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超声诊断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01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超声诊断仪,属于医疗影像科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体系定位明确,中国的医疗卫生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和城镇的医疗服务也在这时全面展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大增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以及“政事一体化”的管理,中国在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城乡分离的,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过程。在城镇,先后经历了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和试点阶段,全国范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以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等阶段;在农村,伴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衰,努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工作,进而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多样化进行探索与完善。

医学超声波检查的工作原理与声纳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将超声波发射到人体内,当它在体内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及折射,并且在人体组织中可能被吸收而衰减。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与结构是不相同的,因此其反射与折射以及吸收超声波的程度也就不同,医生们正是通过仪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线,或影象的特征来辨别它们。此外再结合解剖学知识、正常与病理的改变,便可诊断所检查的器官是否有病。

现有的手持式超声诊断仪在使用时不方便,其检测高度不一致,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式超声诊断仪。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持式超声诊断仪,它包含超声诊断仪本体、手持柄、导向轮、折叠轴、弹簧轴、套管、支撑管、锁紧螺栓、支撑板、滚轮、圆弧形导轨,超声诊断仪本体的上端安装有手持柄,超声诊断仪本体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圆弧形导轨,圆弧形导轨上安装有导向轮,折叠轴安装在超声诊断仪本体侧面的中部,折叠轴上安装有弹簧轴,弹簧轴的下端安装有套管,套管内穿接有支撑管,支撑管通过锁紧螺栓锁接在套管上,支撑管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轮上设置有锁紧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尘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支撑与移动,保证检测的高度,操作简便,使用方便,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超声诊断仪本体;2-手持柄;3-导向轮;4-折叠轴;5-弹簧轴;6-套管;7-支撑管;8-锁紧螺栓;9-支撑板;10-滚轮;11-圆弧形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超声诊断仪本体1、手持柄2、导向轮3、折叠轴4、弹簧轴5、套管6、支撑管7、锁紧螺栓8、支撑板9、滚轮10、圆弧形导轨11,超声诊断仪本体1的上端安装有手持柄2,超声诊断仪本体1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圆弧形导轨11,圆弧形导轨11上安装有导向轮3,折叠轴4安装在超声诊断仪本体1侧面的中部,折叠轴4上安装有弹簧轴5,弹簧轴5的下端安装有套管6,套管6内穿接有支撑管7,支撑管7通过锁紧螺栓8锁接在套管6上,支撑管7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9,支撑板9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10。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轮3上设置有锁紧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轴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尘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先调节导向轮3的高度,然后在调节超声诊断仪本体1与被检测人体的高度,在检测时下压超声诊断仪本体1使得导向轮3贴在人体上,然后推动超声诊断仪本体1即可实现检测,检测方便,检测数据准确,操作简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