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科用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111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结核科用面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核科用面罩。



背景技术:

目前结核病患者及结核科医护人员所使用的面罩一般为相对质量较好的一次性面罩,但是相对于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结核病而言,其防护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而且一次性面罩的使用需要频繁更换,浪费了大量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核科用面罩,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过滤组件或过滤片,且防护效果好,避免了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结核科用面罩,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边缘设有密封垫和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罩本体上设有与鼻腔对应的呼吸用气孔和与口腔对应的呼出用气孔,所述的呼吸用气孔和呼出用气孔内均设有形状匹配的过滤组件,所述的过滤组件内部为通孔且通孔内设有在过滤组件外侧表面插入设置的至少一个过滤片,过滤组件外侧中部设有凸起的定位环,过滤组件内侧端部设有匹配的弹性卡头,过滤组件通过其定位环和弹性卡头插入至呼吸用气孔和呼出用气孔内并固定,定位环与呼吸用气孔和呼出用气孔外侧端部连接,弹性卡头与呼吸用气孔和呼出用气孔内侧端部连接。

所述的面罩本体上设有一拱起设置的鼻腔罩体,鼻腔罩体底部为一切面,所述的呼吸用气孔设置在该切面上。

所述的鼻腔罩体上还设有一氧气接口。

所述的呼吸用气孔和呼出用气孔之间相对密闭。

所述的过滤片包括了位于外侧的固定框和位于内侧的过滤膜或过滤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面罩本体设置相对密闭的呼吸用气孔和呼出用气孔,使其与鼻腔、口腔一一对应设置,既可以对呼出和呼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又可以对咳嗽、喷嚏内的液体、异物等进行过滤,使面罩本体对鼻腔、口腔的过滤单独进行,防护效果好。

2、面罩本体的过滤组件与面罩本体均采用可拆卸连接,可以对过滤组件进行整体更换,便于过滤组件的清洁消毒,同时还可以在不摘除过滤组件的状态下对过滤片进行单独更换,使用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鼻腔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鼻腔过滤组件的过滤片更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口腔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口腔过滤组件的过滤片更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本体、2密封垫、3约束带、4呼吸用气孔、5鼻腔过滤组件、6呼出用气孔、7口腔过滤组件、8氧气接口、9定位环、10过滤片、11弹性卡头、12固定框、13过滤膜、14鼻腔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2、3、4、5、6所示:一种结核科用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面罩本体1边缘设有密封垫2和约束带3,面罩本体1通过约束带3配戴在患者或医护人员面部,并通过密封垫2实现面罩本体1边缘的密封。

所述的面罩本体1上设有与鼻腔对应的呼吸用气孔4和与口腔对应的呼出用气孔6,所述的面罩本体1上设有一拱起设置的鼻腔罩体14,鼻腔罩体14底部为一切面,所述的呼吸用气孔4设置在该切面上,呼出用气孔6则为一相对面罩本体1表面凸起的一开口;

所述的鼻腔罩体14上还设有一氧气接口8,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接入氧气输送管路。

所述的呼吸用气孔4内设有形状匹配的鼻腔过滤组件5,呼出用气孔6内设有形状匹配的口腔过滤组件7,所述的鼻腔过滤组件5和口腔过滤组件7内部为通孔且通孔内设有在过滤组件外侧表面插入设置的至少一个过滤片10,通过过滤片10可以将其所在的通孔截断,并对通过该通孔的空气进行过滤,过滤组件外侧中部设有凸起的定位环9,过滤组件内侧端部设有匹配的弹性卡头11,过滤组件通过其定位环9和弹性卡头11插入至呼吸用气孔4和呼出用气孔6内进行固定,定位环9与呼吸用气孔4和呼出用气孔6外侧端部连接,通过定位环9对过滤组件的插入深度进行限制,弹性卡头11与呼吸用气孔4和呼出用气孔6内侧端部连接,通过弹性卡头11实现过滤组件插入部分端部的固定,使过滤组件与呼吸用气孔4和呼出用气孔6实现可拆卸的插接固定。

所述的过滤片10包括了位于外侧的固定框12和位于内侧的过滤膜13,通过在过滤膜13边缘设置固定框12,使过滤片10相对稳定,便于插入或拔出其所在的过滤组件,使用快捷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