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044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穿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穿刺器。



背景技术:

微创理念在医疗上的逐步共识,使得微创手术尤其是腹腔镜手术得到广泛普及,而行腹腔镜手术必须经腹腔穿刺器(Trocar)建立操作通道,其作用包括气腹通道、摄像通道及手术通道,即经这类通道可对腹腔进行充气建立一定的手术空间,置入摄像头可腹腔内进行摄像投影于显示屏上,再使用长柄器械经其他同样的通道进行各类手术操作,以达到减小切口的目的。但是传统的穿刺器其长度固定,大约为10cm左右,无法自主适应腹壁厚度,手术时导致手术观察视野受影响、操作距长受约束、穿刺器本身易脱出或过于深入等情况,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导致手术时间的延长。为了能更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适应手术的需求,达到从生理和心理上的微创,进一步扩展微创外科理念,就要求腹腔镜相关器械的“智能化”,从而达到更加便利的操作和更加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而现有设备无法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无法提供更多的“智能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穿刺器,其手术时不易滑脱、手术视野开阔且能够给与手术器械更加宽阔的空间。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自适应穿刺器,包括轴向设有穿刺孔的套管、穿设于套管的穿刺孔内且可相对套管轴向运动的穿刺锥,所述套管由套管头部和套管本体组成,套管头部内安装有密封组件,以保证穿刺锥的气密性,套管头部上设置有气阀组件,套管本体包括与套管头部连接的直管状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瓣状结构的可向外分离弯曲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由多条以套管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管瓣组成,多条管瓣的组合形状为与连接部同轴且管径相适应的圆管,每个管瓣均由自上而下依次铰接连接的多个管节组成;

所述管瓣的内壁上开设有燕尾导槽,燕尾导槽内设置有卷簧,所述穿刺锥的外周部设有多个与各个管瓣的燕尾导槽一一对应配合的用于将管瓣贴合在穿刺锥上的燕尾导轨。

所述套管的弯曲部由4个管瓣组成,所述管瓣在穿刺锥的约束下聚拢形成圆管,所述穿刺锥抽离套管时,所述管瓣在卷簧作用下分别向外分离翻卷以便于将套管固定在皮肤组织上;套管下部的瓣状结构配合可弯曲的链状结构,便于穿刺锥抽离,燕尾导轨脱离燕尾导槽时,管节在卷簧的作用下向外翻卷顶触在皮肤组织上,配合在外部的套管头部,将套管固定在穿刺位置上,便于后续的手术操作。

所述套管的弯曲部由6个管瓣组成,所述管瓣在穿刺锥的约束下聚拢形成圆管,所述穿刺锥抽离套管时,所述管瓣在卷簧作用下分别向外分离翻卷;套管下部的瓣状结构配合可弯曲的链状结构,便于穿刺锥抽离,燕尾导轨脱离燕尾导槽时,管节在卷簧的作用下向外翻卷顶触在皮肤组织上,配合在外部的套管头部,将套管固定在穿刺位置上,便于后续的手术操作。

为了实现管节在卷簧的作用下能实现弯曲;所述管节均包括凸部、用于与另一管节的凸部相嵌配合的凹部,所述凸部、凹部上分别设置有铰接孔、铰接轴,相邻两个管节通过铰接孔、铰接轴转动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管节之间可相对转动,铰接的结构保证相邻两个管节之间的可相对转动。

为了实现管节在卷簧的作用下能实现弯曲;所述凸部的上表面可以是圆弧面,圆弧面的圆心处于凸部中心,以便于两相邻管节可自由旋转;也可以由平面、弧形面I、斜面以及弧形面II组成,所述斜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可是是30°、45°或者60°,弧形面I、弧形面II的圆心重合且位于凸部中心以便于管瓣弯曲时相邻的两个管节之间不会干涉;两个弧形面的圆心处在凸部中心,使管节可弯曲旋转,以穿过圆心的垂直线为中线,中线左侧即非管节弯曲方向一侧为平面段,使管节的弯曲方向仅朝向外侧,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中线右侧即管节弯曲方向一侧为弧形面,紧接着是斜面,再过去又是弧形面,斜面的设置保证管节弯曲时,两个管节之间相互顶触,既保证了可弯曲,又兼顾了强度的要求;并且为了实现管节在卷簧的作用下能实现弯曲,凹部也对应这样设置,因凹部形成的位于凹部两侧的凸台的上表面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由平面、弧形面I、斜面以及弧形面II组成,两个弧形面的圆心重合并位于凸台中心,且该圆心与凸部的弧形面的圆心同心以便于管瓣弯曲时相邻的两个管节之间不会干涉;。

