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麻醉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8147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麻醉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麻醉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麻醉针。



背景技术:

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麻醉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法,亦用于控制疼痛。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操作时,病人会感到疼痛,需要用麻醉药或其他方式使之暂时失去知觉。手术或检查操作还可引起精神紧张和反射性不良反应,如胃肠道手术可引起恶心、呕吐。长时间的不舒适的体位(如俯卧位),可增加病人的不适和痛苦。因此应使病人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在对不良刺激无反应、暂时失去记忆的情况下接受手术。

目前的麻醉具有两种形式,分别是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麻醉,前者只需通过麻醉针作用病人相关肌肉便可实现麻醉工作,另一种则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导管插入病人静脉血管内,导入相关部位后在通过导管实现注射,目前的麻醉针无法适用于上述两种形式的麻醉工作,导致现实中医生操作十分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麻醉针,该新型麻醉针实现双用,医生操作方便,解决了目前麻醉注射的两种方式没有一种结合的装置供其使用,医生操作十分麻烦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针包括呈圆筒形两端为封闭的针筒,所述针筒内配合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一侧固连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穿出所述针筒一端且端部固连有呈圆块形的推挤块,所述针筒的外壁上固连有一对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连在所述针筒外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在所述推挤块上且作用所述推挤块,所述活塞杆外壁具有安装螺纹且螺纹连接有呈圆环形的限位环,所述活塞杆外壁具有竖立设置的刻度条一,所述限位环受限于所述针筒该端端部,所述针筒另一端具有凸出且与针筒连通端部为开口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固连有四通接头,所述四通接头为截面呈“十”字形由四个支管相互连通而成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三个支管上均具有球阀,所述管体的另一个支管端部通过所述安装口连通所述针筒,所述麻醉针包括注射针,所述注射针一端连通有呈圆盖形一端为开口的安装盖一,所述安装盖一能够固定在所述四通接头的支管端部上,所述安装盖一外壁固连有呈“L”形的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上端固连在所述安装盖一上,所述玻璃管下端内螺纹连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外壁具有呈圆形的标示线,所述玻璃管下端外壁上具有竖立设置的刻度条二,所述安装盖一内壁螺纹连接有呈块状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上具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壁固连有橡胶环,所述麻醉针还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一端连通有呈圆盖形一端为开口的安装盖二,所述安装盖二能够固定在所述四通接头的支管端部上,所述导管另一端能够穿入所述插孔和注射针。

本麻醉针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本麻醉针具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肌肉注射,开启其中一个球阀,将弹簧的一端脱离推挤块,拉动活塞杆吸入麻醉液,然后将密封块从安装盖一内取出,将安装盖一固定在任一三根支管上,可根据注射位置进行旋转,然后根据活塞杆上的刻度条一旋转限位环至指定的刻度,安装螺纹为普通螺纹,安装螺纹上具有切断区域,在切断区域上刻上刻度条一,切断区域的宽度较小,宽度大概为0.2至0.3,能够使限位环正常进行螺纹连接,针筒端部具有供活塞杆穿过的穿孔,穿孔内径大于活塞杆外径,调节好刻度后,将两弹簧拉伸连在推挤块上,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实现推挤块的挤入工作,将限位环作用针筒端部时,活塞杆不再运动,即可注射入指定计量的麻醉剂。当进行静脉注射时,首先手持注射针单独插入静脉内,事先将密封块旋入安装盖一内,防止血液飞溅,将导管端部插入通孔内,通过橡胶环实现密封连接,导管穿过注射针进入静脉到,操作后使其他到达指定部位,然后将安装盖二固定在选择后的支管上,打开相应的球阀,操作弹簧,使麻醉液通过导管注射入指定部位内。在两种方式的注射中,可通过操作调节管,控制注射针刺入的深度,初始状态下,调节管的下端与注射针的端部齐平,根据刺入部位的不同,旋转调节管进入玻璃管内,通过标示线与刻度条二的对比确定进入的深度。本麻醉针具有双用功能,结构设计巧妙,注射匀速。另外,四通接头其中一支管通过连接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其余管件或部件均是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与对应部件的连接,其余现有技术中可行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标准。

上述的一种新型麻醉针,所述推挤块底面上具有一对钩孔,所述弹簧的端部具有呈钩状的钩部,所述钩部钩在所述钩孔内。

通过钩部和钩孔的配合实现弹簧与推挤块相连。

上述的一种新型麻醉针,所述推挤块端面具有安装槽,所述活塞杆端部固连在所述安装槽底部,所述限位环能够进入所述安装槽内。

安装槽的设置能够防止限位环卡住所述推挤块使推挤块无法完全挤压活塞块。

上述的一种新型麻醉针,所述密封块上端凸出所述安装盖一上端。

使密封块能够方便旋出旋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麻醉针有以下优点:

1、本新型麻醉针实现双用,医生操作方便。

2、本新型麻醉针中两种使用方式互不相互干扰,且使用时能够通过刻度条一和刻度条二实现限位,安全性能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麻醉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麻醉针中注射针以及相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麻醉针中导管以及相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麻醉针中推挤块和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新型麻醉针中推挤块,活塞杆和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筒;1a、安装口;2、活塞块;3、活塞杆;3a、刻度条一;4、推挤块;4a、钩孔;4b、安装槽;5、弹簧;5a、钩部;6、限位环;7、管体;7a、支管;8、球阀;9、注射针;10、安装盖一;11、玻璃管;12、调节管;13、标示线;14、刻度条二;15、密封块;15a、插孔;16、橡胶环;17、导管;18、安装盖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新型麻醉针包括呈圆筒形两端为封闭的针筒1,针筒1内配合有活塞块2,活塞块2一侧固连有活塞杆3,活塞杆3一端穿出针筒1一端且端部固连有呈圆块形的推挤块4,针筒1的外壁上固连有一对弹簧5,弹簧5的一端固连在针筒1外壁,弹簧5的另一端连在推挤块4上且作用推挤块4,活塞杆3外壁具有安装螺纹且螺纹连接有呈圆环形的限位环6,活塞杆3外壁具有竖立设置的刻度条一3a,限位环6受限于针筒1该端端部,针筒1另一端具有凸出且与针筒1连通端部为开口的安装口1a,安装口1a上固连有四通接头,四通接头为截面呈“十”字形由四个支管7a相互连通而成的管体7,管体7的三个支管7a上均具有球阀8,管体7的另一个支管7a端部通过安装口1a连通针筒1,麻醉针包括注射针9,注射针9一端连通有呈圆盖形一端为开口的安装盖一10,安装盖一10能够固定在四通接头的支管7a端部上,安装盖一10外壁固连有呈“L”形的玻璃管11,玻璃管11上端固连在安装盖一10上,玻璃管11下端内螺纹连接有调节管12,调节管12外壁具有呈圆形的标示线13,玻璃管11下端外壁上具有竖立设置的刻度条二14,安装盖一10内壁螺纹连接有呈块状的密封块15,密封块15上具有插孔15a,插孔15a内壁固连有橡胶环16,麻醉针还包括导管17,导管17一端连通有呈圆盖形一端为开口的安装盖二18,安装盖二18能够固定在四通接头的支管7a端部上,导管17另一端能够穿入插孔15a和注射针9。

本麻醉针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本麻醉针具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肌肉注射,开启其中一个球阀8,将弹簧5的一端脱离推挤块4,拉动活塞杆3吸入麻醉液,然后将密封块15从安装盖一10内取出,将安装盖一10固定在任一三根支管7a上,可根据注射位置进行旋转,然后根据活塞杆3上的刻度条一3a旋转限位环6至指定的刻度,安装螺纹为普通螺纹,安装螺纹上具有切断区域,在切断区域上刻上刻度条一3a,切断区域的宽度较小,宽度大概为0.2至0.3,能够使限位环6正常进行螺纹连接,针筒1端部具有供活塞杆3穿过的穿孔,穿孔内径大于活塞杆3外径,调节好刻度后,将两弹簧5拉伸连在推挤块4上,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实现推挤块4的挤入工作,将限位环6作用针筒1端部时,活塞杆3不再运动,即可注射入指定计量的麻醉剂。当进行静脉注射时,首先手持注射针9单独插入静脉内,事先将密封块15旋入安装盖一10内,防止血液飞溅,将导管17端部插入通孔内,通过橡胶环16实现密封连接,导管17穿过注射针9进入静脉到,操作后使其他到达指定部位,然后将安装盖二18固定在选择后的支管7a上,打开相应的球阀8,操作弹簧5,使麻醉液通过导管17注射入指定部位内。在两种方式的注射中,可通过操作调节管12,控制注射针9刺入的深度,初始状态下,调节管12的下端与注射针9的端部齐平,根据刺入部位的不同,旋转调节管12进入玻璃管11内,通过标示线13与刻度条二14的对比确定进入的深度。本麻醉针具有双用功能,结构设计巧妙,注射匀速。另外,四通接头其中一支管7a通过连接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其余管件或部件均是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与对应部件的连接,其余现有技术中可行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标准。

推挤块4底面上具有一对钩孔4a,弹簧5的端部具有呈钩状的钩部5a,钩部5a钩在钩孔4a内。通过钩部5a和钩孔4a的配合实现弹簧5与推挤块4相连。

推挤块4端面具有安装槽4b,活塞杆3端部固连在安装槽4b底部,限位环6能够进入安装槽4b内。安装槽4b的设置能够防止限位环6卡住推挤块4使推挤块4无法完全挤压活塞块2。

密封块15上端凸出安装盖一10上端。使密封块15能够方便旋出旋进。

本新型麻醉针实现双用,医生操作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