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子宫脱垂用的医用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386阅读:1545来源:国知局
治疗子宫脱垂用的医用材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线性腹壁悬吊治疗子宫脱垂用的材料,更具体地说是用于悬吊脱垂子宫到腹壁的悬吊线,以及在悬吊线对腹壁长期的牵拉力作用条件下,强化腹壁防止线性切割,增强腹壁锚定作用的锚定网片。



背景技术:

腹腔镜下腹壁线性悬吊治疗子宫脱垂,是应用不可吸收的悬吊线缝合固定脱垂的子宫,悬吊线经过一段距离后再缝合固定于左右两侧腹壁穿刺孔内的腹壁组织,由此而利用悬吊线对脱垂的子宫实现向上牵拉,使子宫回归并悬吊保持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为了防止悬吊线长期牵拉对腹壁的切割作用,以及增强腹壁对悬吊线的抗牵拉能力,目前通常采用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圆形小网片置于腹壁穿刺孔内而期望其发挥锚定作用。但是,该网片不能根据患者腹壁厚度的不同而实现治疗的个性化,尤其由于网片置入的腹壁穿刺孔为狭窄的长筒状,难以在深度观察,因此在悬吊线与置于狭窄筒状腹壁穿刺孔内的网片打结固定的过程中,时常发生网片皱缩成团,网片的具体深度位置也难以准确定位,若是网片置入过浅,其靠近皮肤容易导致皮下硬结疼痛;若是网片置入过深则容易脱离腹壁,并时常造成悬吊线在腹壁的缝合固定点处位居网片的上方,因此,一方面可能导致悬吊线向下的牵拉受力点没有作用于网片上,而是直接作用于悬吊线在腹壁缝合固定线上,造成腹壁线性切割和腹壁严重疼痛;另一方面皱缩的网片与腹壁创口的接触面积减少,严重者在悬吊线长期和强力牵引下导致网片滑脱,加之悬吊线的切割作用,最终造成悬吊线在腹壁失去了锚定作用,导致手术彻底失败。如果盲目增大网片直径,无引导填充于狭窄的腹壁穿刺孔内,不仅依然可能导致网片皱缩成团,还将导致腹壁皮下组织内异物增多,出现异物排斥反应和切口炎症、感染等并发症。

由于腹腔镜下难以度量悬吊线的长度,因此当缝合脱垂子宫固定点后,容易造成腹腔内悬吊线两端的长度不均等,往往过短的一端悬吊线缝合固定腹壁困难。传统方法为了弥补一端悬吊线过短而增加缝合线总的长度,然而由于腹腔内悬吊线太长,尤其又受到腹腔镜视野的限制等原因,缝合操作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悬吊线在腹腔内自身缠绕,甚至形成死结等犹如一团乱麻的现象,严重影响手术操作。

再者,目前采用的悬吊线缝合脱垂子宫,其两端线分别缝合固定在两侧腹壁,由于每一端都是单线,因而造成腹壁固定打结困难,需要其它缝合针线辅助等方法进行协助,操作繁琐。为此,已有采用两根悬吊线二次缝合法,即首先将一根悬吊线进入腹腔,将其预估的中点部位缝合固定于脱垂子宫后,悬吊线的两端在同一方向缝合固定在同一侧腹壁上,这一方式虽然提供了两条线端可以互相打结,保障腹壁固定打结顺利,但是为了实现悬吊线在腹壁 双侧固定,就必需再次使用一根悬吊线再次进入腹腔,再次缝合固定于脱垂子宫,再用此线的两端缝合并互相打结固定对侧的腹壁,因此显著增加了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子宫脱垂用的医用材料,以期缩短手术时间,以尽可能少的网片来充分和稳定地发挥锚定作用;根据腹壁厚度,因人而异选择留置于腹壁的网片长短,根据腹壁穿刺孔的筒状空间结构,既保障网片底部准确直立于穿刺孔内,又保障网片中部网瓣呈树根样发散植于腹壁,在不增加网片使用量的情况下,增加网片与腹壁切口的接触面积,从而精准、可靠和显著地提高网片在腹壁中的锚定能力;本实用新型以单根双环悬吊线来保障中段悬吊线标示明确,减少缠绕,方便打结,保障手术快捷,从而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时效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治疗子宫脱垂用的医用材料的结构特点是:设置锚定网片为条状片材,在所述锚定网片的底端设置有凸伸在两侧边的夹持翅叶,在所述锚定网片的顶端连接有拉环;在所述锚定网片的本体上,位于锚定网片的上段并沿锚定网片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切割分离线,使得当在切割分离线的上端横向剪断锚定网片时,处在下段切割分离线位置上的锚定网片能够沿切割分离线分离呈网瓣的形状;位于锚定网片的下段并沿锚定网片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两只通孔,分别是引线固定孔和底部固定孔,其中,引线固定孔位于底部固定孔的上方,悬吊线的线端能够依次穿过底部固定孔和引线固定孔,并在环绕锚定网片的引线固定孔的周围形成收缩固定的网片结。

