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防压疮功能的足部抬高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136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具备防压疮功能的足部抬高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防压疮功能的足部抬高垫。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现象。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长期卧床的昏迷、偏瘫患者,这些卧床患者的足后跟、踝部等骨骼隆突容易受压而又缺乏肌肉和脂肪保护的部位,很容易导致足部压疮状况。目前用于防止足部压疮的装置,常见于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350184”的名称为“足部防压疮垫”的专利文本中所述的:在垫体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内表面上设有软质内衬。上述足部防压疮垫结构,固然以软垫承托和抬高卧床患者小腿,进而实现卧床患者的足后跟、踝部等部位抬离床面的功能,但是,实际使用时仍然发现有皮肤压伤甚至压疮出现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患者将小腿搁置在上述凹槽内而仅留脚踝悬空后,虽然患者的足后跟、踝部等部位已经抬离了床面,但是实际上仅仅是将小腿的支撑对象从床面变成了带有软质内衬的垫体。在小腿腿肚等部分长时间的固定的受到凹槽槽面压迫后,一样会容易产生皮肤压伤和压疮状况。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患者将小腿搁置凹槽内,考虑到后足跟的大弧线轮廓,踝部至足后跟仍然需要露出凹槽端部并处于悬空状态以避免受压,此时,凹槽端部会直接抵在患者柔软的跟腱处,从而导致该处变为压伤和压疮易发区。最后,足部防压疮垫的使用,也需要配合每两小时一次的人工定时的按摩和翻身操作。对于长期卧床的昏迷、偏瘫患者,当需要人工翻动小腿时,由于患者上身不动,此时因人体腿部肌肉的记忆力和患者对腿部肌肉的失控性,腿部会自动摆正回来,不仅无法实现小幅度的腿部翻动动作,甚至还会因腿部摆正力过大而打翻轻质的足部防压疮垫,这些都给现场医护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使用便捷的具备防压疮功能的足部抬高垫,其可在起到对于腿足部抬高作用的同时,自身防压伤和防压疮性能更佳,工作更为可靠而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防压疮功能的足部抬高垫,至少包括用于抬高小腿的长方体状的垫体,在垫体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搁置小腿的凹槽,该凹槽为通槽并沿垫体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面布置用于柔性托撑及限制小腿左右偏移的气囊,气囊至少包括沿凹槽槽长方向依次设置的两组以上的子气囊,且各组子气囊上均独立布置有对该子气囊进行充放气的充放气端口。

至少两组子气囊彼此相邻的布置在垫体上的靠近患者脚踝放置端的槽口处。

所述凹槽外形呈弧形槽状;所述每组子气囊均由沿凹槽径向并列布置的两道分气囊组成,分气囊外形呈由凹槽的槽壁向其槽底弧形延伸的弧面囊状,两道分气囊彼此面对称且其铅垂对称面位于弧形槽状的凹槽的轴线上;构成每组子气囊的两道分气囊处的充放气端口彼此独立。

连通相应充放气端口的气管沿垫体宽度方向贯穿凹槽槽壁,在气管的位于凹槽槽壁的管端处布置可手动启闭的气阀。

所述垫体的靠近患者膝弯放置端布置有符合人体膝弯弯折角度的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结合现有抬高垫设计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采用了具备独立充放气功能并能可靠固定小腿的气囊结构,从而使得本抬高垫具备了灵活的对患者托撑部位的自主选择和随时调整功能。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将患者小腿搁置于凹槽内,之后进行对各子气囊的充放气操作。由于各道子气囊沿凹槽槽长方向依次布置,因此各子气囊对应托撑的小腿区域必然不同。在临床应用中,即可根据托撑时间,适时的或对某区域子气囊进行独立的充气操作以垫高该部位,或对某区域子气囊进行独立的放气操作以使之失去对小腿的支撑效果。通过上述托撑区域的充放气功能,也就使得不同时刻抬高垫对小腿支撑部位发生改变,进而使得患者小腿的受支撑的区域不断发生变化,这也就有效的避免了固定托撑某一点而可能产生的压伤和压疮状况。

