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喷药器及使用其的支气管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气管镜喷药器及使用其的支气管镜,所述喷药器包括喷药软管,所述喷药软管的后端与注射器可分离式连接,所述喷药软管的前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喷药软管经支气管镜插入管插入气管内,所述喷头的前端超出于支气管镜插入管的前端,所述喷头超出支气管镜插入管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喷药软管和气管的喷药通道。本实用新型在麻醉气管及左右两侧支气管时,通过喷头的中心孔向前、侧喷药孔向侧方将局麻药物均匀地喷洒在气道管壁上,相比传统的局麻药物只能向前注入的方式,能达到更好的局麻效果,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不适,操作完毕后喷药器可经环氧乙烷消毒后重复使用。
【专利说明】
支气管镜喷药器及使用其的支气管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气管镜喷药器及使用其的支气管镜。
【背景技术】
[0002]支气管镜诊疗技术是目前临床广泛开展的一项操作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支气管镜技术采用的麻醉技术主要有3种: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即所谓无痛支气管镜技术)和全身麻醉,随着软性支气管镜的应用,绝大多数患者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具有经济、方便、安全等优点。局部麻醉使用的药物主要为丁卡因、利多卡因,术前可以通过雾化吸入、局部喷洒滴入、环甲膜穿刺等方式进行年末表面局部麻醉,术中还可以通过工作孔道注入局麻药物。但临床上发现,由于支气管镜工作孔道的开口位于最前端,术中注入的麻醉药喷出支气管镜后其流动轨迹也是朝向正前方,对侧壁的支气管粘膜麻醉作用很差,且非常不均匀,从而大大影响局麻效果,对患者的初始麻醉作用很差,特别是敏感患者容易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剧烈咳嗽、屏气、恶心、躁动及窒息感等不适,并可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增高及心律失常等等,甚至有些患者因不能耐受而使检查终端,部分患者甚至拒绝此项检查,因此,需要改变支气管镜的药物注入方式,以使药物能够均匀地喷洒在气道管壁上,保证局麻效果,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药物均匀地喷洒至气道管壁上的支气管镜喷哟器及使用其的支气管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气管镜喷药器,包括喷药软管,所述喷药软管的后端与注射器可分离式连接,所述喷药软管的前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喷药软管平行于支气管镜插入管插入气管内,且所述喷头的前端超出支气管镜插入管的前端,所述喷头超出支气管镜插入管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喷药软管和气管的喷药通道。
[0005]其中,所述喷头为中空结构,所述喷头的中心孔与喷药软管的内孔连通,所述喷头的侧方设有与中心孔贯通的侧喷药孔,所述喷药通道为中心孔及其与侧喷药孔连通构成的通道。
[0006]其中,所述喷头的前端侧方沿周向均布有3个所述侧喷药孔,所述侧喷药孔的轴线与中心孔轴线垂直或者侧喷药孔自内向外向上倾斜,也可以几个侧喷药孔的倾斜角度不一致。
[0007]所述喷药通道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为沿周向均布于喷头侧方并沿轴向延伸的3条侧喷药槽。
[0008]进一步,所述侧喷药槽自喷头的后端向前延伸并截止于前端后方,所述侧喷药槽的前端面为自内向外向前倾斜的斜面。
[0009]其中,所述喷药软管的后端设有注射器连接头,用于与注射器可分离式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喷药软管的外径为1.8-1.9mm。
[00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喷药器的支气管镜,包括操作部和连接于操作部下方的插入管,所述插入管内设有工作孔道,所述喷药器的喷药软管及其前端的喷头穿插于工作孔道内,且所述喷头的带有喷药通道的一段超出插入管的前端。
[0012]其中,所述检疗口处设有可打开的橡胶塞。
[0013]其中,所述喷头的前端超出插入管的前端0.8?1.2cm。
[0014]优选的,所述喷药软管的外径为1.8?1.9mm,壁厚为0.2?0.3mm,所述插入管的外径为4.9~5.9mm,壁厚为0.5?2mm。
[0015]其中,所述插入管内还设有导光孔,所述导光孔的前端设有灯珠,所述灯珠通过设于导光孔内的导光束与外部电源相连。所述插入管内还设有视镜孔,所述视镜孔的前端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设于视镜孔内的导像束与液晶显示屏或电脑显示器相连。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喷药器的喷头的侧方设置多个侧喷药孔,在麻醉气管及左右两侧支气管时,通过喷头的中心孔向前、侧喷药孔向侧方将局麻药物均匀地喷洒在气道管壁上,相比传统的局麻药物只能向前注入的方式,能达到更好的局麻效果,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不适,操作完毕后喷药器可经环氧乙烷消毒后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一中喷头的剖面放大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二中喷头的剖面放大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中沿线B-B的剖视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喷药器;100、喷药软管;101、喷头;1010、喷药通道;102、注射器连接头;
[0025]2、注射器;
[0026]3、支气管镜;300、操作部;301、插入管;3010、视镜孔;3011、工作孔道;3012、导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8]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支气管镜只能将局麻药物向前喷洒,局麻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气管镜喷药器及使用其的支气管镜。
[0029]实施例1: 一种支气管镜喷药器,用于在支气管镜检疗时向气管和左右两侧支气管内喷洒局麻药物。
[0030]如图1、图2所示,所述喷药器I包括喷药软管100,所述喷药软管100的后端通过注射器连接头102与注射器2可分离式连接,所述喷药软管100的前端连接有中空的喷头101,所述喷头101的中心孔与喷药软管100的内孔连通。
