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内科用无痛治疗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355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内科用无痛治疗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内科用无痛治疗带。



背景技术:

在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常会采取穴位给药或特殊部位给要的方式进行治疗,尤其在对儿童治疗时,相对于手术或输液的治疗方式,体表特殊部位给药可以减轻痛感,方便医生治疗,同时舒适度也是儿童治疗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利用无痛治疗带进行治疗,从肚脐部位给药,不会带来痛感,同时可有效增加药物的吸收效率,但现有的无痛治疗带结构简单,实用性差,通风性能不好,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儿童治疗过程中,不能增加儿童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性度,通风效果不理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药物的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内科用无痛治疗带,所述的儿内科用无痛治疗带采用肚脐给药的方式进行儿童内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固定带采用棉布材质,绑定在腰腹出,棉布相较于其他材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盒体分为通风槽和液体盒两部分,通风槽正面设置有置药槽,置药槽底面设置有通风孔,通风孔与通风槽连通,在给药资料的过程中保证通风正常,避免微生物滋生,影响治疗效果,所述的给药带分为三层,纱布层、药物层、粘贴层,纱布层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药物层设置在纱布层下方,粘贴层设置在药物层下方,纱布层的表面设置有小孔,药物可通过小孔扩散出,避免药物与皮肤直接接触,防止人体产生的汗水将药物稀释,影响治疗效果,在给药带的表面设置有四个三角形凸起,方便拉住三角形凸起将给药带撕下,方便进行替换,在液体盒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可将温水从进液口内倒入液体盒进行储存,温水的温度扩散可帮助药物吸收,加快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儿内科用无痛治疗带主要包括盒体、固定扣、给药带;所述的固定带与盒体连接,所述的盒体本身为长方体结构,盒体分为通风槽和液体盒两部分,通风槽本身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为盒体的前半部分,置药槽为正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设置在通风槽正面,通风孔设置在置药槽背面,液体盒设置在通风槽的后方,为盒体的后半部分,进液管设置在液体盒顶部,密封盖与液体盒螺纹连接,给药带设置在给药槽内部,所述的固定扣包括固定扣本体、卷轴、固定环,固定扣本体为内部中空,左右两侧敞口的正方体结构,卷轴设置在固定扣本体内部,固定环焊接于卷轴右侧,所述的给药带包括三角形凸起、纱布层、药物层、粘贴层,药物层设置在纱布层下方,与药物层连接,粘贴层设置在药物层下方,与药物层连接,三角形凸起与粘贴层连接。

