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装置、导管和引入针组件及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788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安全装置、导管和引入针组件及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装置、具有该安全装置的导管和引入针组件、及留置针。



背景技术:

血管内导管,特别是静脉导管,通常被用于给病人输入液体,比如通常的盐液、各种药物以及注射营养品等,或者用来从病人体内抽取血液。末梢静脉导管通常比较短,尺寸大概在两英寸或更短。最常见类型的导管是套在一个引入针上的末梢静脉导管。

这种套在引入针上的末梢静脉导管是装配在一根带有尖锐针尖的引入针上。导管和引入针被组装成,引入针的针尖延伸超过导管的尖端,并且引入针针尖部的倾斜面朝上。

导管和引入针组件被以一个浅的角度刺穿病人的皮肤而进入到末梢血管中,所述的末梢血管不与心脏直接相连,而是与心脏直接相连的中央血管分支之一相连。

在导管和引入针组件插入到血管中之后,比较重要的是需要确认该组件是否在血管中处于正确的定位。为了确认所述组件是否正确定位,医务人员需要确认是否在引入针和位于引入针近端处的回流腔中有回流血存在。现有技术中,引入针可以在其远端部分上设有一个凹槽或开口,这样,可以在引入针和导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观察血液回流。一旦正确的定位得以确认后,医务人员抽出引入针而将导管留在原地,然后将液体输送装置比如普通肝素帽或者将头盖连接到导管。一旦引入针从导管抽出,其将会带有“沾染血液的针尖”,必须要正确处置。

近年来,对于医务人员可能沾染到患者的血液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关注,已经认识到“沾染血液的针尖”必须要立即处置。这种关注越来越大,因为出现了目前还不能治疗的致命疾病,比如艾滋病,这些疾病可能通过体液的交换而从一个被感染者传递到另外一个人。因此,与艾滋病感染者的体液接触必须要避免。正如上面所述的那样,如果引入针已经被用于将一个导管放置到艾滋病感染者的血管中,那么这个引入针就是传递疾病的一个媒介。尽管医务人员已经知道需要正确处理“沾染血液的针尖”,但是不幸的是在某些医疗环境下,比如紧急情况下或者由于没留意或疏忽,依然存在着被沾染的引入针戳到医务人员的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装置、具有该安全装置的导管和引入针组件、及留置针,可通过安全装置将针尖封闭起来,以解决针尖暴露造成的意外刺伤或病菌感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安全装置,用于活动配合引入针,所述安全装置包括:

针罩,围成由近端向远端纵向延伸的通道、及与所述通道部分交叉的容置腔,所述通道设置为可使所述引入针通过;

弹簧夹,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通道两侧的第一臂及第二臂、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上的第一旗板和第二旗板;

限位件,用于在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后,限制所述引入针的远端针尖向近端移出所述针罩之外;

其中,在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前,所述引入针抵压所述第一旗板和所述第二旗板以使所述弹簧夹位于压缩模式;在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后,至少所述第一旗板被释放并移动到所述针尖的远端以限制所述引入针向远端移出所述针罩之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后,所述第二旗板施加于所述引入针上一抵持力,所述抵持力具有垂直朝向所述第一臂的分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夹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与所述针罩的内侧壁啮合连接,以限制所述弹簧夹相对所述针罩的纵向位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连接于导管组件的近端,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及连接于所述导管近端的导管座,所述导管座的近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针罩的远端设置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可配合至所述连接部以使所述针罩的远端与所述导管座的近端可脱离地相互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座的近端套接于所述针罩的远端的外部,所述针罩的远端设置为彼此分离的若干弹性件;在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前,所述引入针抵持若干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后,所述弹性件可沿径向向内运动以使所述卡持部脱出所述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夹还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至少其一上的一对第三旗板,一对所述第三旗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引入针的相对两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导管和引入针组件,包括:

引入针组件,包括引入针和固定于所述引入针近端的针座,所述引入针包括针杆、位于所述针杆远端的针尖、及设置于所述针尖及所述针杆近端之间的突变部;

