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可视双腔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833阅读:1396来源:国知局
无线可视双腔气管插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无线可视双腔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是接受麻醉患者、严重创伤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等危重患者抢救时必须首先解决的任务,是维持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必要时进一步完成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复苏、挽救肾脏功能的基本保证。有文献报道,50%以上麻醉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是由气道管理不当引起的,在麻醉相关死亡病例中,约30%是由于困难气道处理失败造成的。因此,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施行人工通气、确保有效气体交换的知识和技能,在急救复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气道通畅,人们总在不断地研究、探索,寻找各种新的工具来帮助提高困难气道时气管内插管的成功率,或暂时无法完成气管内插管时,也能够借助一定的工具保证患者有效通气。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现有的气管导管自身不具备视频功能,在插管的过程中及气管导管插入后,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如喉镜、视频喉镜、视频光棒、内窥镜等配合,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口腔插入气管内。但这些仪器在再次使用前要进行繁琐的消毒处理,而且设备昂贵,许多医疗机构无力配置。

目前查找并无相似产品,专利CN 201880158 U公开了一种改良右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其左侧开口与传统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产品相同,其右侧前端置入右主支气管部分只有一个与管腔长轴成60 度角的斜向套囊和紧邻套囊的与管腔长轴成50 度角的斜向开口,开口方向对向右侧,开口切面作防划伤处理。此产品无视频监视功能,对患者的状态无法及时进行掌控。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气管的状态,并且实时监控气管导管插入的过程,而提出了一种无线可视双腔气管插管。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可视双腔气管插管,包括摄像头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以及分别与主气管和支气管通气的双腔导管;双腔导管分为外部延长段以及内部检测段;外部延长段的双腔导管为分离状态,内部检测段的双腔导管在套管内并行延伸;外部延长段的末端连接气腔接头;所述的外部延长段的双腔导管通过三通接头两个端口引入,通过另一端口套管引出;摄像头采集模块由一柔性电路板构成,位于内部检测段双腔导管之间延伸设置;摄像头采集模块的柔性电路板延伸至与主气管通气的导管末端设有摄像头,另一端设有与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基座。

更进一步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上有与所述的摄像头采集模块的连接基座配合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和连接基座连接后,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和摄像头采集模块的柔性电路板平行并贴合与套管内外壁;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还包括无线发射芯片,柔性电路板上的摄像头采集不同方位的图像,将连接件和连接基座连接后通过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发射出去,通过外部无线接收显示端显示出来。

更进一步具体实施例中,套管外部还设有主气管气囊,支气管末端外部还设有气管气囊。

更进一步具体实施例中,与主气管和支气管通气的双腔导管分别设有墨菲孔。

更进一步具体实施例中,双腔导管分别引出充气连接管,充气连接管末端设有指示气囊。

更进一步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指示气囊内设有充气单向阀,充气单向阀包括单向阀弹簧、单向阀外壳、单向阀胶垫、单向阀阀芯、单向阀阀芯帽构成。

更进一步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为立体结构,其上连接件位于立体结构一面的外表面中心位置。

更进一步具体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上与连接件相对应的另一面的外表面设有触控电源开关。

更进一步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摄像头包括镜头、图像感光芯片、镜头底座;镜头包括镜片和滤光片,安装在镜头底座上,镜头底座固定在柔性电路板上。

更进一步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摄像头采集模块上设有摄像头的一端的前方还连接设置数个LED灯,呈环状结构。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腔可视气管插管的设置,能够快捷直观的置入插管,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插管,提高效率,并有效的监控术中过程和患者的情况,及时排除不良事件的发生,效率高,且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利于临床应用。由于采用了视频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及无线发射模块分离、无线发射模块与外部显示模块相对分离的结构设置,每个部分独立,且能够协调工作,实现视频采集模块部分的更换的任意性、显示终端的多样性,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支气管双腔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支气管双腔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单向阀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镜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后系统示意图。

