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咬口器保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447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胃镜咬口器保纳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胃镜咬口器保纳盒。



背景技术:

胃镜检查时,为防止患者在检查时牙齿损坏胃镜,通常使用特殊专用牙垫置于患者口中,以牙齿咬紧,现有简易包装的牙垫袋在开启后存在易污染的风险。

同时,在胃镜工作人员拾取牙垫时易出现取件随意性及污染其他牙垫的风险,且存放牙垫的收纳器过于简单,暴露在常态下,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有被飞沫污染的可能。

临床急需一种装置,使胃镜牙垫在开启整包装后不易被污染,且取件方便快捷且单一,减少因牙垫污染引起的院内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胃镜咬口器保纳盒,该保纳盒能根据每位患者检查前需要通过掀开封膜快速取出相应的胃镜咬口器,避免二次污染并有效保护收纳盒内剩余牙垫。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胃镜咬口器保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顶部贯穿设置固定孔,盒本体上均布设置若干储物型腔,每个储物型腔均由一体连接的上斜坡、下斜坡形成,所述上斜坡、下斜坡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连接,每个储物型腔的端面均设有用于将咬口器封装于储物型腔中的覆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本体上设有若干条横隔板及若干条纵隔板,所述横隔板、纵隔板围拢形成储物型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覆膜的左下角设有撕开缺口,沿盒本体长度方向相邻两个覆膜的连接处设有易撕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物型腔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垂直设有连接板,所述上斜坡、下斜坡分别与相应的连接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合理,存放后的牙垫便于取用,安全可靠,有效规避牙垫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覆膜后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6中,包括盒本体1、储物型腔2、固定孔3、横隔板4、纵隔板5、撕开缺口6、上斜坡7、下斜坡8、咬口器9、覆膜10、连接板11等。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胃镜咬口器保纳盒,包括盒本体1,所述盒本体1顶部贯穿设置固定孔3,盒本体1上均布设置若干储物型腔2,每个储物型腔2均由一体连接的上斜坡7、下斜坡8形成,所述上斜坡7、下斜坡8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连接,每个储物型腔2的端面均设有用于将咬口器9封装于储物型腔2中的覆膜10。

盒本体1上设有若干条横隔板4及若干条纵隔板5,所述横隔板4、纵隔板5围拢形成储物型腔2。

覆膜10的左下角设有撕开缺口6,沿盒本体1长度方向相邻两个覆膜10的连接处设有易撕线。通过易撕线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取出相应的咬口器9.

储物型腔2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垂直设有连接板11,所述上斜坡7、下斜坡8分别与相应的连接板1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盒本体1挂置于合适的位置,在每个储物型腔2中均放置一个咬口器9,咬口器9自然放置,咬口器9受到储物型腔2和覆膜10的限制,不会从储物型腔2中掉落。当从撕开缺口6处,撕开覆膜10后,咬口器9受重力作用,会顺着内部下斜坡8自然滑下,当覆膜10完全撕开时,咬口器9也自然完全从下斜坡8滑出,无需用手去特意取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