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及连接于所述导管近端的导管座;其特征在于,

如上所述的安全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导管组件的近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座的近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针罩的远端设置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可配合至所述连接部以使所述针罩的远端与所述导管座的近端可脱离地相互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座的近端套接于所述针罩的远端的外部,所述针罩的远端设置为彼此分离的若干弹性件;在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前,所述引入针抵持若干所述弹性件;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后,所述弹性件可沿径向向内运动以使所述卡持部脱出所述连接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留置针,所述留置针包括如上所述的安全装置或如上所述的导管和引入针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分别抵持所述引入针的第一旗板和第二旗板、及限位件,使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后,其针尖被所述安全装置所封闭,减小针尖外漏造成的刺伤风险和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管和引入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也示意了弹簧夹触发前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管和引入针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沿图2中A-A线的纵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弹簧夹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管和引入针组件于弹簧夹触发后的状态图;

图8是沿图7中C-C线的纵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安全装置由远端向近端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为清楚地表达本申请内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以器械操作者作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同时,在本申请中,近端和远端限定的方向定义为纵向,导管和引入针组件的中轴线平行于所述纵向;垂直远离所述轴线的方向定义为外,垂直靠近所述中轴线的方向定义为内;内外限定的方向定义为径向,垂直于所述纵向的平面定义为横截面。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留置针100,包括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延伸管2和正压无针连接件3。所述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用于对组织进行穿刺,以使所述留置针100连通入血管内。所述延伸管2连接于所述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所述正压无针连接件3之间。通过所述正压无针连接件3可进行药物或营养品的输入。

参看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包括导管组件10、安全装置20及引入针组件30。

所述引入针组件30包括引入针31和针座32。所述引入针31具有沿纵向延伸的针杆、位于所述针杆远端的针尖311、回血槽312和突变部313。其中,所述针尖311呈尖锐斜面,以用于对组织进行穿刺。所述突变部313设置于所述针尖311和所述针杆近端之间且靠近所述针尖311设置,所述突变部313具体地可如附图实施例所示设置为直径增大的增大部位,或可设置为至少在一径向方向上宽度较大的扁平部位。另外,所述针座32固定设置于所述引入针31的近端,且设置有一握持片321,以供握持并通过所述针座32带动所述引入针31的沿纵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引入针31大致位于所述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的中轴线上。

所述导管组件10包括导管11和导管座12。所述导管11沿纵向延伸,其近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管座12。所述引入针31可穿置于所述导管11内且所述针尖311向远端凸伸出所述导管11的远端。优选地,所述导管11设置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以便观察所述回血槽312处的血液回流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装置20滑动设置于所述引入针组件30和所述导管组件10之间,其包括针罩21、弹簧夹22和限位件23。

具体的,参看图4至图8,所述针罩21围成通道202及容置腔201。所述通道202沿纵向延伸且可使所述引入针31穿过所述针罩21。优选地,所述通道202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且直径大于所述引入针31的直径。所述容置腔201与所述通道202部分交叉重叠。

所述弹簧夹22设置于所述容置腔201内,包括压缩模式和张开模式。当所述引入针31由远端向近端抽出时,所述弹簧夹22可从所述压缩模式运动至所述张开模式,以用于限制所述针尖311向远端运动。其中,定义所述弹簧夹22从所述压缩模式运动至所述张开模式的过程为所述弹簧夹22的触发。

具体的,所述弹簧夹22包括第一臂222、第二臂223、设置于所述第一臂222上的第一旗板2221、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臂223上的第二旗板2231。其中,所述第一臂222和所述第二臂223相对设置于所述通道202的两侧,当所述引入针31通过所述通道202穿过所述针罩21时,所述第一臂222和所述第二臂223相对分立于所述引入针31的两侧。

