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膀胱穿刺造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8738阅读:1161来源:国知局
三腔膀胱穿刺造瘘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泌尿外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腔膀胱穿刺造瘘管。



背景技术:

膀胱造瘘是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作造瘘术,使尿液引流到体外,分为暂时性或永久性解决病人的排尿困难,膀胱穿刺造瘘已经成为治疗膀胱尿潴留的常用方法。传统的膀胱造瘘方法通常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于耻骨联合两指挑选造瘘点,消毒下腹部,随即铺置无菌巾,在局部麻醉后,用尖刀片将皮肤切一个长度约1-1.5cm的小口,通过止血钳分离皮下及筋膜,用力刺穿膀胱,轻度扩张,使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末端送入膀胱4-5cm,管周缝合一针,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

90年代后出现了一种新型膀胱造瘘管,该造瘘管由外套管、造瘘管接头、开花导管、引导针组成。使用时,先铺置无菌巾,局部麻醉后,用尖刀片将皮肤切一个长度约1-1.5cm的小口,引导针穿过开花导管后沿皮肤小口进入膀胱,待有尿液流出后,于管周缝合一针,并将造瘘管接头与开花导管末端连接,再在造瘘管连接头处连接尿袋。然而,该造瘘管具有如下缺点:1、该开花导管的前端为“蘑菇头”状,当“蘑菇头”进入膀胱后,破损的膀胱壁出血,该“蘑菇头”结构不能有效压迫止血作用,在7-10天后需拔出该开花导管时,由于该“蘑菇头”无收缩功能,只能“暴力”地拔出,容易导致穿刺通道出血甚至通道丢失,需要重新穿刺;2、该开花导管需要与导管连接头连接,才能后续连接导尿管,步骤繁琐;3、一般该导管可保留7-10天即需更换新引流管,此时穿刺通道尚不稳点,极易丢失通道,从而影响更换引流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4、当遇到膀胱内出血形成血块,堵塞引流通道时,容易引起膀胱穿孔。

2010年后出现了另一种造瘘管,该造瘘管是由导管、穿刺套管、堵头、刀片组成,该造瘘管使用过程中需使用注射器,按通过气囊阀向气囊注入规定容量的灭菌蒸馏水,扩张气囊,使气囊部留置于膀胱内,完成操作后需分开穿刺套管的翼状部,将穿刺导管分裂拔出。然而,该造瘘管具有如下缺点:1、该穿刺套管为钢性材料组成,其尖端较锋利,当导管在套管内一起进入膀胱时,注射气囊,膨大的气囊容易碰到套管尖端破碎,导致导管废弃,需重新置管;2、穿刺成功后,需撕裂该钢性套管,容易损伤穿刺通道周围组织,安全性较差;3、当遇到膀胱内出血形成血块,堵塞引流通道时,容易引起膀胱穿孔。

综上所有,目前现有技术中所有膀胱穿刺造瘘管均为单腔或双腔通道,当膀胱穿刺造瘘出血或膀胱内残留血块,血块堵塞引流通道,难以顺利引流膀胱内尿液或血液,导致膀胱充盈过度,引起膀胱穿孔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腔膀胱穿刺造瘘管,解决了血块堵塞引流通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腔膀胱穿刺造瘘管,包括导管和穿刺针芯,所述导管的前端呈锥形,所述穿刺针芯包括针尖和针芯本体,所述导管内设有互不相通的导尿通道、气囊通道和清洗通道,所述导管的前部靠近锥面处设有与所述导尿通道连通的引流口;所述导管上设有与所述清洗通道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导管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气囊通道连通的膨胀气囊,所述气囊通道位于所述引流口和所述出液口的后侧。

优选地,所述引流口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导管上。

优选地,所述膨胀气囊呈环状,固定套在所述导管上。

优选地,所述穿刺针芯的后端设有手柄。

优选地,所述三腔膀胱造瘘管还包括一呈锥形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导管内的前端,所述固定装置上设有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通道沿锥形底部贯穿至顶部;所述针芯本体上设有固定块。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通道的直径,所述固定块的直径小于所述导尿通道的直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三腔膀胱穿刺造瘘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计新颖,操作方便。膀胱内出现残留血块时,在清洗通道内加入清洗液进行间断或持续的残留血块清洗,有效防止血块堵塞引流通道,保持引流通道通畅,增加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透视图。

图3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穿刺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导管