本实用新型治疗子宫脱垂用的医用材料的结构特点也在于:设置所述悬吊线为单根双环悬吊线,悬吊线的左端是用于连接缝合针的左端单线段,与所述左端单线段依次相连接的是:左侧环线、中段单线段、右侧环线和右端单线段;所述左侧环线是由左环前线和左环后线并联连接呈环,所述右侧环线是由右环前线和右环后线并联连接呈环。

本实用新型治疗子宫脱垂用的医用材料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切割分离线为单道,或平行设置的多道。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悬吊线依次穿过底部固定孔和引线固定孔,并在引线固定孔的位置处进行固定,在锚定网片的底部形成了两个着力点,提拉悬吊线作为长轴心,在向穿刺孔内置入锚定网片时,网片沿悬吊线形成的长轴心滑动,将翅叶夹持至腹壁穿刺孔的腹内侧缘,并在体外充分提拉拉环,保障锚定网片在腹壁穿刺孔内沿着底部固定孔和引线固定孔形成的“两点”,以及悬吊线形成的“一线”而直立,从而避免网片皱缩成团;

2、本实用新型在腹壁悬吊线打结时能够固定于引线固定孔的周围,位置标志明确,并可以通过向下按压腹壁皮肤和体外提拉锚定网片的拉环观察锚定网片置入的深度,便于在狭窄的腹壁穿刺孔中准确测量网瓣的长度,实现因人腹壁厚度而异选择适量网片留置于腹壁;

3、本实用新型在腹壁悬吊线于引线固定孔周围打结,并在横向剪断锚定网片后,网瓣在腹壁穿刺孔内适形自动膨散,呈现树根样,网瓣所在的位置明确而可靠,处于悬吊线缝合固定腹壁的上方,确保发挥锚定作用,同时在不增加网片的前提下,提高了网片与腹壁创口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网片在腹壁的锚定能力,因此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中悬吊线的中段单线段处在左侧环线和右侧环线之间,中段标示清楚,将其作为悬吊线的中点缝合固定脱垂的子宫颈,因此悬吊线的两端长度均等适度,同时其在长度恒定的一根悬吊线上包含有部分双线,并能够按需分离,满足了牵拉和腹壁打结固定对悬吊线长度的需求,规避了传统方法为了弥补一端悬吊线过短而一味在一根线上增加长度,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操作过程中因腹腔内悬吊线过长而发生的缠绕,甚至死结等现象;

5、本实用新型缝合针连接的悬吊线整体为单根线,但是每一端的双环线均包含了双股线,剪断其中之一就分解为两个端线,可以在双侧腹壁互相打结,即单根双环悬吊线一次进入腹腔,一次缝合脱垂子宫即可实现双侧腹壁顺利打结固定悬吊,因此节省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定网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悬吊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腹腔内剪断双环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腹壁缝合器勾取悬吊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定网片分置于左侧和右侧腹壁穿刺孔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悬吊线在左侧腹壁穿刺孔内固定网片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左侧腹壁穿刺孔外剪断网片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网片树根样锚定于左侧腹壁穿刺孔内示意图;