所述第一旗板2221、所述第二旗板2231分别以一夹角连接于所述第一臂222、所述第二臂223上。在所述引入针31抽出之前,所述引入针31抵压所述第一旗板2221和所述第二旗板2231,以使至少所述第一旗板2221被压缩形变,所述弹簧夹22位于所述压缩模式。在所述引入针31抽出之后,所述弹簧夹22位于所述张开模块,也即至少所述第一旗板2221被释放弹起并移动到所述针尖311的远端,以限制所述引入针311向远端移出所述针罩21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夹22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臂222近端和所述第二臂223近端的第三臂221,所述第三臂221大致平行于横截面。所述第三臂221包括第一通孔2210,所述引入针31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210并夹持于所述第一臂222和所述第二臂22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夹22还包括定位部224,所述定位部224用于与所述针罩21的内侧壁啮合连接,进而至少限制所述弹簧夹22于纵向上与所述针罩21的相对运动。这样,可避免所述弹簧夹22脱离其预设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224设置为于所述定位件224的相对两侧向外凸伸的两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所述针罩21的内侧壁过盈配合。这样,可使所述弹簧夹22的位置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旗板2221、所述第二旗板2231分别朝所述第二臂223、所述第一臂222延伸,以使所述第一旗板2221和所述第二旗板2231分别抵持于所述引入针31的相对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旗板2221和所述第二旗板2231在纵向上具有一间距,所述第二旗板2231相对位于所述第一旗板2221的近端。在所述引入针31抽出之前,所述第一旗板2221和所述第二旗板2231均被压缩形变。在所述引入针31抽出之后,所述第一旗板2221被释放至封闭所述针尖311远端的所述通道202;而所述第二旗板2231依然抵持所述引入针31,并施加于所述引入针31上一抵持力,所述抵持力具有垂直朝向所述第一臂222的分量。这样,使所述引入针31的针尖311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臂222弯曲以远离所述通道202的趋势,可进一步保证所述第一旗板2221对所述引入针31的封闭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臂222和所述第二臂223的至少其一上垂直设置有一对第三旗板。附图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臂222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三旗板2222,一对所述第三旗板2222分立于所述引入针31的相对两侧且每个所述第三旗板2222沿纵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臂222的平面延伸;所述第二臂223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三旗板2232,一对所述第三旗板2232分立于所述引入针31的相对两侧且每个所述第三旗板2232沿纵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臂223的平面延伸。这样,通过所述第三旗板2222、2232可限制所述引入针31的偏移。

进一步地,在所述引入针31抽出之后,所述限位件23用于限制所述针尖311向近端移出所述针罩21之外。

具体地,所述针罩21包括第二容置腔212,所述限位件23设置于所述容置腔212内。所述限位件23的中部具有第二通孔231,所述第二通孔231位于所述通道202上且设置为可容许所述针杆通过,但不允许所述突变部313通过。也即,所述第二通孔231的内径稍大于所述针杆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突变部313的外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装置20可脱离地连接于所述导管组件10上。所述针罩21的远端211设置有卡持部2111,所述导管座12的近端121设置有连接部1211,所述卡持部2111可配合至所述连接部1211,以使所述远端211可脱离地套接于所述近端121上。这样,在所述引入针31抽出之后,所述安全装置20与所述导管组件10的拔脱更轻便省力。

附图实施例中,所述卡持部2111设置为凸伸出所述远端211外表面的环状凸起,所述连接部1211设置为凹设于所述近端121内表面的环状凹槽,以使所述远端211套接于所述近端121内部。

参看图9和图10,其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安全装置20’,本实施方式与上一实施方式的区别点在于:针罩21’的远端211’的结构不同。除该区别点之外,其他结构与上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下面对该区别点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针罩21’的远端211’设置为彼此分离的若干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沿径向向内运动。在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前,所述引入针于所述通道202’穿过所述针罩20’,所述引入针抵持所述弹性件,以限制所述弹性件沿径向向内运动,从而使所述安全装置20’连接于所述导管组件;在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后,所述弹性件可沿径向向内运动以使所述卡持部2111’脱出所述连接部(图未示),这样,可使所述安全装置20’更顺利得脱离所述导管组件。

具体地,所述针罩21’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分隔槽2101’和第二分隔槽2102’,以使所述远端211’形成彼此分离的四个所述弹性件。四个所述弹性件包围于所述通道202’的周围,在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前,所述引入针于所述通道202’穿过所述针罩20’,所述引入针抵持所述弹性件,以限制所述弹性件沿径向向内运动;在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后,所述引入针向近端脱离所述远端211’而不再抵持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沿径向向内运动以使所述卡持部2111’脱离所述连接部。这样,可使所述安全装置20’与所述导管座的拔脱更省力更顺畅。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的数目还可设置为两个或其他,其形状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直角扇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分别抵持所述引入针的第一旗板和第二旗板、及限位件,使所述引入针抽出之后,其针尖被所述安全装置所封闭,减小针尖外漏造成的刺伤风险和感染风险。

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