[0031]所述喷药软管100经支气管镜插入管插入气管、支气管内,所述喷头101的前端超出支气管镜插入管的前端,所述喷头101超出支气管镜插入管的那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喷药软管100和气管的喷药通道1010。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头101的前端侧方沿周向均布有3个侧喷药孔,所述喷药通道1010为中心孔及其与侧喷药孔连通构成的通道。侧喷药孔的轴线与中心孔轴线垂直或者侧喷药孔自内向外向上倾斜,也可以几个侧喷药孔的倾斜角度不一致。
[0033]所述喷药软管100为外径1.9mm的中空细管,所述喷头101为金属头。
[0034]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气管镜喷药器,其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喷药通道1010为沿周向均布于喷头101侧方并沿轴向延伸的3条侧喷药槽。
[0035]所述侧喷药槽自喷头101的后端向前延伸并截止于前端后方,所述侧喷药槽的前端面为自内向外向前倾斜的斜面。
[0036]实施例3:如图5、图6所示,一种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喷药器的支气管镜3,包括操作部300和连接于操作部300下方的插入管301,所述插入管301内设有视镜孔3010、工作孔道3011和2个导光孔3012,所述视镜孔3010的前端设有摄像头(图中未示出),所述摄像头通过设于视镜孔3010内的导像束与液晶显示屏或电脑的显示器相连。所述导光孔3012的前端设有灯珠(图中未示出),所述灯珠通过设于导光孔3012内的导光束与外部电源相连。
[0037]所述工作孔道3011可用于活检、刷检、分泌物和坏死物吸取等。
[0038]所述喷药器I的喷药软管100及其前端的喷头101穿插于工作孔道3011内,所述喷头101的前端超出插入管301的前端I Cm,但要保证喷药通道1010突出于插入管的前端。
[0039]本实施例中,所述喷药软管100的外径为1.9mm,壁厚为0.3mm,所述插入管301的外径为4.9mm,壁厚为0.5mm 0
[0040]本实施例中,所述喷药器I可在有需要时插入工作孔道3011内,不需要喷洒药物时抽出。
[00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工作原理为:支气管镜操作拟注入局麻药物之前或检疗过程中,在麻醉气管及左右两侧主支气管时,先经插入管置入喷药器,使喷药器的金属喷头超出插入管前端约lcm,推送支气管镜至目标麻醉部位后,在喷药软管的后端连接带有局麻药的注射器,快速注入局麻药,在支气管镜前端就可以看见局麻药物呈四道水柱向前、向侧方喷射而出,均匀的喷洒在气道管壁上。
[0042]本实用新型在喷药器的喷头的侧方设置多个侧喷药孔,在麻醉气管及左右两侧支气管时,通过喷头的中心孔向前、侧喷药孔向侧方将局麻药物均匀地喷洒在气道管壁上,相比传统的局麻药物只能向前注入的方式,能达到更好的局麻效果,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不适,操作完毕后喷药器可经环氧乙烷消毒后重复使用。
[004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支气管镜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药软管(100),所述喷药软管(100)的后端与注射器(2)可分离式连接,所述喷药软管(100)的前端连接有喷头(101),所述喷药软管(100)平行于支气管镜插入管插入气管内,所述喷头(101)的前端超出支气管镜插入管的前端,所述喷头(101)超出支气管镜插入管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喷药软管(100)和气管的喷药通道(1lO)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镜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01)为中空结构,所述喷头(101)的中心孔与喷药软管(100)的内孔连通,所述喷头(101)的侧方设有与中心孔贯通的侧喷药孔,所述喷药通道(1010)为中心孔与侧喷药孔连通构成的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气管镜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01)的前端侧方沿周向均布有3个所述侧喷药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镜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通道(1010)为沿周向均布于喷头(101)侧方并沿轴向延伸的3条侧喷药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气管镜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喷药槽自喷头(101)的后端向前延伸并截止于前端后方,所述侧喷药槽的前端面为自内向外向前倾斜的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镜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软管(100)的后端设有注射器连接头(I 02)。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支气管镜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软管(100)的外径为1.8~1.9mm。8.—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药器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部(300)和连接于操作部(300)下方的插入管(301),所述插入管(301)内设有工作孔道(3011),所述喷药器(I)的喷药软管(100)及其前端的喷头(101)穿插于工作孔道(3011)内,且所述喷头(101)的带有喷药通道(1010)的一段超出插入管(301)的前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01)的前端超出插入管(301)的前端0.8~1.20110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软管(100)的外径为1.8?.1.9mm,壁厚为0.2?0.3mm,所述插入管(301)的外径为4.9?5.9mm,壁厚为0.5?2mm。
【文档编号】A61M19/00GK205729308SQ201620564545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4日
【发明人】顾俊, 冯健
【申请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