻值,所述电阻测量部件13还连接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用于将所述电阻值发送至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显示所述电阻值的大小。
从而在使用时,在椎弓根螺钉(上述中空螺钉23)置入阶段,没有通过用手固定保持部件24从而保持中空螺钉23,第一端部14带动中空螺钉23沿第一套筒1的轴线移动,通过电阻测量部件13检测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之间存在生物组织时的电阻,不同的生物组织,具有不同的生物电阻,从而检测到的电阻也会不同,通过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显示电阻值的大小,医护人员可以根据电阻值的大小及时做出方向调整,避免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向发生偏差,在椎弓根螺钉留置阶段,通过用手固定第一套筒1,可将操作手柄3和穿刺针2拆下,通过用手固定保持部件24从而保持中空螺钉23,第一端部14沿第一套筒1的轴线远离中空螺钉23从而与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可以将第一套筒1拆下,再将保持部件24拆下即可。
所述第一端部14与所述中空螺钉23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所述第一端部14与所述中空螺钉23螺纹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14带动所述中空螺钉23沿所述第一套筒1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14绕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旋转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23解除螺纹连接而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远离所述中空螺钉23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所谓周向指的是绕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旋转的圆周方向。具体地,可以进行如下设置:第一端部14的外侧面设置阳螺纹,中空螺钉23的内壁设置阴螺纹,第一端部14沿从第二端部15朝向第一端部14的方向旋转进入中空螺钉23从而与中空螺钉23拧紧,第一端部14沿从第一端部14朝向第二端部15的方向旋转退出中空螺钉23从而与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
在所述第一端部14与所述中空螺钉23螺纹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只要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不要旋转即可,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固定连接。显然,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结构,例如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也可以螺纹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端部14和所述中空螺钉23螺纹连接同向。比如,沿从第二端部15朝向第一端部14的方向,顺时针旋紧的情况下,在通过保持部件24周向保持中空螺钉23,即使得中空螺钉23无法逆时针转动的情况下,逆时针转动第一端部14从而与中空螺钉23解除螺纹连接而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远离中空螺钉23从而与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中空螺钉23不会随之逆时针转动;或者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可以卡接连接,例如轴向卡接连接,比如轴向凹凸插接,因为要周向限位,所以轴向凹凸插接不是例如轴向环形凹槽和轴向环形凸部等的没有周向限位的轴向凹凸插接,而是具有周向限位的轴向凹凸插接,例如轴向凸部和轴向凹部。保持部件24最后拆下的方式均可以采用折断保持部件24的方式,在采用螺纹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例如反向旋转保持部件24从而与中空螺钉23解除螺纹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螺纹圈数建议远小于第一端部14和中空螺钉23之间的螺纹圈数),在采用轴向卡接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沿轴向拔掉保持部件24。
所述第一端部14与所述中空螺钉23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其它任何合适的结构,较佳地,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所述第一端部14与所述中空螺钉23卡接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14带动所述中空螺钉23沿所述第一套筒1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14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远离所述中空螺钉23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23解除卡接连接而与所述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所谓轴向指的是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方向。具体地,可以进行如下设置:所述第一端部14的外侧面设置轴向凸部,所述中空螺钉23的内壁设置轴向凹部,通过轴向凸部插接在轴向凹部中,所述第一端部14和所述中空螺钉23轴向卡接连接,第一端部14沿从第二端部15朝向第一端部14的方向靠近中空螺钉23从而轴向凸部插接在轴向凹部中,第一端部14沿从第一端部14朝向第二端部15的方向远离中空螺钉23从而轴向凸部脱离轴向凹部实现与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
在所述第一端部14与所述中空螺钉23卡接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较佳地,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固定连接。显然,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结构,例如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也可以螺纹连接。或者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也可以卡接连接,例如轴向卡接连接,建议卡接力远小于所述第一端部14和所述中空螺钉23卡接连接的卡接力。所述保持部件24最后拆下的方式均可以采用折断所述保持部件24的方式,在采用螺纹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例如反向旋转所述保持部件24从而与中空螺钉23解除螺纹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螺纹圈数建议远小于第一端部14和中空螺钉23之间的螺纹圈数),在采用轴向卡接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沿轴向拔掉保持部件24。
所述保持部件24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保持部件24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持部件24相对间隔设置。
所述保持部件2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保持部件,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保持部件24是延伸杆。
在没有用到所述保持部件24时,即在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中,较佳地,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第一套筒1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实现暂时固定,需要使用时,将所述保持部件24与第一套筒1分离即可。