综上,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而使用极为舒适,可在确保原始的腿部抬高能力的同时,能进一步的优化其防压伤和防压疮能力,以确保抬高垫在使用时对腿足部的优良的柔性托撑和保护效果。

2)、在垫体上的靠近患者脚踝放置端的槽口处应当至少布置两组子气囊,而在凹槽的其他部位处则视情况而进行子气囊的设置。之所以采用上述的并列子气囊结构,就是考虑到上述部位作为凹槽槽端对跟腱的直接抵靠端,最易于发生压伤及压疮状况。通过至少两组子气囊的循环充放气,也就能使得跟腱的上述抵靠点产生变化,甚至能使得凹槽槽端对跟腱的直接抵靠转变为子气囊相对跟腱的柔性托撑,这对柔软足部的保护效果更佳。此外的,由于上述两组子气囊的膨胀效果,而使得各子气囊相对患者小腿的托撑力也会产生循环变化,也能使得患者的足部因托撑力变化而产生小幅度的俯仰,这也能有效避免患者小腿始终处于同一固定状态而产生托撑疲劳等状况,一举多得。

3)、分气囊的布置也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重点。首先,组成每组子气囊的弧面状分气囊为两道且彼此面对称布置,这就使得每组子气囊形成了类似半圆形或C形的箍状结构;在患者小腿放置在上面后,可有效实现患者小腿相对垫体的可靠固定。另一方面,根据患者的体位翻转时间,在需要进行体位翻转时,则可通过对单侧分气囊充气而对另一侧分气囊进行放气,进而使得被箍住的小腿产生对应的侧翻动作,而不会因肌肉记忆以及患者对于下肢的无控制性而导致出现下肢自行摆正的状况,其操作极为方便快捷,可有效提升现场的医护效率。

4)、气管贯穿垫体的设计结构,使得气管在进行充放气操作时,医护人员不至于因垫体乃至气囊的干涉而导致操作不畅的状况。气阀的设置,可简化上述充放气流程,并可根据所需而进行指定量的气体排放和充气,具体操作时可搭配气体流量计等计量器具使用,效果更佳。倾斜面的布置,使得本抬高垫更为符合人体工程学,进而进一步的提升本抬高垫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10-垫体 11-凹槽 12-倾斜面

20-子气囊 21-分气囊

30-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用于执行患者小腿抬高动作的垫体10。垫体10外形呈长方体状且在垫体10的长方形上表面处凹设有凹槽11。凹槽11为弧形通槽并沿垫体10上表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以贯穿垫体10的两端。

在凹槽11的槽腔内沿凹槽11槽长方向安置多组子气囊20,如图1-2所示的即为八组,实际使用时也可酌情进行增删,只需满足对患者小腿的可靠托撑即可。每组子气囊20又由一对分气囊21构成。分气囊21沿凹槽11轴线所在的铅垂面而面对称布置,且每个分气囊21均呈现弧形囊构造。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结构中,每个分气囊21均需要一个独立的气管,以贯穿垫体10并延伸至垫体10外侧壁处。参见图2所示,每个气管的位于垫体10外侧壁的管口均布置气阀30以保证启闭,且每个气管均能独立执行对相应分气囊21的供气和放气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首先,将本抬高垫搁置在病床床面处并摆正其位置。之后,将患者小腿轻轻放入垫体10上的凹槽11内。通过对各道分气囊21的充气操作,从而使得患者小腿能以舒适的姿态被包覆和托撑于各子气囊20上。此时,医护人员可通过周期性的对不同的子气囊20进行对应性的充放气操作,从而实现各子气囊20的循环充放气功能,进而起到改变气囊对患者小腿的托撑点的目的,以避免长时间单点固定托撑所可能出现的压伤甚至压疮状况。此外的,在对昏迷、偏瘫患者进行翻身操作时,也可借由将同侧分气囊21进行同时充气并对另一侧分气囊21进行同时放气,进而利用气囊的单侧气体膨胀力,实现对于患者腿部的辅助翻转功能;这能有效避免因肌肉记忆以及患者对于下肢的无控制性而导致下肢自行摆正状况,因此显然能有效的降低医护人员的实际劳动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