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股骨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004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改良式股骨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式股骨柄,尤指于手术进行时,可使开刀伤口微小,组织只有少部分破坏,植入体积明显减少,并达到提升稳固性、降低应力、容易操作且方便取出换修目的的改良式股骨柄。



背景技术:

现有如申请案号89219012《股骨柄的构造改良》的中国台湾的实用新型专利案,其为一由钛合金制成而用以植入人体股骨的股骨柄,该股骨柄包括:一前端部,呈一逐渐渐缩的形态,其上设有一附着层,且附着层上披覆有一涂层,而前端部另一端承接有一颈角部,该颈角部又承接有一套接部;一中间部,承接于前端部的一端,其上具有一粗糙面;一尾端部,承接于中间部的一端,其上具有一抛光面,该抛光面上设有一相对称的沟槽;借此,可减少股骨柄其尾端部的受力,避免股骨侧疼痛,进而获得最佳的植入固定效果,且降低应力产生屏障的机率。

然而,由于上述所述股骨柄的体积过大,因此当植入股骨时,其所需破坏的体积相对也较大,不仅使执刀医师于进行手术时不易操作,且进行手术时还须切除患者的股骨头与股骨颈等部位,容易造成患者股骨的伤口面积广泛而不利于手术后的恢复;并且,由于手术进行时已切除患者的股骨头与股骨颈等部位,如果患者因长期使用而磨损股骨或其它部位时,执刀医师则须再次切除磨损部位或甚至更换整只股骨柄,如此势必造成患者更加伤痛与不便,也不利于执刀医师于进行手术操作,因此实际使用上仍有诸多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于切除患者的股骨头后,直接将股骨柄植入股骨内,且利用锁固组件于股骨外侧通过斜向连通孔以进行股骨柄的定位,使锁固组件以斜向的方式锁固股骨与股骨柄,最后,再装设人工股骨头;因此于手术进行时,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使开刀伤口微小,组织只有少部分破坏,植入体积明显减少,并达到提升稳固性、降低应力、容易操作且方便取出换修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式股骨柄,其包括:一股骨柄与一锁固组件;该股骨柄包括:一本体、一设于本体一端的头端部及至少两个设于邻近本体另一端的斜向连通孔,而该锁固组件穿设于其中一斜向连通孔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股骨柄由钛合金、不锈钢或生物可吸收的材质制成,生物可吸收材质可为:聚乳酸(Poly-L-Lactic-Acid,简称PLLA),磷酸钙(Tricalcium Phosphate,简称TCP),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但不以此为限。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本体的表面为粗糙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本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凹陷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本体的另端具有一斜面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斜向连通孔分别为斜向的设置,使各斜向连通孔呈相互交错的连通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锁固组件为螺丝。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股骨柄 1

本体 11

粗糙面 111

凹陷部 112

斜面部 113

头端部 12

斜向连通孔 13

锁固组件 2

股骨 3

股骨颈 31

人工股骨头 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式股骨柄,其至少由一股骨柄1与一锁固组件2所构成。

上述该股骨柄1由钛合金、不锈钢或生物可吸收的材质制成,其包括:一本体11、一设于本体11一端的头端部12及至少两个设于邻近本体11另一端的斜向连通孔13,其中,该本体11的表面为粗糙面111,该本体11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凹陷部112,该本体11的另一端具有一斜面部113,而各斜向连通孔13分别为斜向的设置,使各斜向连通孔13呈相互交错的连通状。

该锁固组件2穿设于其中一斜向连通孔13内,而该锁固组件2为螺丝。如是,借由上述技术特征构型成一全新的改良式股骨柄。

因此,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可先将患者的股骨头(图未示)切除后,再将股骨柄1直接自股骨颈31植入股骨3内,当股骨柄1植入时,则是以一端的斜面部113将本体11置入股骨3内,而使头端部12暴露于股骨3一端的外侧(即股骨头的原本位置),且当本体11置入股骨3时,借由凹陷部112可排出股骨柄1植入股骨3所产生的气体,使本体11易于置入股骨3内,并通过粗糙面111来增加本体11与股骨3的摩擦力,且以斜面部113抵靠于股骨3的内侧,而后再利用锁固组件2自股骨3外侧通过斜向连通孔13以进行股骨柄1的定位(该锁固组件2只与股骨3锁接而不与斜向连通孔13锁接,且该锁固组件2仅是呈通过斜向连通孔13的状态),使锁固组件2以斜向的方式锁固股骨3与股骨柄1,并配合斜面部113的抵靠以提升股骨柄1植入后的稳固性且降低应力,最后,于头端部12再装设人工股骨头4,进而方便执刀医师操作;至此,可使本实用新型于手术进行时得以保留股骨3的主要受力部位(即股骨颈31),并以股骨颈31作为植入的位置而降低应力,且因股骨3所须破坏的体积不多,仅须切除软骨已磨损的股骨头部分,因此可使患者的开刀伤口微小且组织只有少部分破坏,同时也减少股骨柄1植入的体积;一旦股骨柄1植入使用一段长时间后,当再次出现磨损股骨3或其它部位的状况时,执刀医师仅须卸除锁固组件2即可移除股骨3内的股骨柄1作置换翻修的动作,或继续进行其它相关的植入手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股骨柄有效的改进了现有股骨柄的缺点,可于切除患者的股骨头后,直接将股骨柄植入股骨内,且利用锁固组件自股骨外侧通过斜向连通孔以进行股骨柄的定位,最后,再装设人工股骨头;因此,于手术进行时,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使开刀伤口微小,组织只有少部分破坏,植入体积明显减少,并达到提升稳固性、降低应力、容易操作且方便取出换修的功效,确实使本实用新型更新颖、进步且符合患者的需求,已具备专利申请的基本要素,依法提出新型申请。

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可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参考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修改与实施,都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于此一并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