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大隐静脉获取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766阅读:1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创大隐静脉获取器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大隐静脉获取器械,用于冠脉搭桥术中微创获取大隐静脉桥血管。



背景技术:

心脏搭桥手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传统手术方法是将患者大腿皮肤全部切开,取出大隐静脉作心脏搭桥之用。一般情况下,医生需在患者腿部切开约20~60厘米长的切口,以便取出所需血管。这种传统方法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会在身体上留下很大的疤痕,而且术后比较疼痛、愈合慢、容易感染、站立后水肿时间长。

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在搭桥患者腿部仅开一个约2厘米的小切口,在内窥镜辅助下采用隧道方式将大隐静脉完整取出用于冠脉搭桥术。但是这种方法对大隐静脉造成损伤,影响远期效果,而且价格高昂,使本来就很高的医保费用进一步增加。

自1967年Favorolo采用自体大隐静脉进行主动脉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以来,心脏搭桥手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大隐静脉一直是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最常用的旁路移植材料。传统手术方法是将患者大腿皮肤全部切开,取出大隐静脉作心脏搭桥之用。一般情况下,医生需在患者腿部切开约20~60厘米长的切口,以便取出所需血管。这种传统方法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会在身体上留下很大的疤痕,而且术后比较疼痛、愈合慢、容易感染、站立后水肿时间长。该方法可以使大隐静脉得到良好暴露,但术后可导致下肢伤口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心外科医生利用Vasoview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在搭桥患者腿部仅开一个约2厘米的小切口,在内窥镜辅助下采用隧道方式将大隐静脉完整取出用于冠脉搭桥术。但是这种方法对大隐静脉造成损伤,影响远期效果,而且价格高昂,使本来就很高的医保费用进一步增加。

尽管近年来动脉旁路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大隐静脉仍是不可或缺的旁路材料。传统的开放式取静脉(open vein harvest,OVH)方法尚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血肿等,有报道其发生率为6.8%~43.8%。为减少取静脉后并发症,临床上对多种方法进行了尝试,其中窥镜取静脉(endoscopic vein harvest,EVH)技术是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一种方法。

1994年Lumsden等首先报道在视频辅助下应用窥镜方法取大隐静脉获得成功并将其命名为EVH技术。EVH技术是将微创外科的理念和血管外科的技术相结合并在心脏外科领域加以延伸的一种新技术。EVH技术使心脏外科医生在取大隐静脉时仅需在膝关节内侧上方或下方做一个2.0~2.5cm的皮肤切口,插入窥镜,通过面前的监视器就可以了解到皮下大隐静脉的情况。窥镜前端是一个30度的光学探头,将皮下的情况传输到监视器,在其引导下,操作者可以准确地分离大隐静脉周围的组织,并在分离完成后用双极电刀将分支剪断。最后切断静脉将其取出。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取出下肢2/3长度的大隐静脉。如欲切取整个下肢的大隐静脉则需在膝关节上、下方各做一个切口,向头侧和足侧分离取出整个大隐静脉。EVH技术较传统开放式取静脉显著缩小了切口的长度,因而能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疼痛以及引流增多等并发症,同时有利于肢体的活动并能达到美观的效果。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尚有导致气腹并发症和费用较高的不足。

虽然OVH创面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静脉显露好,能较完善的贯彻“不接触”(no touch)原则,对静脉旁路的保护效果好。EVH则由于术野小,不可避免地牵拉静脉,造成静脉潜在损伤,损害旁路的质量,进而影响远期通畅率。Allen等的研究证实,EVH技术取的静脉须用7-0prolene线修补的比率显著高于OVH组。应用EVH取得的静脉为旁路材料术后没有发生近期急性心梗情况,但是缺乏长期、详细的随访资料来检测EVH静脉旁路的长期稳定性。Jordan等为验证EVH静脉旁路的远期通畅率,对应用EVH技术的150例患者每隔3~6个月定期随访,持续时间超过5年。术后没有静脉旁路本身导致旁路阻塞的证据。EVH组患者在1,3,5年的静脉旁路通畅率分别为(85±3)%,(74±6)%和(68±11)%;与同期冠脉旁路通畅率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在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同时,是否增加损伤大隐静脉的机会而影响搭桥的远期效果值得引起重视。申请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取下的大隐静脉需缝合修补的机会明显高于传统组,有一些小的大隐静脉分支在内镜下无法满意处理,微创组大隐静脉损伤的机会也增加。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显示,内窥镜取大隐静脉是静脉移植物衰败和临床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另一方面由于一次性操作器械费用昂贵,限制了临床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创取大隐静脉器械,用于辅助取大隐静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创取大隐静脉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显露大隐静脉上端的拉钩,用于显露大隐静脉两侧的撑开器和用于显露静脉侧枝的C形环构件。

