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假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6166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假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在外科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的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假体。



背景技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20世纪最成功的外科治疗手段之一,它极大程度改善了严重关节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医学界治疗关节致残类疾病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这种手术后植入人体的关节假体与自然骨之间的固定效果是决定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常用的胫骨平台的固定方法仅有一种,是适用于高龄患者的骨水泥固定技术,此种固定方法,经多年的临床证实,经常在晚期出现胫骨平台松动、下沉而导致二次手术翻修,给患者带来麻烦和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平台易松动、下沉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假体,包括髓针柄体,所述髓针柄体的上端设有柄锥,所述柄锥上部与胫骨平台套接,所述髓针柄体的下端设有股骨柄体,所述股骨柄体的中端至远端设有U型槽结构,所述股骨柄体外表面形有粗糙表面层。

其中,所述柄锥上端设有M1-M50的螺纹部或设有莫氏锥度直径为1mm-50mm的锥体。

其中,所述柄锥的长度为0.5mm-100mm。

其中,所述股骨柄体的中端至远端设有宽度为0.01mm-50mm的U型槽结构。

其中,所述股骨柄体的中端至远端设有深度为0.01mm-50mm的U型槽结构。

其中,所述股骨柄体的外表面形成有粗糙度为0.01-400um的表面层。

其中,所述股骨柄体外表面的粗糙层设置在远端处或设置于整个股骨柄体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假体,是依据人体胫骨髓腔解剖结构设计的一款胫骨髓针假体,在假体外表面设置有粗糙表面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假体植入人体后,由于粗糙层结构有利于成骨细胞黏附、生长,促进骨长入,从而加强植入体与自然骨之间的连接,达到生物固定的作用;能够长期防止假体的松动和下沉,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假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假体与延长段及胫骨肿瘤上段的组配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柄锥;

20:髓针柄体;

30:股骨柄体;

40:胫骨肿瘤上段;

50:胫骨延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平台易松动、下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假体。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包括柄锥10,所述柄锥10与胫骨延长段50套接,所述胫骨延长段50另一端可套接有胫骨肿瘤上段40,所述胫骨肿瘤上段40另一端可与胫骨髁配接。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用于替代损坏的人体膝关节,如图1所示,使用时,所述生物型髓针植入人体胫骨髓腔内,用股骨柄体30的下端插入人体胫骨髓腔中,直至髓针柄体20与所述人体胫骨髓腔上部的皮质骨完全契合。

如图1所示,所述髓针柄体20的近端设有柄锥10,所述柄锥10上部与胫骨延长段50套接,所述股骨柄体30的中端至远端设有U型槽结构,所述股骨柄体30外表面设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层;所述髓针柄体20上部呈锥形体,所述股骨柄体30远端呈锥形体,与人体股骨髓腔的形状相吻合,方便股骨柄体30插入人体胫骨髓腔内;股骨柄体30自上向下截面积逐渐变小,用以防止股骨柄体30下沉。

如图2所示,所述胫骨延长段50套接在所述胫骨髓针的柄锥10的圆台形柄锥外面,所述胫骨髓针具有圆台形柄锥10,其小直径端设置在近髓针柄体20端,大直径端设置在远髓针柄体20端,使得髓针柄体20与胫骨延长段50套接后,在人体重量的压力下,越压越紧不会脱落。

如图2所示,所述胫骨延长段50上端的圆台形柄锥套接在胫骨肿瘤假体40的远端,其小直径端设置在近胫骨延长段柄体50端,大直径端设置在远胫骨延长段柄体50端。

如图2所示,所述柄锥10可与胫骨延长段50套接,所述胫骨延长段50一端可套接有胫骨肿瘤上段40,所述胫骨肿瘤上段40另一端可与胫骨髁配接。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旋功能的生物型髓针用于替代损坏的人体膝关节,使用时,所述生物型髓针植入人体胫骨髓腔内,用所述股骨柄体30的下端插入人体胫骨髓腔中,直至所述髓针柄体20与所述人体胫骨髓腔上部的皮质骨完全契合,股骨柄体30远端的U型槽结构插入髓腔内的松质骨中,保证了术后假体的防旋转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型髓针假体植入人体胫骨髓腔内后,人体自然骨生出的骨细胞会通过股骨柄体30的U型槽长入,在U型槽内相互交织,且伴随、微细血管的长入供血形成新的骨小梁,组织长入、软组织吸附和血管化,使自然骨与假体长为一体,从而实现髓针假体与自然骨的一体化固定,有效地增强生物固定效果,能够长期防止关节假体的松动和下沉,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股骨柄体30远端的外表面设有粗糙层,和或在股骨柄体30远端粗糙层的外表面或整个柄体外表面均设有钽金属微孔层和或羟基磷灰石层和或钛微孔层(图中未示出);钽金属微孔涂层和或羟基磷灰石层和或钛微孔层利于新成骨细胞黏附、分化和生长,促进新骨的长入,从而加强植入体与人体自然骨之间长入的连接,达到生物固定的作用。之后人体骨长出的骨细胞会长入微孔层内,在微孔内相互交织,环绕闭锁,伴随软组织的长入和血管化的发生,形成新的骨小梁,使自然骨与假体长在一起,进一步增强自然骨与假体界面的结合强度,从而实现假体与自然骨的一体化固定,能够长期防止关节假体的松动和下沉,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