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促进卧床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多功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48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促进卧床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多功能病床,它是由三根横梁板(1)、四根立式插杆、两根立式翻杆(23)、两根横向梁杆、三根横向架杆、一对滑台(5)、四根弹性橡胶条(6)、屉式置料板(7)组成,其特征在于,

头挡板(A1)、前后两根钢板(B)、脚挡板(A2)围合形成床体框架;

前后两根钢板的底部分别紧固有左中右三根横梁板(1),每根横梁板(1)均呈前后水平纵深走向,位于左侧和右侧的横梁板(1)的两板端均紧固有一个杆套(13),每个杆套(13)的中部均设置有纵向通孔;

位于中部的横梁板(1)的两板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活扣箍杆套;

进一步地,活扣箍杆套包括左右两根能灵活开合的弧形杆条(12),左右两根弧形杆条(12)对合后通过一根钉条实现紧固对接;

紧固于右侧横梁板(1)前后两板端上的杆套能分别插入一根第一立式插杆(21);

紧固于左侧横梁板(1)前后两板端上的杆套能分别插入一根第二立式插杆(22);

紧固于中部横梁板(1)前后两板端上的活扣箍杆套能分别箍置一根立式翻杆(23);

第一立式插杆(21)、立式翻杆(23)、第二立式插杆(22)的上端均设置有套环(221),位于前侧的第一立式插杆(21)、立式翻杆(23)、第二立式插杆(22)之间通过套环串接有一根横向梁杆一(3),位于后侧的第一立式插杆(21)、立式翻杆(23)、第二立式插杆(22)之间通过套环串接有一根横向梁杆二;

进一步地,立式翻杆(23)包括上段和下段两部分,立式翻杆(23)的上段底部与下段顶部之间通过销轴(231)实现活动连接,立式翻杆(23)的下段部分能以该活动连接点作为圆心进行灵活翻转;

前后两根第一立式插杆(21)的顶端之间、前后两根立式翻杆(23)的顶端之间、前后两根第二立式插杆(22)的顶端之间均套接有一根横向架杆,每根横向架杆均呈前后水平纵深走向,左中右三根横向架杆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横向架杆包括杆条(4)以及左右两根纵向套管(41),杆条(4)的左右两杆端各自紧固于左右两根纵向套管(41)的侧壁中部,横向架杆通过左右两根纵向套管(41)能实现套接于立式插杆或者立式翻杆(23)顶端的目的;

位于前侧的横向梁杆一(3)与位于后侧的横向梁杆二之间架设有左右两个滑台(5),每个滑台(5)底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向上凹陷的滑槽(52),每个滑台(5)均能通过滑槽(52)沿着横向梁杆一(3)和横向梁杆二作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每个滑台(5)的前后两台面均设置有一根弹性橡胶条(6),每个滑台(5)还设置有两个横向通孔(51),每个滑台(5)的左右两侧面中部均设置有长方形凹槽(53),该长方形凹槽(53)的内侧面开设有5~20个圆形挂置孔(54);

左侧横梁板(1)和中部横梁板(1)的底面分别紧固有一根横向轨条(11),两根横向轨条(11)均呈前后水平纵深走向,屉式置料板(7)的左右两板端能沿着左右两根横向轨条(11)作前后水平移动,屉式置料板(7)通过左右两根横向轨条(11)悬置于横梁板(1)的下方,屉式置料板(7)的底面立置有四根轮杆,每根轮杆的底部均连接有滚轮(7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