附图具体部件:摄像头采集模块1,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外部延长段3,通气腔接头4,内部通气段5,三通接头6,主气管气囊7,支气管气囊8,墨菲孔9,充气连接管10,指示气囊11,充气单向阀12,单向阀弹簧1201、单向阀外壳1202、单向阀胶垫1203、单向阀阀芯1204、单向阀阀芯帽1205,双腔导管连接基座101,摄像头102,LED灯103,柔性电路板104,补强板105,图像感光芯片106,镜头107:镜片107A。连接件201,触控电源开关20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无线可视双腔气管插管,包括摄像头采集模块1、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以及分别与主气管和左支气管通气的双腔导管;双腔导管分为外部延长段3以及内部通气段5;外部延长段3的双腔导管为分离状态,内部通气段5的双腔导管在套管内并行延伸;外部延长段的末端连接通气腔接头4;所述的分离状态的双腔导管3通过三通接头6两个端口引入,通过另一端口套管引出;摄像头采集模块1由一柔性电路板104构成,位于内部通气段5双腔导管之间延伸设置;摄像头采集模块的柔性电路板104延伸至主气管导管的末端设有摄像头102,另一端设有与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基座101。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上有与所述的摄像头采集模块的连接基座配合连接的连接件201,连接件和连接基座连接后,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和摄像头采集模块的柔性电路板平行并贴合与套管内外壁;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还包括无线发射芯片,如图7所示,柔性电路板104上的摄像头102采集不同方位的图像,将连接件201和连接基座101连接后通过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发射出去,通过外部无线接收显示端显示出来。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上与连接件201相对应的另一面的外表面设有触控电源开关202。套管外部还设有主气管气囊7,左支气管末端外部还设有支气管气囊8。与主气管和左支气管通气的双腔导管分别设有墨菲孔9。双腔导管分别引出充气连接管10,充气连接管10末端设有指示气囊11。如图3所示,所述的指示气囊11内设有充气单向阀12,充气单向阀12包括单向阀弹簧1201、单向阀外壳1202、单向阀胶垫1203、单向阀阀芯1204、单向阀阀芯帽120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显示器可以多种显示方式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电脑、虚拟现实等显示终端的通用性。

所述的无线通信方式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但不局限以上的方式。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无线可视双腔气管插管,包括摄像头采集模块1、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以及分别与主气管和右支气管通气的双腔导管;双腔导管分为外部延长段3以及内部通气段5;外部延长段3的双腔导管为分离状态,内部通气段5的双腔导管在套管内并行延伸;外部延长段的末端连接通气腔接头4;所述的分离状态的双腔导管3通过三通接头6两个端口引入,通过另一端口套管引出;摄像头采集模块1由一柔性电路板104构成,位于内部通气段5双腔导管之间延伸设置;摄像头采集模块的柔性电路板104延伸至与主气管通气的导管末端设有摄像头102,另一端设有与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基座101。所述的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上有与所述的摄像头采集模块的连接基座配合连接的连接件201,连接件和连接基座连接后,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和摄像头采集模块的柔性电路板平行并贴合与套管内外壁;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还包括无线发射芯片,柔性电路板104上的摄像头102采集不同方位的图像,将连接件201和连接基座101连接后通过数据处理及无线视频发射模块2发射出去,通过外部无线接收显示端显示出来。所述的套管外部还设有主气管气囊7,右支气管末端外部还设有支气管气囊8。所述的与主气管和右支气管通气的双腔导管分别设有墨菲孔9。所述的双腔导管分别引出充气连接管10,充气连接管10末端设有指示气囊11。所述的指示气囊11内设有充气单向阀12,充气单向阀12包括单向阀弹簧1201、单向阀外壳1202、单向阀胶垫1203、单向阀阀芯1204、单向阀阀芯帽1205构成。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所述的摄像头102包括镜头107、图像感光芯片106、镜头底座108;镜头包括镜片107A和滤光片107B,安装在镜头底座108上,镜头底座108粘接固定在柔性电路板104上。所述的摄像头采集模块1上设有摄像头102的一端的前方还通过电路线107连接设置LED灯103。所述的摄像头102安装在柔性电路板104上,所述的LED灯103也安装在柔性电路板104上与摄像头102朝向不同;使用时将摄像头102部分垂直与柔性电路板104,所述的LED灯103使用也垂直于柔性电路板104,使之折叠使用时位于摄像头102的正前方且朝向相同,LED灯103为白光光源,其形状环绕摄像头102,LED白光光源用于物体光学反射,以便镜头清晰捕捉采集物体图像。LED白光光源内置直流恒压恒流CV/CC芯片,以降低光频闪,减小对镜头的感光干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