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集合移植肌腱简易编织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6527阅读:27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交叉韧带重建集合移植肌腱编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前交叉韧带重建集合移植肌腱简易编织台。



背景技术:

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前交叉韧带撕裂引起膝关节不稳,治疗不当将引起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由于损伤暴力较大,常合并其他主要结构损伤,诊断、处理不当将会延误治疗,同时由于前交叉韧带的力学功能日益得到重视,以及损伤后造成的功能性不稳定,造成的膝关节不能满足日常生活和运动的需要,并可导致膝关节一系列后遗病变,因此需要及时对损伤病变的前交叉韧带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治疗。

前交叉韧带重建是采用若干根直径较小且呈丝状的韧丝进行编织后形成一根直径相对较大的前交叉韧带。目前对前交叉韧带的重建集合还没有专门的编织装置,因此设计一种易对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集合的编织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在对前交叉韧带的重建集合还没有专门的编织装置,导致不易对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集合的不足,提供一种易对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集合编织,在编织过程中易测量前交叉韧带长度的前交叉韧带重建集合移植肌腱简易编织台。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

前交叉韧带重建集合移植肌腱简易编织台,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上沿着工作台上表面上的一条纵向直线A设有测量长度的刻度尺,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上沿着所述纵向直线A还分别竖直向上设有后支撑柱和前支撑柱;前支撑柱的前表面与刻度尺一端的一条刻度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B内,后支撑柱的后表面与刻度尺另一端的一条刻度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C内;在后支撑柱上设有能前后移动的后固线机构,在前支撑柱上设有能前后移动的前固线机构,并且前固线机构上的固线端与后固线机构的固线端之间的连接直线D与所述纵向直线A平行。

设要编织的前交叉韧带包括N根韧丝;将第一根韧丝编织后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固线机构和后固线机构上后形成一号丝架;再把第二根韧丝与一号丝架进行编织,并把编织后的第二根韧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固线机构上和后固线机构上后形成二号丝架;然后再把第三根韧丝与二号丝架进行编织,并把编织后的第三根韧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固线机构上和后固线机构上后形成三号丝架;如此往复,直到把第N根韧丝与N-1号丝架进行编织,并把编织后的第N根韧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前固线机构上和后固线机构上后形成N号丝架,则该N号丝架即为要编织的前交叉韧带。本方案易对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集合编织,在编织过程中易测量前交叉韧带长度,使用简单,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一根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固线机构的固线端上,该后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带有一号拉力检测器的后拉钩。

本方案在编织时,把韧丝编织后的一端固定在后拉钩上,使用方便简单。

作为优选,一根前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固线机构的固线端上,前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带有二号拉力检测器的前拉钩。本方案在编织时,把韧丝编织后的一端固定在前拉钩上,使用方便简单。

作为优选,设刻度尺的一端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端;前支撑柱的前表面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B内。刻度尺结构简单,实用性好,在编织过程中易测量前交叉韧带长度,使用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易对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集合编织,在编织过程中易测量前交叉韧带长度,实用性好,使用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前交叉韧带重建集合移植肌腱简易编织台,参见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7,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上沿着工作台上表面上的一条纵向直线A设有测量长度的刻度尺103,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上沿着所述纵向直线A还分别竖直向上设有后支撑柱19和前支撑柱31;前支撑柱的前表面与刻度尺一端的一条刻度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B内,后支撑柱的后表面与刻度尺另一端的一条刻度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C内;在后支撑柱上设有能前后移动的后固线机构17,在前支撑柱上设有能前后移动的前固线机构3,并且前固线机构上的固线端与后固线机构的固线端之间的连接直线D与所述纵向直线A平行。一根后拉绳10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固线机构的固线端上,该后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带有一号拉力检测器16的后拉钩15。一根前拉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固线机构的固线端上,前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带有二号拉力检测器1的前拉钩2。设刻度尺的一端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端;前支撑柱的前表面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B内。

设要编织的前交叉韧带34包括N根韧丝;将第一根韧丝编织后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拉钩和后拉钩上后形成一号丝架;再把第二根韧丝与一号丝架进行编织,并把编织后的第二根韧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拉钩上和后拉钩上后形成二号丝架;然后再把第三根韧丝与二号丝架进行编织,并把编织后的第三根韧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拉钩上和后拉钩上后形成三号丝架;如此往复,直到把第N根韧丝与N-1号丝架进行编织,并把编织后的第N根韧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拉钩上和后拉钩上后形成N号丝架,则该N号丝架即为要编织的前交叉韧带。本方案易对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集合编织,刻度尺在编织过程中易测量前交叉韧带长度,使用简单,可靠性高。

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实现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