11 导尿通道

111 引流口

112 导尿口

12 气囊通道

121 膨胀气囊

122 进水口

13 清洗通道

131 出液口

132 进液口

2 穿刺针芯

21 针尖

22 针芯本体

221 固定块

23 手柄

3 固定装置

31 定位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腔膀胱穿刺造瘘管,包括导管1和穿刺针芯2,所述导管1的前端呈锥形,所述穿刺针芯2包括针尖21和针芯本体22,所述导管1内设有互不相通的导尿通道11、气囊通道12和清洗通道13,所述导管1的前部靠近锥面处设有与所述导尿通道11连通的引流口111,用于将尿液导入至所述导尿通道11中,优选地,所述引流口111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导管1上,提高导尿效率,所述导尿通道11的尾部设有导尿口112,便于与尿袋连接。所述清洗通道13的尾部设有进液口132,所述进液口132设于所述导管1尾部分叉上,所述导管1上设有与所述清洗通道13连通的出液口131,当出现膀胱出血或膀胱内肿瘤出血,导致血块堵塞引流管时,可通过所述清洗通道13加入清洗液,进行间断或持续膀胱冲洗,冲出血块后继续进行膀胱冲洗,防止血块形成。所述导管1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气囊通道12连通的膨胀气囊121,所述气囊通道12位于所述引流口111和所述出液口131的后侧,所述气囊通道12的尾部设有进水口122,所述气囊进水口122设于所述导管1尾部分叉上,使用注射器通过气囊进水口122和气囊通道12向膨胀气囊121内注射灭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以此扩张气囊,使气囊部留置于膀胱内。

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膨胀气囊121呈环状,固定套在所述导管1上,当所述导管1进入膀胱后,加水使所述膨胀气囊121膨胀,可以更好地压迫穿刺通道膀胱壁的出血点,使所述膨胀气囊121固定留置在膀胱内。

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穿刺针芯2的后端设有手柄23,便于使用者更稳定地控制所述穿刺针芯2,防止所述穿刺针芯2晃动。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地,还包括一呈锥形的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位于所述导管1内的前端,所述固定装置3上设有定位通道31,所述定位通道31沿锥形底部贯穿至顶部,所述针芯本体22上设有固定块221,便于使用所述穿刺针芯2时进行精准定位,准确刺破膀胱,优选地,所述固定块221呈圆形,所述固定块221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通道31的直径,所述固定块221的直径小于所述导尿通道11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固定装置3放置在所述导管1内的前端,使其前端出口与导管1的前端出口重叠;

S2、将所述穿刺针芯2沿所述导尿通道11插入,直至所述针尖21从所述导管1插出;即组成膀胱穿刺造瘘套装;

S3、使患者呈仰卧位,经皮进行超声检查,确认膀胱得到充分扩张,对穿刺部位、下腹部、外阴部进行消毒,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用小切开刀进行皮肤切开;

S4、关闭所述清洗通道13,将带有穿刺针芯2的导管1通过小切开穿刺进入膀胱;

S5、从所述进水口122注入适量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沿所述气囊通道12进入所述膨胀气囊121,使所述膨胀气囊121膨胀充盈;

S6、拔出所述穿刺针芯2,将所述导尿口112连接尿袋,并向外稍拉导管1,使球囊紧贴膀胱壁,操作完成后固定所述导管1。

S7、如出现膀胱出血或膀胱内肿瘤出血,导致血块堵塞所述导管1,可从所述清洗通道13进行间断或持续膀胱冲洗,冲出血块后继续膀胱冲洗,防止血块形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膨胀气囊121,当导管1进入膀胱时,可将膨胀气囊121充盈,使膨胀气囊121膨胀后紧贴膀胱壁,充盈的膨胀气囊121可压迫穿刺点处膀胱出血点,具有压迫止血作用。

2、拔出导管1前,先抽出膨胀气囊121内的生理盐水,此时膨胀气囊121恢复初始大小,拔出导管1时对通道无损伤。

3、导管1一般在3-4周后更换,此时穿刺通道已稳定,增加更换导管成功率及安全性。

4、当膀胱穿刺造瘘套装一起进入膀胱后,充盈膨胀气囊121后即可拔出穿刺针芯2后直接连接尿袋,无需另外使用连接管。

5、如出现膀胱出血或膀胱内肿瘤出血,导致血块堵塞导管1,可从清洗通道13进行间断或持续膀胱冲洗,冲出血块后继续膀胱冲洗,防止血块形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