为了方便将穿刺锥插入套管时的定位;所述套管头部内设有与管瓣的燕尾导槽对应配合的燕尾定位槽。

为了实现套管的密封性;所述管瓣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密封橡胶条,以保证气密性,所述穿刺锥容置于套管内时,在所述燕尾导轨的约束下,相邻的两个密封橡胶条密封接触。

为了实现穿刺锥在套管内时,套管聚拢起来形成圆管,穿刺锥抽离套管,套管下部逐步在卷簧作用下向外翻卷;所述卷簧的翻卷方向朝向外侧。

为了实现穿刺锥穿刺,并且在穿刺过程中,避免或减少穿刺时套管产生的阻力;所述套管的尾部还设有圆锥状的斜开口。

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时能较好的握住套管,避免因套管与手部的摩擦阻力过小产生的误差;所述管节的外表面设置有波浪状的防滑纹路。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可弯曲的瓣状结构的套管,通过卷簧实现套管的自动弯曲,配合套管头部,在皮肤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形成夹边固定结构将套管固定在皮肤组织上使得本发明在手术当中不易滑脱;

(2)本发明采用可弯曲的瓣状结构的套管在使用时向外自然卷曲从而大大扩展了医务人员的手术视野;

(3)本发明采用可弯曲的瓣状结构的套管在使用时向外自然卷曲恰能与腹腔内表面自然贴合从而为操作器械释放出大量的可操作空间;

(4)本发明在套管内设置燕尾导槽,在穿刺锥上设置燕尾导轨,通过燕尾导轨将套管束缚收拢成圆管,而随着穿刺锥的抽离,套管又能分离弯曲,两个状态之间的转换衔接自然,快捷;

(5)本发明可根据患者腹腔皮肤层厚薄程度的不同,自动调整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操作,即连接部的长度加上弯曲部的长度,因弯曲部在皮肤组织的挤压下,能保持管状结构,使通道长度自动调整为与皮肤层厚薄程度相适应。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管瓣的结构剖视图一;

图4是管瓣的结构剖视图二;

图5是穿刺锥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管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中:

1-气阀组件;2-穿刺锥;201-燕尾导轨;3-密封组件;4-套管;41-套管头部;42-套管本体;421-连接部;422-弯曲部;423-斜开口;5-管瓣;51-管节;511-平面;512-弧形面I;513-斜面;514-弧形面II;6-燕尾导槽;7-皮肤组织;8-密封橡胶条;9-卷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1:

如图1~3、图5~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穿刺器,包括轴向设有穿刺孔的套管4、穿设于套管4的穿刺孔内且可相对套管4轴向运动的穿刺锥2,所述套管4由套管头部41和套管本体42组成,套管头部41内安装有密封组件3,套管头部41上设置有气阀组件1,套管本体42包括与套管头部41连接的直管状的连接部421、与连接部421连接的瓣状结构的可向外分离弯曲的弯曲部422,所述弯曲部422由多条以套管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管瓣5组成,多条管瓣5的组合形状为与连接部421同轴且管径相适应的圆管,每个管瓣5均由自上而下依次铰接连接的多个管节51组成,管瓣5弯曲所形成的圈数为一圈;