图中标号:11翅叶,12底部固定孔,13引线固定孔,14切割分离线,15网瓣,16拉环,20缝合针,21左端单线段,22左侧环线,23中段单线段,24右侧环线,25右端单线段,26左环前线,27左环后线,28右环前线,29右环后线,31子宫颈,32长柄剪刀,33左侧腹壁穿刺孔,34右侧腹壁穿刺孔,41腹壁缝合器,42腹壁脂肪筋膜,43腹膜,61网片结,71剪刀。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治疗子宫脱垂用的医用材料的结构形式是:设置锚定网片为条状 片材,在锚定网片的底端设置有凸伸在两侧边的夹持翅叶11,在锚定网片的顶端连接有拉环16;在锚定网片的本体上,位于锚定网片的上段并沿锚定网片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切割分离线14,使得当在切割分离线14的上端横向剪断锚定网片时,处在下段切割分离线14位置上的锚定网片能够沿切割分离线14分离呈网瓣15的形状;位于锚定网片的下段并沿锚定网片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两只通孔,分别是引线固定孔13和底部固定孔12,其中,引线固定孔13位于底部固定孔12的上方,悬吊线的线端能够依次穿过底部固定孔12和引线固定孔13,并在环绕锚定网片的引线固定孔13的周围形成收缩固定的网片结61,切割分离线14为单道,或平行设置的多道。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悬吊线为单根双环悬吊线,悬吊线的左端是用于连接缝合针20的左端单线段21,与左端单线段21依次相连接的是:左侧环线22、中段单线段23、右侧环线24和右端单线段25;左侧环线22是由左环前线26和左环后线27并联连接呈环,右侧环线24是由右环前线28和右环后线29并联连接呈环。

如图3所示,具体实施中,利用腹腔内缝合针20缝合脱垂子宫颈31,并使用中段单线段23固定脱垂子宫颈31,在靠近中段单线段23端用长柄剪刀32剪断左侧环线22中的左环前线26,左端单线段21经过左侧腹壁穿刺孔33引出,并向上牵拉脱垂器官至正常解剖位置后,按图4所示使用腹壁缝合器41在左侧腹壁穿刺孔33内,穿过腹壁脂肪筋膜42进入腹腔,夹持左环前线26后退出,遂将左环前线26经过左侧腹壁穿刺孔33牵拉到腹壁外。

同样,在靠近中段单线段23的右端剪断右侧环线24中的右环前线28,右端单线端25经过右侧腹壁穿刺孔34引出,并向上牵拉脱垂器官至正常解剖位置后,使用腹壁缝合器在右腹壁穿刺孔34内,穿过腹壁脂肪筋膜进入腹腔,夹持右环前线28后退出,遂将右环前线28经过右侧腹壁穿刺孔34牵拉到腹壁外。

如图5所示,在左侧腹壁穿刺孔33和右侧腹壁穿刺孔34中置入锚定网片,左右两侧操作方法相同,本实施例中以左侧腹壁穿刺孔33为例进行说明:在提拉确定的悬吊线的悬吊长度后,将左端单线端21依次穿过锚定网片上的底部固定孔12和引线固定孔13,使用细长血管钳夹持锚定网片底部的翅叶11,沿左端单线段21形成的长抽心、经过左侧腹壁穿刺孔33向腹腔内方向置入锚定网片深达腹膜43,如图6所示,血管钳持续夹持定位,同时向腹腔外方向提拉锚定网片中的拉环16,伸张锚定网片,从而将锚定网片直立于左侧腹壁穿刺孔33内。随后,将腹壁外的左环前线26和左端单线段21打结,并推向左侧腹壁穿刺孔33内,环绕锚定网片的引线固定孔13周围形成如6所示的收缩固定的网片结61,从而将锚定网片固定在腹壁脂肪筋膜层42。再向腹腔外方向提拉锚定网片上的拉环16,并向下按压左侧腹壁穿刺孔33周围的腹壁,暴露出锚定网片的网瓣15,根据患者腹壁脂肪的厚度,在选择合适的 网瓣长度之后,如图7所示,于相应位置处用剪刀71横向剪断锚定网片,由于环绕锚定网片的引线固定孔13部位已被打结形成收缩固定的网片结61,因此依靠锚定网片自身的张力,锚定网片在切割分离线14位置上自动分离,留置于体内的网瓣15退缩在筒状的左侧腹壁穿刺孔33内适形膨散呈现如图8所示的树根样,并以此状态伴随腹壁创口组织愈合植入腹壁组织中,网片因此而牢固锚定于腹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