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烟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715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烟艾灸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设备,特别是一种无烟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艾灸过程中,传统为医师手持艾条操作,长时间易疲劳,既影响了对患者的治疗质量,又费时费力 ;同时,在艾灸过程中,中医理论上,治疗者毛孔被打开,需要无风环境,避免寒气入侵,而艾条燃烧会产生特殊的烟气,影响环境的舒适性以及使用效果。为方便艾灸操作以及提高效果,艾灸仪被推广使用。现有市面上使用的艾灸仪,主要结构为 :包括有机体,以及安装在机体上的艾灸头、抽烟装置,艾灸头包括有筒状艾灸盒,艾灸盒下端口设有挡网,艾灸盒内设有艾条固定座,艾灸盒经可折叠弯曲的活动臂安装在机体上,从而方便对艾灸头位置的控制 ;抽烟装置包括有排烟管以及抽风机,排烟管一端连接艾灸盒,排烟管另一端连接抽风机,抽风机和排烟管路的连接为本领域熟知的技术。该结构的艾灸仪存在如下缺陷 :

1、抽烟装置无过滤,艾条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具有颗粒物以及烟油,长期使用导致抽风机堵塞损坏,故较短时间就需要清理,清理不便以及使用寿命短。

2、、艾灸头结构设计不合理,艾条采用横插固定在艾灸盒内,不仅艾条的使用方式有悖于传统手法,影响艾灸效,而且艾灸头的有艾灸的燃烧的产生大量的热量,使艾灸头的表面发烫,对使用造成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操作方便的、防烫无烟的一种无烟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烟艾灸器,包括艾灸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消烟箱体,所述消烟箱体顶面设有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与艾灸器后部连接,所述艾灸器后部与前部贯穿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在后部位置通过软管接入消烟箱体,所述消烟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过滤棉组件、负离子净化组件、抽风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艾灸器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在底面中部位置阵列分布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内胆底面还设有一层隔灰网,所述隔灰网紧贴通孔周围。所述艾灸器内燃烧的艾条产生的烟熏通过通风孔进入消烟箱体,由过滤棉组件过滤、负离子净化组件进行分离净化,最后排出。同时由于通风孔分散设计,可以对气流进行若干股分流,控制抽风组件的转速,使其达到只抽走烟熏带不动烟灰的程度,且通风孔的一侧设有隔灰网,隔灰网也会截留大部分艾灸烟灰,对消烟箱体内的组件进行更进一步的保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艾灸器前部设有布罩,所述布罩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遮盖使用位置,防止烟熏扩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的边缘与艾灸器的内壁性留有散热的空间,可以更好的隔断内胆与艾灸器的传热,起到良好的防烫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在艾灸器上设有带过滤与净化的消烟箱体,可以更好地对艾灸燃烧产生烟熏进行分解,对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同时艾灸器采用内胆隔热设计,提供更方便使用和防烫的艾灸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一种无烟艾灸器,包括艾灸器1,其中:还包括有消烟箱体2,所述消烟箱体2顶面设有折叠支架3,所述折叠支架3与艾灸器1后部连接,所述艾灸器1后部与前部贯穿有一通孔4,所述通孔4在后部位置通过软管5接入消烟箱体2,所述消烟箱体2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过滤棉组件、负离子净化组件、抽风组件。

所述艾灸器1内设有内胆6,所述内胆6在底面中部位置阵列分布有若干个通风孔7。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