优选地,所述的撑开器包括左撑开件和右撑开件,所述的左撑开件和右撑开件的中部通过枢轴连接起来,左撑开件和右撑开件能够绕所述的枢轴转动,左撑开件和右撑开件的后端形成第一手柄,左撑开件和右撑开件的前部设有多个齿,所述的齿斜向下设置,所述的齿的顶端向外弯曲。

更优选地,所述的左撑开件和右撑开件的前部组合成U形结构。

更优选地,所述的撑开器还包括固定件和支撑杆,所述的固定件为弧形,其一端通过轴连接所述的左撑开件,固定件可绕所述的轴转动,右撑开件设有通孔,固定件另一端穿过所述的通孔,固定件的上侧设有锯齿,固定件上侧的锯齿能够卡在通孔的上边缘,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左撑开件,支撑杆的另一端设于固定件的下侧并可在固定件绕轴向下旋转一定角度时,支撑所述的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的拉钩包括拉钩主体、连接部分和第二手柄,所述的拉钩主体通过连接部分连接第二手柄,所述的连接部分为弧形。

更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部分的弯曲角度α为45°。

优选地,所述的C形环包括第三手柄、操作杆和C形环,操作杆的一端连接第三手柄,操作杆的另一端连接C形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借助拉钩和撑开器有效暴露上壁及左右侧壁,同时C形环的协助,可以大大方便皮桥下静脉的获取;

2、本实用新型具有获取大隐静脉用的撑开器,保持了开放取大隐静脉的优点,同时,可实现微创获取大隐静脉,又有微创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对患者的创伤小,疤痕小,而且减少了患者下肢切口感染、水肿的机率低,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其尽快康复,市场潜力巨大。

附图说明

图1a为拉钩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拉钩本体剖面图;

图2a为撑开器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撑开器左视图;

图2c为齿俯视图;

图3a为C形环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K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微创取大隐静脉器械,由用于显露大隐静脉上端的拉钩,用于显露大隐静脉两侧的撑开器和用于显露静脉侧枝的C形环构件组成。

如图2a所示,所述的撑开器包括左撑开件11和右撑开件12,所述的左撑开件11和右撑开件12的中部通过枢轴13连接起来,左撑开件11和右撑开件12能够绕所述的枢轴13转动,左撑开件11和右撑开件12的后端形成第一手柄15,如图2b所示,左撑开件11和右撑开件12的前部设有多个齿14,所述的齿14斜向下设置,如图2c所示,所述的齿14的顶端向外弯曲。所述的左撑开件11和右撑开件12的前部组合成U形结构。

所述的撑开器还包括固定件16和支撑杆17,所述的固定件16为弧形,其一端通过轴连接所述的左撑开件11,固定件16可绕所述的轴转动,右撑开件12设有通孔,固定件16另一端穿过所述的通孔,固定件16的上侧设有锯齿,固定件16上侧的锯齿能够卡在通孔的上边缘,支撑杆17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左撑开件11,支撑杆17的另一端设于固定件16的下侧并可在固定件16绕轴向下旋转一定角度时,支撑所述的固定件16,防止固定件16进一步转动。

如图1a-1b所示所述的拉钩包括长条形的拉钩主体21、连接部分22和第二手柄23,所述的拉钩主体21通过连接部分22连接第二手柄23,所述的连接部分22为弧形。所述的连接部分22的弯曲角度α为45°。

如图3a所示,所述的C形环构件包括第三手柄31、操作杆32和C形环33,操作杆32的一端连接第三手柄31,操作杆32的另一端连接如图3b所示的C形环33。

微创大隐静脉获取的困难之处主要在于间断小切口之间皮桥下段大隐静脉的分离获取,本实用新型的微创取大隐静脉器械的使用方法为:

1.在膝关节内侧上方或下方做一个2.0~2.5cm的皮肤切口

2、采用撑开器显露大隐静脉两侧:操作第一手柄15,使左撑开件11和右撑开件12绕枢轴13旋转,左撑开件11和右撑开件12的前部撑开皮桥下段大隐静脉的两侧,此时,固定件16上侧的锯齿卡在右撑开件12的通孔的上边缘,使左撑开件11和右撑开件12的夹角固定,若要进一步调整左撑开件11和右撑开件12之间的夹角,只需使固定件16绕轴转动,使得固定件16上侧的锯齿离开右撑开件12的通孔的上边缘即可。

3、利用拉钩显露大隐静脉上端:操作第二手柄23,将拉钩主体21插入大隐静脉上端下侧,使大隐静脉上端显露;

4、利用C形环构件显露静脉侧枝:操作第三手柄31,利用C形环33托起大隐静脉,显露静脉侧枝,可以有效分离大隐静脉。C形环33可以有效的帮助暴露侧枝血管,同时,可以把大隐静脉推向一侧,仔细分离另外一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