所述的固定带为棉布材质,右端连接固定扣,左端绕过卷轴,从固定环处拉出。

所述的盒体为一体成型结构,通风孔与通风槽连通。

所述的三角形凸起共有四个,分别设置于粘贴层的四个角落处,三角形凸起的底面不设置粘黏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肚脐给药的方式进行儿童内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固定带采用棉布材质,绑定在腰腹出,棉布相较于其他材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盒体分为通风槽和液体盒两部分,通风槽正面设置有置药槽,置药槽底面设置有通风孔,通风孔与通风槽连通,在给药资料的过程中保证通风正常,避免微生物滋生,影响治疗效果,所述的给药带分为三层,纱布层、药物层、粘贴层,纱布层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药物层设置在纱布层下方,粘贴层设置在药物层下方,纱布层的表面设置有小孔,药物可通过小孔扩散出,避免药物与皮肤直接接触,防止人体产生的汗水会将药物稀释,影响治疗效果,在液体盒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可将温水从进液口内倒入液体盒进行储存,温水的温度扩散可帮助药物吸收,加快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给药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固定带、3-固定扣、4-通风槽、5-置药槽、6-通风孔、7-液体盒、8-进液口、9-密封盖、10-卷轴、11-固定环、12-给药带、13-三角形凸起、14-纱布层、15-药物层、16-粘粘层、17-固定扣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如图1-4所示,所述的儿内科用无痛治疗带主要包括盒体1、固定带2、固定扣3、置药槽5、通风孔6、进液口8、密封盖9、卷轴10、固定环11、给药带12;所述的盒体1本身为长方体结构,盒体1分为通风槽4和液体盒7两部分,通风槽4和液体盒7为一体成型结构,通风槽4本身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为盒体1的前半部分,置药槽5为正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设置在通风槽4正面,通风孔6设置在置药槽5背面,通风孔6与通风槽4连通,液体盒7设置在通风槽4的后方,为盒体1的后半部分,进液口8设置在液体盒7顶部,密封盖9与进液口8螺纹连接,给药带12设置在置药槽5内部,所述的固定扣3包括固定扣本体17、卷轴10、固定环11,固定扣本体17本身为内部中空,左右两侧面敞口的正方体结构,卷轴10设置在固定扣本体17内部,固定环11焊接于卷轴10右侧,固定带2为棉布材质,固定带2右端连接有固定扣3,左端绕过卷轴10,从固定环11处拉出,所述的给药带12包括三角形凸起13、纱布层14、药物层15、粘贴层16,三角形凸起13设置在粘贴层16表面,三角形凸起13共有四个,分别设置于粘贴层16表面的四个角落处,三角形凸起13的底面不设置粘黏物,纱布层14设置在给药带12顶面,药物层15设置在纱布层14下方,粘贴层16设置在药物层15下方,纱布层14与药物层15连接,药物层15与粘贴层16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肚脐给药的方式进行儿童内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固定带2为棉布材质,绑定在腰腹出,棉布相较于其他材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固定带2从固定扣3处分隔成两部分,靠右部分连接有固定扣3,靠左部分绕过卷轴10,从固定环11处拉出,通过固定扣3连接,患者可根据需要调节固定带2的长度,有效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盒体1分为通风槽4和液体盒7两部分,为一体成型,通风槽4正面设置有置药槽5,置药槽5底面设置有通风孔6,通风孔6与通风槽4连通,在给药治疗的过程中保证通风正常,避免微生物滋生,影响治疗效果,所述的给药带12分为三层,纱布层14、药物层15、粘贴层16,纱布层14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药物层15设置在纱布层14下方,粘贴层16设置在药物层15下方,纱布层14的表面设置有小孔,药物可通过小孔扩散出,避免药物与皮肤直接接触,人体产生的汗水会将药物稀释,影响治疗效果,三角形凸起13共有四个,分别设置于给药带12表面的四个角落处,三角形凸起13的底面不设置粘贴层16,操作时和直接拉住三角形凸起13将给药带12撕下,方便对给药带12进行替换,在液体盒7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8,可从进液口8内倒入温水储存,温水的温度扩散可帮助药物吸收,加快疗效。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儿童内科给药治疗时,首先将给药带12粘贴固定在置药槽5处,粘贴层16覆盖在通风孔6处,将密封盖9打开,从进液口8处注入温水到液体盒7内,将固定带2捆在患者腰腹处,调节到合适的长度,将靠左部分的固定带2绕过卷轴10,从固定环11处拉出,给药带12位置对应患者肚脐处,完成治疗操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肚脐给药的方式进行儿童内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固定带采用棉布材质,绑定在腰腹出,棉布相较于其他材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盒体分为通风槽和液体盒两部分,通风槽正面设置有置药槽,置药槽底面设置有通风孔,通风孔与通风槽连通,在给药资料的过程中保证通风正常,避免微生物滋生,影响治疗效果,所述的给药带分为三层,纱布层、药物层、粘贴层,纱布层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药物层设置在纱布层下方,粘贴层设置在药物层下方,纱布层的表面设置有小孔,药物可通过小孔扩散出,避免药物与皮肤直接接触,防止人体产生的汗水会将药物稀释,影响治疗效果,在液体盒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可将温水从进液口倒入液体盒进行储存,温水的温度扩散可帮助药物吸收,加快疗效。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