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煎煮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74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饮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煎煮包装机。



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煎煮法是将药材加水将煮取汁的方法,该法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简易浸出方法,是药企制备部分散剂、丸剂、片剂、颗粒剂及注射剂或提取某些有效成分的基本方法之一。长期以来,中药煎煮一直沿用传统的锅体直火煎煮,在煎煮过程中需要人工对药液进行搅拌,其煎煮效率低,无法满足企业规模化生产需要。近年来,中药煎煮包装机以其提取效率高的优点被广泛使用。然而现有中药煎煮设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煎煮过程中,火力不能调节,无法根据中药煎煮要求,先武火后文火的要求,导致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渗出。现有煎药设备在煎煮过程中,无法搅拌,药效很难完全溶出。此外,现有煎煮设备没有包装功能,在药业煎煮好后,需要将药液在移运到包装机中包装,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操作不便,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因此需要一种中药煎煮包装机来解决现有设备在煮制过程中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渗出和不能同时完成包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中药煎煮包装机,解决现有设备在煮制过程中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渗出和不能同时完成包装的问题,且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药煎煮包装机包括设置在包装机构上的煎药桶,煎药桶其底部设有电加热座,其上部铰接有筒盖,所述煎药桶其顶部设有入水口,其底部设有排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上设有搅拌电机,煎药桶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轴上端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螺旋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与电加热座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筛网;所述包装机构包括储液槽、包装机头和设置在所述包装机头上方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夹,所述的储液槽通过管道与排料管相连通。

较优的,所述煎药桶内胆为陶瓷内胆。

较优的,所述的筒盖上设有泄压阀。

所述的中药煎煮包装机还包括控制板和安装在煎药桶内的感温探头,所述的控制板分别与感温探头、电加热座和搅拌电机电连接。

所述电加热座为陶晶发热体,其加热功率可调。

所述的中药煎煮包装机底部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煎煮包装机结构简单合理,解决现有设备在煮制过程中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渗出和不能同时完成包装的问题,且生产效率高。通过螺旋搅拌叶转动,药材不仅得到了充分搅拌,还受到了向下挤压,使中药材有效成分很快的煎煮出来,药效完全溶出,提高了煎煮中药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包装机构,包装袋体通过安装夹被传送至包装机头处装入药液并热合塑封,实现煎煮、包装一体化,免去物料输送的过程,提高了中药材的煎煮效率。采用陶瓷内胆,避免了金属对药物成分的改变和破坏,保证中药材的药性纯正。

附图说明

图1为中药煎煮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装机构,2-煎药桶;3-电加热座,4-筛网,5-螺旋搅拌叶,6-搅拌轴,7-筒盖,8-搅拌电机,9-入水口,10-排料管,11-安装夹,12-储液槽,13-包装袋体,14-包装机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中药煎煮包装机实施例,包括设置在包装机构1上的煎药桶2,煎药桶2其底部设有电加热座3,其上部铰接有筒盖7,煎药桶2其顶部设有入水口9,其底部设有排料管10。筒盖7上设有搅拌电机8,煎药桶2内设有搅拌轴6,搅拌电机8与搅拌轴6上端连接;搅拌轴6上设有螺旋搅拌叶5;搅拌轴6与电加热座3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筛网4;包装机构1包括储液槽12、包装机头14和设置在所述包装机头14上方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夹11,包装袋体13通过安装夹11被传送至包装机头14处装入药液并热合密封。储液槽12通过管道与排料管10相连通。煎药桶2内胆为陶瓷内胆。筒盖7上设有泄压阀。中药煎煮包装机还包括控制板和安装在煎药桶2内的感温探头,控制板13分别与感温探头、电加热座3和搅拌电机8电连接。电加热座3的加热功率可调。中药煎煮包装机底部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打开筒盖7,将要煎煮的中药材放置在煎药桶2内,然后从入水口9处加入清水,直到所需用水量,进入浸泡,煎煮程序。浸泡药材20~30分钟,然后启动电加热座3内的加热装置进行煎煮。先采用大功率武火加热至沸腾,在沸腾加热一段时间15~30分钟后,然后转由低功率文火进行加热。每隔2~5分钟(具体时间根据要求设定),启动搅拌电机8,带动搅拌轴连同螺旋搅拌叶5转动,药材不仅得到了充分搅拌,还受到了向下挤压,使中药材有效成分很快的煎煮出来,药效完全溶出,提高了煎煮中药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泻压阀可使煎药桶2内保持合理的气压,保证煎煮安全。煮好后,药材通过筛网4过滤后,由排料管10排出到储液槽12内收集,进行包装。包装袋体13通过安装夹11被传送至包装机头14处装入药液并热合塑封。采用陶瓷内胆,避免了金属对药物成分的改变和破坏,保证中药材的药性纯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