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套囊的鼻咽通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109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套囊的鼻咽通气管。



背景技术:

鼻咽通气管在医疗上作为维持通畅的气道,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目前经鼻腔放置的通气管,有以下几种:

(1)多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质地柔软,避免了经鼻插管的损伤,但同时由于其管腔较柔软,容易被舌体压迫,致使通气管被压瘪,导致通气受阻。

(2)鼻咽通气管整个主管内采用钢丝圈加固,但前端通气口只有一个,位置不佳时,其前端通气口容易被咽部组织或痰液、血块阻塞,导致通气受阻。

(3)多腔侧孔型的鼻咽通气管,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舌体对管腔的挤压,增加了气流通畅度,但是主要的通气口前端也容易被舌体或咽部组织遮挡,导致通气受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带套囊的鼻咽通气管还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带套囊的鼻咽通气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柔软性好,避免损伤,通气性好,保证了气流的通畅度,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套囊的鼻咽通气管,包括管体、管接头、通气口、套囊、套囊充气口和钢丝圈,管体的前端设置有通气口,管体的后端连接有管接头,管体的前端套设有一个可充气的套囊,所述套囊与套囊充气口连接,套囊位于管体的主管内设置有加固的钢丝圈。

作为优选,所述的套囊前端的管体上设置有多个提高气体流动的侧孔,进一步保障了气流的通畅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管体采用硅胶管体,保障通气管的柔软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套囊充气口位于管体后部,套囊充气口通过充气管道与套囊连接,通过套囊充气口给套囊充气,充气后能支持起舌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气管柔软性好,避免了插管过程中对鼻咽喉部组织的损伤;且套囊可以支持起舌体,避免了舌体对鼻咽通气管管体的挤压,提供较大的通气空间,有效解决了传统通气管易通气受阻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套囊的鼻咽通气管,包括管体1、管接头2、通气口3、套囊4、套囊充气口5和钢丝圈6,管体1的前端设置有通气口3,管体1的后端连接有管接头2,管体1的前端套设有一个可充气的套囊4,所述套囊4通过充气管道与套囊充气口5连接,套囊充气口5位于管体1后部,通过套囊充气口5给套囊4充气,充气后能支持起舌体,套囊4位于管体1的主管内设置有加固的钢丝圈6。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套囊4前端的管体1上设置有多个提高气体流动的侧孔7,进一步保障了气流的通畅度。

此外,所述的管体1采用硅胶管体,保障通气管的柔软性,避免了插管过程中对鼻咽喉部组织的损伤。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管体1前端设计有一套囊4,套囊4可以用于充气,充气后能支持起舌体,避免了舌体对鼻咽通气管管体1的挤压;使用时,通过患者鼻腔置入此种鼻咽通气管,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患者呼吸梗阻症状明显改善,则不需要通过套囊充气口5注入空气来充涨套囊4;如患者呼吸梗阻症状未改善,则通过套囊充气口5注入空气,充涨套囊4,并支撑起舌体,解决舌体压迫导致的气道梗阻;套囊4支撑起舌体后,能给通气管前端通气口3及侧孔7较大的通气空间。且充涨套囊4并支撑起舌体后,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通过管接头处接呼吸机及给氧治疗,也可以通过管接头处插入吸痰管,进行吸痰治疗。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鼻咽通气管充气套囊区域的主管内,采用钢丝圈6加固,避免了充气后,舌体及气囊对主管的挤压,保障了鼻咽通气管的通畅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有效解决了现有通气管结构普遍存在的上呼吸道梗阻的难题,经临床医疗证明,此结构使用效果好,维持气道通畅,保证患者安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实用可靠,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