所述管瓣5的内壁上开设有燕尾导槽6,燕尾导槽6内设置有卷簧9,所述穿刺锥2的外周部设有多个与各个管瓣5的燕尾导槽6一一对应配合的用于将管瓣5贴合在穿刺锥2上的燕尾导轨20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4的弯曲部422由4个管瓣5组成,所述管瓣5在穿刺锥2的约束下聚拢形成圆管,所述穿刺锥2抽离套管4时,所述管瓣5在卷簧9作用下分别向外分离翻卷以便于将套管4固定在皮肤组织7上;套管4下部的瓣状结构配合可弯曲的链状结构,便于穿刺锥2抽离,燕尾导轨201脱离燕尾导槽6时,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向外翻卷顶触在皮肤组织7上,配合在外部的套管4头部402,将套管4固定在穿刺位置上,便于后续的手术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能实现弯曲;所述管节51均包括凸部、用于与另一管节51的凸部相嵌配合的凹部,所述凸部、凹部上分别设置有铰接孔、铰接轴,相邻两个管节51通过铰接孔、铰接轴转动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管节51之间可相对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能实现弯曲;所述凸部的上表面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由平面、弧形面I、斜面以及弧形面II组成,所述斜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可是是30°、45°或者60°,弧形面I、弧形面II的圆心重合且位于凸部中心处以便于管瓣5弯曲时相邻的两个管节51之间不会干涉;凹部也对应这样设置,因凹部形成的位于凹部两侧的凸台的上表面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由平面、弧形面I、斜面以及弧形面II组成,两个弧形面的圆心重合并位于凸台中心处,且该圆心与凸部的弧形面的圆心同心以便于管瓣5弯曲时相邻的两个管节51之间不会干涉;所形成的圆圈中管节51的数量由斜面513的角度决定,当斜面513与水平面的角度为60°时,围成一圈所包含的管节51数量为6个,当斜面513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时,围成一圈所包含的管节51数量为8个,当斜面513与水平面的角度为30°时,围成一圈所包含的管节51数量为12个。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套管4的密封性;所述管瓣5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橡胶条8,所述穿刺锥2容置于套管4内时,在所述燕尾导轨201的约束下,相邻的两个密封橡胶条8密封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穿刺锥2在套管4内时,套管4聚拢起来形成圆管,穿刺锥2抽离套管4,套管4下部逐步在卷簧9作用下向外翻卷;所述卷簧9的翻卷方向朝向外侧。

实施例1-2:

如图1~2、图4、图6和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穿刺器,包括轴向设有穿刺孔的套管4、穿设于套管4的穿刺孔内且可相对套管4轴向运动的穿刺锥2,所述套管4由套管头部41和套管本体42组成,套管头部41内安装有密封组件3,套管头部41上设置有气阀组件1,套管本体42包括与套管头部41连接的直管状的连接部421、与连接部421连接的瓣状结构的可向外分离弯曲的弯曲部422,所述弯曲部422由多条以套管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管瓣5组成,多条管瓣5的组合形状为与连接部421同轴且管径相适应的圆管,每个管瓣5均由自上而下依次铰接连接的多个管节51组成,管瓣5弯曲所形成的圈数为一圈;

所述管瓣5的内壁上开设有燕尾导槽6,燕尾导槽6内设置有卷簧9,所述穿刺锥2的外周部设有多个与各个管瓣5的燕尾导槽6一一对应配合的用于将管瓣5贴合在穿刺锥2上的燕尾导轨20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4的弯曲部422由6个管瓣5组成,所述管瓣5在穿刺锥2的约束下聚拢形成圆管,所述穿刺锥2抽离套管4时,所述管瓣5在卷簧9作用下分别向外分离翻卷以便于将套管4固定在皮肤组织7上;套管4下部的瓣状结构配合可弯曲的链状结构,便于穿刺锥2抽离,燕尾导轨201脱离燕尾导槽6时,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向外翻卷顶触在皮肤组织7上,配合在外部的套管4头部402,将套管4固定在穿刺位置上,便于后续的手术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能实现弯曲;所述管节51均包括凸部、用于与另一管节51的凸部相嵌配合的凹部,所述凸部、凹部上分别设置有铰接孔、铰接轴,相邻两个管节51通过铰接孔、铰接轴转动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管节51之间可相对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能实现弯曲;所述凸部的上表面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由平面、弧形面I、斜面以及弧形面II组成,所述斜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可是是30°、45°或者60°,弧形面I、弧形面II的圆心重合且位于凸部中心处以便于管瓣5弯曲时相邻的两个管节51之间不会干涉;凹部也对应这样设置,因凹部形成的位于凹部两侧的凸台的上表面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由平面、弧形面I、斜面以及弧形面II组成,两个弧形面的圆心重合并位于凸台中心处,且该圆心与凸部的弧形面的圆心同心以便于管瓣5弯曲时相邻的两个管节51之间不会干涉;所形成的圆圈中管节51的数量由斜面513的角度决定,当斜面513与水平面的角度为60°时,围成一圈所包含的管节51数量为6个,当斜面513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时,围成一圈所包含的管节51数量为8个,当斜面513与水平面的角度为30°时,围成一圈所包含的管节51数量为12个。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套管4的密封性;所述管瓣5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橡胶条8,所述穿刺锥2容置于套管4内时,在所述燕尾导轨201的约束下,相邻的两个密封橡胶条8密封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穿刺锥2在套管4内时,套管4聚拢起来形成圆管,穿刺锥2抽离套管4,套管4下部逐步在卷簧9作用下向外翻卷;所述卷簧9的翻卷方向朝向外侧。

