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单皮质固定用口型金属异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6924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异形解剖板,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辅助单皮质内固定治疗的口型金属异形板。



背景技术:

股骨颈骨折为骨科临床常见外伤。治疗方法多样。对年轻、中青年移位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患者,多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方法治疗,但闭合空心钉治疗疗效欠佳,原因与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牢固度、患者术后康复锻炼配合程度等有关。为提高疗效,近年来流行采用小切口解剖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方法,疗效有所提高,但仍有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术后负重锻炼出现股骨颈短缩、骨不连、内固定松动等,严重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提高,影响疗效。双头空心钉切入髋关节等并发症亦有报道。目前使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近折端为松质骨固定,强度不够,内固定易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股骨颈骨折单皮质固定用口型金属异形板,口型金属异形板与空心钉组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年轻、中青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避免/减少术后股骨颈短缩、内固定松动退钉、髋内翻、卧床时间长、深静脉血栓形成、骨不连、股骨颈螺钉切入髋关节等一系列术后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金属异形板的整体结构呈口字形;平行于股骨距的纵向边长为2.0-2.5cm,其上设4个螺孔;垂直于股骨颈的近端横向边宽为2.0-3cm,其上设计4个螺孔,外倾10 º左右;近端边螺孔下倾10-35º,远端边螺孔上倾5º,螺孔均为带丝纹锁定螺钉孔。

其中,该金属异形板的板材厚度为2.0mm、2.5mm、3.0mm规格,锁定钉直径3.5mm。

其中,该金属异形板的板材为钛合金。

手术过程是:

(1)取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臀部垫枕,使身体冠状面与手术台约呈15°,于股骨大粗隆前外侧取一小切口,约4~5 cm长,以切开皮肤皮下,切开分离阔筋膜张肌,部分切断臀中肌、臀小肌止点,打开前外侧关节囊,放出积血,将错位的股骨颈骨折端试复位;

(2)于股骨粗隆下约5 cm处切一长约1~1.5 cm的纵行皮肤切口,切开阔筋膜,斜向上分离股外侧肌至股骨粗隆下2~3 cm骨膜处,依次于切口内以品字形选定进针点,按股骨颈颈干角依次平行钻入3根克氏针,于患肢轻度内收、外旋位直视到针尖在远折端断面内品字形分布满意,测量此时克氏针的长度,然后将骨折端解剖复位,根据术前测量近折端长度锤击钢针深入2.5~4 cm抵至股骨头关节面下皮质骨处固定,带刻度空心钻经保护套管沿导针限位扩孔,选择近端合适长度单头螺纹空心钉拧入加压固定,远端选择2根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被动活动髋关节自如无摩擦感;

(3)于近端复位切口内股骨距骨折线远近端置入口型金属异形板,单皮质锁定钉固定,冲洗术腔,逆进路关闭切口,置细硅胶管一根引流,结合C臂X光机确认空心钉不穿出关节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复位同一小切口内采用口型金属异形板在股骨颈骨折线远、近端辅助单皮质骨内固定,进一步增加了骨折端稳定性,实现及早下床、负重,有效避免/减少股骨颈短缩、退钉、小钢板断裂、骨不连、股骨头切割伤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2、该金属异形板的板材厚度为2.0mm、2.5mm、3.0mm规格,锁定钉直径3.5mm,坚固,不易断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金属异形板的整体结构呈口字形;平行于股骨距的纵向边长为2.0-2.5cm,其上设4个螺孔;垂直于股骨颈的近端横向边宽为2.0-3cm,其上设计4个螺孔,外倾10 º左右;近端边螺孔下倾10-35º,远端边螺孔上倾5º,螺孔均为带丝纹锁定螺钉孔。

其中,该金属异形板的板材厚度为2.0mm、2.5mm、3.0mm规格,锁定钉直径3.5mm。

其中,该金属异形板的板材为钛合金。

按如下过程进行手术:

1、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臀部垫枕,使身体冠状面与手术台约呈15°;

2、于股骨大粗隆前外侧取一小切口,约4~5 cm长,以切开皮肤皮下,切开分离阔筋膜张肌,部分切断臀中肌、臀小肌止点,打开前外侧关节囊,放出积血,将错位的股骨颈骨折端试复位;

3、于股骨粗隆下切一小切口,分离股外侧肌至股骨粗隆下2~3 cm骨膜处,近端单头螺纹空心钉1根加压固定,远端选择2根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

4、于近端复位切口内股骨距骨折线远近端置入口型钢板,单皮质锁定钉固定,冲洗术腔,逆进路关闭切口,置细硅胶管一根引流;

5、C臂X光机确认空心钉不穿出关节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