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凝胶药物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1394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医用凝胶药物推进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胶材料推进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凝胶药物推进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妇科病治疗的药物,为了增加疗效和给药到病灶位置的快速,多采用凝觉药物的形式通过推进器直接送入生殖道内部;但是传统的推进器的结构一般类似于打针用的注射器,包括一个容置凝胶的管体,管体的一端设置药物出口,管体轴向设置推杆,推杆和管体之间形成容置凝胶的空腔。使用时将凝胶注入到空腔内,然后将管体置入到人体生殖道内,推动推杆将凝胶注入;这种结构的推进器会造成凝胶易于流出,不能长久发挥药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会造成凝胶材料流出、从而能够保证药物持久发挥药效医用凝胶药物推进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凝胶药物推进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内设置有吸水棉,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合瓣片,另一端径向向内设置有第一止挡块;所述的第二壳体轴向套合于第一壳体内部,且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内的端部径向向外设置有第二止挡块,所述的第二止挡块的外径大于第一止挡块的外径;所述的第二壳体内部轴向套合有推杆,推杆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置凝胶的空腔;所述的吸水棉内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贯穿推杆和第二壳体延伸出推杆外部。

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给药时,现将凝胶药物置于推杆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置凝胶的空腔内,推动推杆慢慢推动凝胶,凝胶被吸水棉吸附,然后再将第一壳体置于生殖道内,同时推动推杆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内部的端部就会推动吸附了凝胶的吸水棉顶破开合瓣片进入到生殖道内,此时给药成功,将第一壳体拉出体外,设置有牵引绳的吸水棉就被留到生殖道内,不会导致凝胶流出体外,药物作用病灶位置持久,当药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拉动牵引绳将吸水棉拉出体外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水棉内部设置有主通道和连接于主通道上的若干分支通道;采用该结构,当胶凝药物密度过大不易被吸水棉完全吸收时,就可以将凝胶药物储存于吸水棉的各个通道内,进入人体后还可以进行吸收。

作为优选,所述的牵引绳靠近开合瓣片的一端横向穿过吸水棉、且设置有堵头;采用该结构,保证牵引绳牢固的于吸水棉连接,从而保证吸水棉需要拉出人体时不会造成牵引绳与吸水棉之间滑脱,防止吸水棉存留于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壳体远离开合瓣片的一端径向向外设置有握持部,采用该结构,当需要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拉出人体时,握持部的设置可以方便作用力的施加,从而保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同时、顺利的拉出人体。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医用凝胶药物推进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医用凝胶药物推进器的搅拌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的第一壳体内设置有吸水棉3,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合瓣片4(挠性瓣片,使得瓣片在外力作用下打开,而外力小史后恢复原状、实现闭合),另一端径向向内设置有第一止挡块1.1;所述的第二壳体轴向套合于第一壳体内部,且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内的端部径向向外设置有第二止挡块2.1,所述的第二止挡块的外径大于第一止挡块的外径(即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径向彼此限位、相交叉、保证第二壳体不会从第一壳体内抽出);所述的第二壳体内部轴向套合有推杆5,推杆5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置凝胶的空腔6;所述的吸水棉3内设置有牵引绳7,牵引绳贯穿推杆和第二壳体延伸出推杆外部。

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给药时,现将凝胶药物置于推杆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置凝胶的空腔内,推动推杆慢慢推动凝胶,凝胶被吸水棉吸附,然后再将第一壳体置于生殖道内,同时推动推杆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内部的端部就会推动吸附了凝胶的吸水棉顶破开合瓣片进入到生殖道内,此时给药成功,将第一壳体拉出体外,设置有牵引绳的吸水棉就被留到生殖道内,不会导致凝胶流出体外,药物作用病灶位置持久,当药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拉动牵引绳将吸水棉拉出体外即可。

如附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吸水棉内部设置有主通道3.1和连接于主通道上的若干分支通道3.2;主通道沿着吸水棉的轴向也可以设置多个,吸水棉可以采用卫生面条(卫生巾的材质,也可以为压缩海绵等等吸水材料)采用该结构,当胶凝药物密度过大不易被吸水棉完全吸收时,就可以将凝胶药物储存于吸水棉的各个通道内,进入人体后还可以进行吸收。

本发明所述的牵引绳靠近开合瓣片的一端横向穿过吸水棉、且设置有堵头7.1;采用该结构,保证牵引绳牢固的于吸水棉连接,从而保证吸水棉需要拉出人体时不会造成牵引绳与吸水棉之间滑脱,防止吸水棉存留于体内。

本发明所述的第二壳体远离开合瓣片的一端径向向外设置有握持部2.2,采用该结构,当需要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拉出人体时,握持部的设置可以方便作用力的施加,从而保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同时、顺利的拉出人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