为了方便操作,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还包括第二套筒25,所述第二套筒25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1外并位于所述第一套筒1和所述保持部件24之间,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套筒25保持所述保持部件24。
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套筒25保持所述保持部件24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套筒25周向保持所述保持部件24,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4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所述第一端部14与所述中空螺钉23螺纹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14带动所述中空螺钉23沿所述第一套筒1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周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14绕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旋转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23解除螺纹连接而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远离所述中空螺钉23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
在所述第一端部14与所述中空螺钉23螺纹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套筒25周向保持所述保持部件24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例如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径向卡接连接,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径向凹凸插接,因为要周向限位,所以径向凹凸插接不是例如径向环形凹槽和径向环形凸部等的没有周向限位的径向凹凸插接,而是具有周向限位的径向凹凸插接,例如径向凸部和径向凹部。具体地,可以进行如下设置:所述保持部件24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的侧面具有径向凸部26,所述第二套筒25的侧面具有径向凹槽(图中未示出),径向凸部26插接在径向凹槽中。所述保持部件24还可以具有弹性,趋向于将径向凸部26插接在径向凹槽中,从而卡接牢固。显然,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结构,例如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可以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也可以螺纹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端部14和所述中空螺钉23螺纹连接同向。比如,沿从第二端部15朝向第一端部14的方向,顺时针旋紧的情况下,在通过第二套筒25周向保持所述保持部件24从而周向保持中空螺钉23,即使得中空螺钉23无法逆时针转动的情况下,逆时针转动第一端部14从而与中空螺钉23解除螺纹连接而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远离中空螺钉23从而与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中空螺钉23和保持部件24不会随之逆时针转动。
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套筒25保持所述保持部件24可以采用其它任何合适的结构,较佳地,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套筒25轴向保持所述保持部件24,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中空螺钉23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所述第一端部14与所述中空螺钉23卡接连接并构成为:在没有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14带动所述中空螺钉23沿所述第一套筒1的轴线移动,而在通过所述保持部件24轴向保持所述中空螺钉2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14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远离所述中空螺钉23从而与所述中空螺钉23解除卡接连接而与所述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
在所述第一端部14与所述中空螺钉23卡接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套筒25轴向保持所述保持部件24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例如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卡接连接,比如径向卡接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径向凹凸插接,因为要轴向限位,所以径向凹凸插接不是例如轴向凹槽和轴向凸部等的没有轴向限位的径向凹凸插接,而是具有轴向限位的径向凹凸插接,例如径向凸部和径向凹部。具体地,可以进行如下设置:所述保持部件24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的侧面具有径向凸部26,所述第二套筒25的侧面具有径向凹槽,径向凸部26插接在径向凹槽中。显然,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结构,例如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二套筒25与所述保持部件24也可以螺纹连接。比如,沿从第二端部15朝向第一端部14的方向,顺时针旋紧的情况下,在通过第二套筒25轴向保持所述保持部件24从而轴向保持中空螺钉23的情况下,第一端部14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远离中空螺钉23从而与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中空螺钉23和保持部件24不会随之轴向移动。
为了避免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5之间产生摩擦,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还包括第三套筒27,所述第三套筒27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1和所述第二套筒25之间,所述第三套筒27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1绕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可旋转设置且轴向限位设置,所述第三套筒27轴向限位所述第二套筒25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套筒25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向所述第二端部15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三套筒27轴向限位所述第二套筒25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套筒25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向所述第二端部15移动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套筒27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具有第一径向凸缘28,所述第二套筒25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具有第二径向凸缘29,所述第二径向凸缘29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端部15的凹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径向凸缘28位于所述凹部中并抵靠所述凹部的底面,周向可以限位,也可以不限位。显然,所述第三套筒27轴向限位所述第二套筒25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可以采用其它连接结构,例如所述第三套筒27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具有第一径向凸缘28,第一径向凸缘28直接抵靠第二套筒25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的端面。