实施例2-1:

如图1~3、图5、图6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穿刺器,包括轴向设有穿刺孔的套管4、穿设于套管4的穿刺孔内且可相对套管4轴向运动的穿刺锥2,所述套管4由套管头部41和套管本体42组成,套管头部41内安装有密封组件3,套管头部41上设置有气阀组件1,套管本体42包括与套管头部41连接的直管状的连接部421、与连接部421连接的瓣状结构的可向外分离弯曲的弯曲部422,所述弯曲部422由多条以套管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管瓣5组成,多条管瓣5的组合形状为与连接部421同轴且管径相适应的圆管,每个管瓣5均由自上而下依次铰接连接的多个管节51组成,管瓣5弯曲所形成的圈数为一圈以上;

所述管瓣5的内壁上开设有燕尾导槽6,燕尾导槽6内设置有卷簧9,所述穿刺锥2的外周部设有多个与各个管瓣5的燕尾导槽6一一对应配合的用于将管瓣5贴合在穿刺锥2上的燕尾导轨201。

在本实施例中,管瓣5弯曲所形成的圈数大于一圈,所围成的圈数不同,选取的管节的长度不同,这里举1.5圈为例,所围成的内半圈的管节51长度为外圈的管节51长度的1/2;所述套管4的弯曲部422由4个管瓣5组成,所述管瓣5在穿刺锥2的约束下聚拢形成圆管,所述穿刺锥2抽离套管4时,所述管瓣5在卷簧9作用下分别向外分离翻卷以便于将套管4固定在皮肤组织7上;套管4下部的瓣状结构配合可弯曲的链状结构,便于穿刺锥2抽离,燕尾导轨201脱离燕尾导槽6时,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向外翻卷顶触在皮肤组织7上,配合在外部的套管4头部402,将套管4固定在穿刺位置上,便于后续的手术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能实现弯曲;所述管节51均包括凸部、用于与另一管节51的凸部相嵌配合的凹部,所述凸部、凹部上分别设置有铰接孔、铰接轴,相邻两个管节51通过铰接孔、铰接轴转动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管节51之间可相对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能实现弯曲;所述凸部的上表面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由平面、弧形面I、斜面以及弧形面II组成,所述斜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可是是30°、45°或者60°,弧形面I、弧形面II的圆心重合且位于凸部中心处以便于管瓣5弯曲时相邻的两个管节51之间不会干涉;凹部也对应这样设置,因凹部形成的位于凹部两侧的凸台的上表面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由平面、弧形面I、斜面以及弧形面II组成,两个弧形面的圆心重合并位于凸台中心处,且该圆心与凸部的弧形面的圆心同心以便于管瓣5弯曲时相邻的两个管节51之间不会干涉;所形成的圆圈中管节51的数量由斜面513的角度决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套管4的密封性;所述管瓣5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橡胶条8,所述穿刺锥2容置于套管4内时,在所述燕尾导轨201的约束下,相邻的两个密封橡胶条8密封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穿刺锥2在套管4内时,套管4聚拢起来形成圆管,穿刺锥2抽离套管4,套管4下部逐步在卷簧9作用下向外翻卷;所述卷簧9的翻卷方向朝向外侧。

实施例2-2:

