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手弹回针芯的静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7281阅读:2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留置针,尤其是一种单手弹回针芯的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静脉留置针在穿刺时,由于儿童天性活泼容易乱动不配合,护士须始终用一只手固定穿刺部位,因而无法将针芯退回软管,需要两人配合才能进行,在人员紧缺的时间特别是晚上夜间一人值班时无法进行穿刺或穿刺失败,一人穿刺退针芯时也需要换一下手两只手配合才能将针芯退回,十分不方便,尤其是躁动不配合患者,必须用一只手固定穿刺部位,虽然单手也可以将针芯退出软管,但往往由于用力过大或作用力与软管不在一条直线上导致软管送入失败。

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静脉留置针的结构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单手弹回针芯的静脉留置针,医护人员一只手即可实现退针芯的操作,轻轻转动手柄,通过弹簧的弹力将针芯弹出,有效的简化了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手弹回针芯的静脉留置针,是由:主套管、输液管、活动块、手柄、L形滑槽、卡头、塞块、软管、弹簧、针芯构成;主套管内设置塞块,主套管一侧设置输液管,主套管下方设置软管,圆柱体活动块下方设置于主套管内,活动块上方一侧设置手柄,活动块下方设置针芯,活动块与塞块之间设置弹簧,针芯位于弹簧、塞块、软管的中心,主套管上端设置L形滑槽,活动块下方一侧设置卡头,卡头滑动设置于L形滑槽内。

所述L形滑槽的水平向滑槽垂直于竖向滑槽。

所述L形滑槽的水平向滑槽向上倾斜,水平向滑槽与竖向滑槽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大于8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穿刺时,先要转动手柄带动针芯转动以检查针芯是否通畅,转动手柄时带动卡头在水平向滑槽内活动,避免针芯与软管粘连,穿刺后,拨动手柄,使卡头沿水平向滑槽移动至竖向滑槽处,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弹簧对活动块施加向上的弹力,活动块由主套管内弹出,同时卡头由竖向滑槽内弹出,活动块连带针芯由软管内拔出一定高度,再将手柄连带活动块和针芯一并抽出。

水平向滑槽为水平线或向上略微倾斜,向上略微倾斜时,在运输过程的晃动中,由于受弹簧的弹力作用有效的保障留置针在未使用状态下始终保持初始状态;水平向滑槽为水平线时,即使在运输过程卡头与L形滑槽脱离,使用时也仍然可以手动将卡头放入L形滑槽内,不影响正常使用,同时不影响检查针芯是否通畅时的针芯转动。

本实用新型使医护人员一只手即可实现退针芯的操作,轻轻转动手柄,通过弹簧的弹力将针芯弹出,有效的简化了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廉,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主套管1、输液管2、活动块3、手柄4、L形滑槽5、卡头6、塞块7、软管8、弹簧9、针芯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主套管1内设置塞块7,主套管1一侧设置输液管2,主套管1下方设置软管8,圆柱体活动块3下方设置于主套管1内,活动块3上方一侧设置手柄4,活动块3下方设置针芯10,活动块3与塞块7之间设置弹簧9,针芯10位于弹簧9、塞块7、软管8的中心,主套管1上端设置L形滑槽5,活动块3下方一侧设置卡头6,卡头6滑动设置于L形滑槽5内。

所述L形滑槽5的水平向滑槽垂直于竖向滑槽。

所述L形滑槽5的水平向滑槽向上倾斜,水平向滑槽与竖向滑槽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大于85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