为了避免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5之间产生摩擦,所述第三套筒27还可以这样设置:所述第三套筒27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1和所述第二套筒25之间,所述第三套筒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所述第三套筒27轴向限位所述第二套筒25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套筒25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向所述第二端部15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三套筒27轴向限位所述第二套筒25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套筒25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向所述第二端部15移动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较佳地,所述第三套筒27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具有第一径向凸缘28,所述第二套筒25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具有第二径向凸缘29,所述第二径向凸缘29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端部15的凹部,所述第一径向凸缘28位于所述凹部中并抵靠所述凹部的底面,对于第一端部14和中空螺钉23螺纹连接的情况,周向不限位,即这里的第一径向凸缘28和第二径向凸缘29需要在周向无干扰。显然,所述第三套筒27轴向限位所述第二套筒25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套筒25沿所述的第一套筒1的轴线向所述第二端部15移动可以采用其它连接结构,例如所述第三套筒27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25的端部具有第一径向凸缘28,第一径向凸缘28直接抵靠第二套筒25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5的端部的端面。如果第一端部14和中空螺钉23螺纹连接,则所述第三套筒27与所述第二套筒25也可以螺纹连接,同向螺纹连接。
依据所述第二末端17和所述操作手柄3的结构和相对位置,所述第二末端17可以位于所述操作手柄3中,也可以不位于所述操作手柄3中,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末端17位于所述操作手柄3中。
在其它可选择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针2和所述操作手柄3可以通过间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例如,所述穿刺针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所述第二末端17连接所述操作手柄3,则所述操作手柄3通过所述穿刺针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或者,也可以,所述操作手柄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5,所述第二末端17连接所述操作手柄3,则所述穿刺针2通过所述操作手柄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
由于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时,所述第一末端16的表面会进入患者身体,因此第一电极4的一端和第二电极5的一端可以裸露在所述第一末端16的表面的任何合适的位置。
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5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4为杆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5为环状电极,所述杆状电极插设在所述环状电极中。
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5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末端16中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还包括绝缘部9,所述绝缘部9设置在所述第一末端16中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5之间。
所述第一末端16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较佳地,所述第一末端16为斜面末端或向心末端。请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末端16为向心末端,所述第一末端16的中部较四周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末端17的方向突出。请参见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末端16为斜面末端,即端面为倾斜面。
所述穿刺针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可以是所述穿刺针2的任何合适的部位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末端17和所述第二端部15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末端17和所述第二端部15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末端17和所述第二端部15螺纹连接。例如,所述第二端部15具有阳螺纹,所述第二末端17具有阴螺纹,阴螺纹啮合在阳螺纹上。
所述操作手柄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5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手柄3与所述第二端部15卡接连接。
所述第二端部15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较佳地,所述第二端部15为T形端部,所述T形端部具有第一径向凸部18和第二径向凸部19,所述第一径向凸部18和所述第二径向凸部19朝向反向设置,所述操作手柄3分别与所述第一径向凸部18和所述第二径向凸部19可拆卸连接,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操作手柄3与所述第二端部15卡接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操作手柄3分别与所述第一径向凸部18和所述第二径向凸部19卡接连接。
所述操作手柄3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较佳地,所述操作手柄3为T形操作手柄,所述T形操作手柄具有第一横杆部20和第二横杆部21,所述第一横杆部20和所述第二横杆部21朝向反向设置,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端部15为T形端部且所述T形端部具有第一径向凸部18和第二径向凸部19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横杆部20和所述第二横杆部21分别与所述第一径向凸部18和所述第二径向凸部19卡接连接。
所述穿刺杆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穿刺杆,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针2是导电穿刺针,则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可以直接通过导电穿刺针导电,无需另外设置导线进行导电。
为了能够快速了解第一套筒1进入深度,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侧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刻度线22。
所述操作手柄3可以是透明操作手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操作手柄,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手柄3是透明操作手柄。
