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自体血回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379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三氧自体血回输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氧自体血回输系统。



背景技术:

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是一种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免疫风湿类疾病、肝病、痛风、痤疮等疾病的方法。该疗法抽取患者50-100ml血液,以1∶1的比例往抽出血液中加入三氧,自体的血液通过与三氧结合迅速发生反应,诱导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产生细胞因子和活性代谢产物,然后把经过氧化的自体血液回输到患者自身,从而触发人体系列免疫应答反应,产生杀灭病毒的各种免疫细胞和抗病毒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有技术在进行三氧自体血回输时一般采用注射器往自体血中注入三氧,注入三氧之后再通过手动摇晃血袋使得三氧与血液充分混合,再注射入血液中,整个过程全部通过手动控制和操作,不便于实现精确控制,同时输液过程需要手经常晃动血袋,增加医生的劳动强度和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氧自体血回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三氧自体血回输过程需要手动晃动血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氧自体血回输系统,包括三氧机和输血袋,三氧机产生三氧,三氧机的输出口通过输氧管与输血袋的入口连接,输血袋的输出口通过第一输液管与人体静脉端相连,输血袋放置于震荡器内并随震荡器震动

进一步地,震荡器上设置有调整震动频率的按钮。

进一步地,震荡器上安装有恒温箱,输血袋放置于恒温箱内。

进一步地,恒温箱设置有透明外壳。

进一步地,恒温箱内设置有紫外灯。

进一步地,恒温箱内安装有托盘,托盘随震荡器震动,托盘中部设置有凹槽,输血袋放置于托盘的凹槽中。

进一步地,三氧机与输血袋连接的输氧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显示阀。

进一步地,三氧自体血回输系统还包括生理盐水输液袋,生理盐水输液袋通过第二输液管与第一输液管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输液管上设置有生理盐水控制阀。

进一步地,第一输液管上的人体静脉端与第二输液管的连接点之间设置有血液控制阀。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操作时,先将输血袋通过第一输液管与人体静脉端相连,抽取人体血液,然后通过三氧机向输血袋中加入三氧,之后再将输血袋中的血液回输到人体体内,在三氧输入输血袋和血液回输人体的过程中通过震荡器带动输血袋震动,从而实现自体血与三氧的充分混合,混合过程通过震荡器自动进行,具有自动化的特点,并且血液抽取、三氧输入、三氧与血液混合和血液回输的过程实现一体化,简化了操作程序和医生的手动操作,进而有效减少操作过程与外界空气的直接接触,避免细菌污染,具有无菌化的特点。同时相对于人手晃动,在输血过程震荡器可以一直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混合均匀。本实用新型的三氧自体血回输系统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三氧自体血回输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生理盐水输液袋;11、第二输液管;20、第一输液管;30、三氧机;40、输血袋;50、输氧管;60、震荡器;61、按钮;62、托盘;70、流量控制显示阀;80、生理盐水控制阀;90、血液控制阀;100、人体静脉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三氧自体血回输过程需要手动晃动血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氧自体血回输系统。

如图1所示,三氧自体血回输系统包括三氧机30和输血袋40,三氧机30产生三氧,三氧机30的输出口通过输氧管50与输血袋40的入口连接,输血袋40的输出口通过第一输液管20与人体静脉端100相连,输血袋40放置于震荡器60内并随震荡器60震动。

操作时,先将输血袋40通过第一输液管20与人体静脉端100相连,抽取人体血液,然后通过三氧机30向输血袋40中加入三氧,之后再将输血袋40中的血液回输到人体体内,在三氧输入输血袋40和血液回输人体的过程中通过震荡器60带动输血袋40震动,从而实现自体血与三氧的充分混合,混合过程通过震荡器60自动进行,具有自动化的特点,并且血液抽取、三氧输入、三氧与血液混合和血液回输的过程实现一体化,简化了操作程序和医生的手动操作,进而有效减少操作过程与外界空气的直接接触,避免细菌污染,具有无菌化的特点。同时相对于人手晃动,在输血过程震荡器60可以一直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混合均匀。

如图1所示,震荡器60上设置有调整震动频率的按钮61。由于震荡器60上设置有调整震动频率的按钮61,因而使用时医生可以通过按钮61设置震荡器60的震动频率,从而在输血袋40中不同血量时采用不同的震动频率,改变震动强度,保证在不同地输血量时的混合效果。

优选地,震荡器60上安装有恒温箱,输血袋40放置于恒温箱内。由于输血袋40放置于恒温箱内,因而能够保持在输血的过程中血液的温度恒定,防止温度过高滋生细菌或温度过低时输入人体内造成不适,保证输血过程的安全和舒适。

优选地,恒温箱设置有透明外壳。由于恒温箱设置有透明外壳,因而能够医生或病人能够随时透过透明外壳观察输血的进度,防止输血完成时未及时发现而造成血液回流,带来危险。

优选地,恒温箱内设置有紫外灯。通过紫外灯能够进行杀菌,防止细菌滋生,保证输血过程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保证输血过程的安全。

如图1所示,恒温箱内安装有托盘62,托盘62随震荡器60震动,托盘62中部设置有凹槽,输血袋40放置于托盘62的凹槽中。由于恒温箱内安装有托盘62,托盘62随震荡器60震动,托盘62中部设置有凹槽,输血袋40放置于托盘62的凹槽中,因而能够通过托盘62的凹槽实现输血袋40的固定,防止在震动过程中输血袋40在恒温箱内大幅度滚动而造成与输血袋40相连接的针头脱落或者输血袋40碰撞破裂,保证输血过程安全顺畅。

如图1所示,三氧机30与输血袋40连接的输氧管50上设置有流量控制显示阀70。相对于传统三氧自体血回输过程医生通过注射器人工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控制显示阀70能够精确地控制三氧机30输入输血袋40的三氧量,保证三氧输入量的恒定,同时在输入过程与空气接触少,能够有效地减少细菌的进入,保证三氧输入过程的安全。

如图1所示,三氧自体血回输系统还包括生理盐水输液袋10,生理盐水输液袋10通过第二输液管11与第一输液管20连通。在进行人体血液抽取和血液回输的之前,先通过生理盐水输液袋10往第一输液管20中输入生理盐水,从而去检测第一输液管20是否发生堵塞,检测过程实现一体化。

如图1所示,第二输液管11上设置有生理盐水控制阀80。通过在第二输液管11上设置生理盐水控制阀80,因而能够通过生理盐水控制阀80控制和随时调整生理盐水的流量,保证病人输液时的舒适度,并且在完成第一输液管20的检测之后,可以直接通过生理盐水控制阀80关闭生理盐水这一支路,操作简单方便。

如图1所示,第一输液管20上的人体静脉端100与第二输液管11的连接点之间设置有血液控制阀90。通过血液控制阀90,能够方便地控制和调整三氧自体血的流量,保证病人输液时的舒适度,并在血液抽取、三氧输入、三氧与血液混合和血液回输这几个过程中,能通过流量控制显示阀70、生理盐水控制阀80和血液控制阀90的协同作用,实现三氧机30、输血袋40、生理盐水输液袋10和人体静脉端100之间的通断控制,方便不同工作过程之间的切换。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输血袋40随震荡器60自动震动,减少人为操作,保证三氧与自体血充分混合;

2.三氧输入量通过流量控制显示阀70进行控制,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保证三氧输入量的准确控制;

3.输血袋40放置于带有紫外灯等的恒温箱中,保证操作过程的无菌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