如图1~2、图4、图6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穿刺器,包括轴向设有穿刺孔的套管4、穿设于套管4的穿刺孔内且可相对套管4轴向运动的穿刺锥2,所述套管4由套管头部41和套管本体42组成,套管头部41内安装有密封组件3,套管头部41上设置有气阀组件1,套管本体42包括与套管头部41连接的直管状的连接部421、与连接部421连接的瓣状结构的可向外分离弯曲的弯曲部422,所述弯曲部422由多条以套管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管瓣5组成,多条管瓣5的组合形状为与连接部421同轴且管径相适应的圆管,每个管瓣5均由自上而下依次铰接连接的多个管节51组成,管瓣5弯曲所形成的圈数为一圈以上;

所述管瓣5的内壁上开设有燕尾导槽6,燕尾导槽6内设置有卷簧9,所述穿刺锥2的外周部设有多个与各个管瓣5的燕尾导槽6一一对应配合的用于将管瓣5贴合在穿刺锥2上的燕尾导轨201。

在本实施例中,管瓣5弯曲所形成的圈数大于一圈,所围成的圈数不同,选取的管节的长度不同,这里举1.5圈为例,所围成的内半圈的管节51长度为外圈的管节51长度的1/2;所述套管4的弯曲部422由6个管瓣5组成,所述管瓣5在穿刺锥2的约束下聚拢形成圆管,所述穿刺锥2抽离套管4时,所述管瓣5在卷簧9作用下分别向外分离翻卷以便于将套管4固定在皮肤组织7上;套管4下部的瓣状结构配合可弯曲的链状结构,便于穿刺锥2抽离,燕尾导轨201脱离燕尾导槽6时,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向外翻卷顶触在皮肤组织7上,配合在外部的套管4头部402,将套管4固定在穿刺位置上,便于后续的手术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能实现弯曲;所述管节51均包括凸部、用于与另一管节51的凸部相嵌配合的凹部,所述凸部、凹部上分别设置有铰接孔、铰接轴,相邻两个管节51通过铰接孔、铰接轴转动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管节51之间可相对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管节51在卷簧9的作用下能实现弯曲;所述凸部的上表面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由平面、弧形面I、斜面以及弧形面II组成,所述斜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可是是30°、45°或者60°,弧形面I、弧形面II的圆心重合且位于凸部中心处以便于管瓣5弯曲时相邻的两个管节51之间不会干涉;凹部也对应这样设置,因凹部形成的位于凹部两侧的凸台的上表面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由平面、弧形面I、斜面以及弧形面II组成,两个弧形面的圆心重合并位于凸台中心处,且该圆心与凸部的弧形面的圆心同心以便于管瓣5弯曲时相邻的两个管节51之间不会干涉;所形成的圆圈中管节51的数量由斜面513的角度决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套管4的密封性;所述管瓣5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橡胶条8,所述穿刺锥2容置于套管4内时,在所述燕尾导轨201的约束下,相邻的两个密封橡胶条8密封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穿刺锥2在套管4内时,套管4聚拢起来形成圆管,穿刺锥2抽离套管4,套管4下部逐步在卷簧9作用下向外翻卷;所述卷簧9的翻卷方向朝向外侧。

具体实施过程:使用时,将穿刺锥2放入套管4中,因燕尾导轨201套在燕尾导槽6内,使套管4收拢并紧贴在穿刺锥2上,利用穿刺锥2的尖端部进行穿刺操作,套管4尾部的斜开口可减少穿刺过程中因套管4受到的阻力,穿刺完成后,将穿刺锥2抽离,随着穿刺锥2的抽离,套管4的管瓣5因燕尾导槽6失去束缚,在卷簧9的作用下逐渐向外翻卷,穿刺锥2完全抽离,管瓣5完全收卷起来并抵触在内部的皮肤组织7上,配合外置的套管4头部402,从而将套管4固定在皮肤组织7上;而套管4的连接部421部位停留在皮肤组织7内,又因不同的患者的皮肤组织厚薄程度不同,在连接部421的长度不足时,弯曲部422在皮肤组织7的约束下,无法弯曲进而与连接部421配合组成圆管,形成一个稳定的通道,便于后续的操作。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