所述供电控制模块6可以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所述穿刺针2或所述操作手柄3中,也可以独立于所述穿刺针2和所述操作手柄3而存在,较佳地,所述供电控制模块6设置在所述穿刺针2或所述操作手柄3中。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6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3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6连接导电可以通过第二末端17和操作手柄3之间的导线连接导电,也可以通过第二末端17抵靠操作手柄3使得第二末端17中的导线(在所述穿刺针2是导电穿刺针的情况下,则是第二末端17)与操作手柄3的供电控制模块6直接抵靠接触导电。
所述电阻测量部件13可以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所述穿刺针2或所述操作手柄3中,也可以独立于所述穿刺针2和所述操作手柄3而存在,较佳地,所述电阻测量部件13设置在所述穿刺针2或所述操作手柄3中。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阻测量部件13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3中。
所述电阻测量部件13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电阻测量部件,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阻测量部件13是射频脉冲电阻测量部件。也就是说,所述射频脉冲电阻测量部件具有射频功能,发出电流脉冲信号,检测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之间5的电阻,通过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显示检测到的电阻。
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电阻大小显示部件,可以直接显示电阻的大小,例如在显示屏上显示电阻值,或者通过仪表盘显示电阻值,等等;也可以间接显示,例如通过其它对应信号表示电阻的大小,这种信号可以是视觉上的,比如用亮灯的数量的多少表示电阻的大小,或者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电阻的大小,等等;这种信号也可以是声音上的,例如发出的声音的数量的多少表示电阻的大小,或者用不同的旋律表示电阻的大小,等等。因此,较佳地,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是电阻大小显示器,直接显示电阻值;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是电阻大小声音显示部件,所述电阻大小声音显示部件通过声音的不同显示所述电阻值的大小,或者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是电阻大小灯光显示部件,所述电阻大小灯光显示部件通过灯光的不同显示所述电阻值的大小。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是电阻大小显示器,所述电阻大小显示器是电阻数值显示器。
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可以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或所述操作手柄3上,也可以独立于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和所述操作手柄3而存在,较佳地,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设置在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或所述操作手柄3上。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操作手柄3是透明操作手柄的情况下,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3中。
由于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需要安装在医护人员看得见或听得见的地方,而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时,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和所述操作手柄3不会进入患者身体,因此所述电阻大小显示部件11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和所述操作手柄3的任何合适的位置。
为了能够实时了解电流的大小,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还包括电流测量部件7和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分别连接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值并将所述电流值发送至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显示所述电流值的大小。
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连接所述检测电路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例如,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可以串联在所述检测电路中,也可以与所述检测电路并联,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串联在所述检测电路中。
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可以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所述穿刺针2或所述操作手柄3中,也可以独立于所述穿刺针2和所述操作手柄3而存在,较佳地,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设置在所述穿刺针2或所述操作手柄3中。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3中。
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电流大小显示部件,可以直接显示电流的大小,例如在显示屏上显示电流值,或者通过仪表盘显示电流值,等等;也可以间接显示,例如通过其它对应信号表示电流的大小,这种信号可以是视觉上的,比如用亮灯的数量的多少表示电流的大小,或者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电流的大小,等等;这种信号也可以是声音上的,例如发出的声音的数量的多少表示电流的大小,或者用不同的旋律表示电流的大小,等等。因此,较佳地,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是电流大小显示器,直接显示电流值;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是电流大小声音显示部件,所述电流大小声音显示部件通过声音的不同显示所述电流值的大小,或者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是电流大小灯光显示部件,所述电流大小灯光显示部件通过灯光的不同显示所述电流值的大小。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是电流大小灯光显示部件,所述电流大小灯光显示部件是变色发光器。可以通过能够产生不同颜色的指示灯闪烁,依次从红色→黄色→绿色→黑色为电流由强→弱,显示电极间电流通过情况,说明电流强弱。
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可以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或所述操作手柄3上,也可以独立于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和所述操作手柄3而存在,较佳地,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设置在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或所述操作手柄3上。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操作手柄3是透明操作手柄的情况下,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3中。
由于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需要安装在医护人员看得见或听得见的地方,而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时,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和所述操作手柄3不会进入患者身体,因此所述电流大小显示部件8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和所述操作手柄3的任何合适的位置。
