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按摩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揉捏式肩部按摩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地提高,作为一种保健产品,按摩椅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按摩椅一般包括有座椅以及位于座椅后侧的靠背,为了达到较好的按摩效果以及增强使用者的舒适感,现有的按摩椅正逐渐将靠背设计成可转动的结构形式。在现有的具有肩部按摩功能的按摩椅中,按摩装置例如按摩气囊或者振动按摩头一般只安装在靠背的正面侧且仅能实现对人体肩部的后侧进行按摩;故而,提供一种能够按摩肩部的前侧并且按摩效果好的按摩器成为生产厂商极力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揉捏式肩部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揉捏式肩部按摩器,包括U型的枕体所述的U型的枕体包括两端的支撑部和顶部的按摩部,所述的按摩部内填充有海绵材料,所述的按摩部内设有揉捏机芯,所述的揉捏机芯包括电机,所述的电机两侧均设有按摩头组件,所述的电机与按摩头组件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的按摩头组件包括按摩头,所述的按摩头上设有按摩凸块,所述的按摩头通过电机带动齿轮组转动。
所述的按摩头上的按摩凸块包括大凸块与小凸块,所述的大凸块与小凸块在按摩头上交叉设置。
所述的揉捏机芯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包括中间的第一安装槽与两侧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的电机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的齿轮组与按摩头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
所述的支撑部底部还设有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与支撑部底部之间设有固定腔。
所述的支撑部上还设有DC插头。
所述的枕体上还设有控制面板。
所述的按摩部上设有软垫层,所述的软垫层位于按摩头组件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揉捏式肩部按摩器,包括U型的枕体,U型的枕体包括两端的支撑部和顶部的按摩部,按摩部内填充有海绵材料,按摩部内设有揉捏机芯,通过在U型的枕体内设置揉捏机芯,实现对颈肩部的全方位按摩效果,配合可将手插入的固定套,配合手部对按摩角度位置和力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揉捏机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体,2-揉捏机芯,11-支撑部,12-按摩部,13-固定套,14-DC插头,15-控制面板,16-软垫层,21-电机,22-按摩头组件,23-按摩头,231-大凸块,232-小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一种揉捏式肩部按摩器,包括U型的枕体1,所述的U型的枕体1包括两端的支撑部11和顶部的按摩部12,所述的按摩部12内填充有海绵材料,所述的支撑部11上还设有DC插头14。所述的枕体1上还设有控制面板15。所述的按摩部12内设有揉捏机芯2,所述的揉捏机芯2包括电机21,所述的电机21两侧均设有按摩头组件22,所述的电机21与按摩头组件22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的按摩头组件22包括按摩头23,所述的按摩头23上设有按摩凸块,所述的按摩头23上的按摩凸块包括大凸块231与小凸块232,所述的大凸块231与小凸块232在按摩头23上交叉设置。所述的按摩头23通过电机21带动齿轮组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型的枕体1内设置揉捏机芯2,实现对颈肩部的全方位按摩效果,配合可将手插入的固定套13,配合手部对按摩角度位置和力度进行调节。
所述的揉捏机芯2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包括中间的第一安装槽与两侧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的电机21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的齿轮组与按摩头组件22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
所述的支撑部11底部还设有固定套13,所述的固定套13与支撑部11底部之间设有固定腔,使用时通过将手掌插入固定套13与支撑部11之间的固定腔,通过手部施加力量或调整角度,达到对按摩角度位置和力度进行调节的功能。
所述的按摩部12上设有软垫层16,所述的软垫层16位于按摩头组件22的上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