为了能够在电流过大时能够及时报警,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还包括计算处理模块10和电流报警部件12,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连接所述计算处理模块10用于将所述电流值发送给所述计算处理模块10,所述计算处理模块10连接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值的大小控制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的报警动作。如果所述电流值大于预设值,则控制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报警,如果所述电流值不大于预设值,则控制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不报警。在这里,所述计算处理模块10被赋予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的控制功能,如果将该控制功能整合至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中,则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可直接连接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依据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发送的电流值即可自行判断是否报警。
依据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结构,所述计算处理模块10可以串联在所述检测电路中,也可以不串联在所述检测电路中,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流测量部件7串联在所述检测电路中的情况下,所述计算处理模块10也串联在所述检测电路中。
所述计算处理模块10可以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所述穿刺针2或所述操作手柄3中,也可以独立于所述穿刺针2和所述操作手柄3而存在,较佳地,所述计算处理模块10设置在所述穿刺针2或所述操作手柄3中。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处理模块10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3中。
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电流报警部件,较佳地,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包括声音报警部件和视觉报警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是声音报警部件,即通过声音报警。
所述声音报警部件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部件,例如扬声器。所述声音报警部件可以是单声报警部件或多声报警部件,多声报警部件发出的声音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视觉报警部件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部件,例如显示部件或指示灯具,所述显示部件可以是LED显示部件,所述指示灯具可以是颜色指示灯具、符号指示灯具或图形指示灯具。所述颜色指示灯具可以是单颜色指示灯具或多颜色指示灯具,可以选用静态发光指示灯或动态闪烁指示灯。
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可以安装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或所述操作手柄3上,也可以独立于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和所述操作手柄3而存在。较佳地,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或所述操作手柄3安装有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安装在所述操作手柄3中。
由于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需要安装在医护人员看得见或听得见的地方,而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时,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和所述操作手柄3不会进入患者身体,因此所述电流报警部件12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末端17的侧面和所述操作手柄3的任何合适的位置。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设置有一对电极即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的情况,而为了能够更详细地了解所述第一末端16的表面的多个不同位置之间的电流情况,可以设置多对电极,由此可以了解多对电极分别处于不同生物组织时电流、电阻的变化情况,有助于更精准地调整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向,更精确、更准确地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
本发明使用时,以椎体手术为例,医护人员手持操作手柄3,将穿刺针2的第一末端16、第一套筒1的第一端部14和中空螺钉23按照椎弓根走行方向,插入患者椎弓根内,通过电阻测量部件13可检测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之间的电阻情况,通过电流测量部件7可检测检测电路内的电流情况,当其中一个电极或两个电极都接近或进入骨皮质,则由于电极间的生物电阻发生明显变化,导致电路电流变化,电阻数值显示器实时显示电阻数值,变色发光器根据电流变化做出相应颜色改变,电阻最大时(未进入人体时)为黑色,电极在松质骨内时颜色变为绿色,电极碰到骨皮质时(电阻减小)颜色变成黄色,电极穿破骨皮质在肌肉组织或血管内时(电阻很小)颜色变成红色,医护人员可根据具体提示,做出方向调整。根据第一套筒1的外侧面上的刻度线22判断,当第一套筒1进入合适深度后,用手固定第一套筒1,将操作手柄3和穿刺针2拆下,然后用手固定保持部件24(如果存在第二套筒25则用手固定第二套筒25),从而保持中空螺钉23,然后与螺纹啮合中空螺钉23的方向相反旋转第一端部14,直至第一端部14与中空螺钉23轴向分离,将第一套筒1拆下(如果存在第三套筒25则第三套筒27将一起拆下),然后折断保持部件24(如果存在第二套筒25则分离第二套筒25和保持部件24,将第二套筒25拆下,再折断保持部件24),最终将中空螺钉23留在期望位置。
通过本发明装置的智能导航,确保临床手术时固定器械的螺钉植入的准确度。并且可以实时记录电阻值,有助于科研大数据系统的建立。能够保障脊柱手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安全性要求。
因此,本发明通过检测电极间生物组织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电阻和不同电流,并将电阻大小和电流大小进行显示,从而医护人员可根据电阻大小和电流大小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椎弓根螺钉置入正确,不偏离,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从而,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者可根据电阻数值信号、电流变色信号和报警信号,调整椎弓根螺钉进入骨质的方向,进行固定器械的螺钉置入,并获取科研数据。能够较好地保障临床手术的安全性要求,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综上,本发明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智能导航装置能够对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动态导航,一旦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有误,即可提醒医护人员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椎弓根螺钉的正确置入,避免螺钉误置,减少对患者产生额外损伤,保证手术安全,取消了椎弓根开路的步骤,节省手术时间,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操作简便,制造及维护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发明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