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药煎药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5624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中药煎药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药煎药壶。



背景技术:

中药材一般是一些植被的根、茎和叶。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在中国尤指是中药材,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中药是中国传统的药材,中国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含数千年中药文明又融合近现代西药文明所创造的中西药并举、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药的价值得到肯定,并且中药副作用也较小。中药材对于治愈或缓解身体上的不适,有着很神奇的功效,因而采用中药治疗各种常规病症和疑难杂症已经收到越来越多患者们的青睐。中药汤剂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中药汤剂的制备过程中,煎药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煎药装置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中药材被熬制好之后,如果长时间不将汤药与药材分离,药材将熬制好的汤药吸收,严重浪费药材。

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中药煎药壶是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的陶器砂锅。因陶器砂锅煎药能避免在煎煮过程中与药物发生化学变化。陶器砂锅煎出的汤剂质量好,又砂锅传热性均匀、缓和、价格低廉,自古沿用至今。对玻璃和搪瓷制的煎煮器亦可适用。惟铁质煎器,虽传热快,但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并能在煎煮时与中药所含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中药疗效。总体来说,我国大多使用的中药煎药装置存在的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用普通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沙壶。

(2)在煎药过程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看护,费时费力。

(3)无法实现工业化、自动化操作。

这类煎药壶很容易把中药煎糊,降低药效,给医务人员增加工作难度,且在煎制的过程中,没有搅拌,使药效之间充分的发挥,延长煎药的时间,现有的煎药壶在中药煎制结束后,药液不能完全倒出,浪费中药且影响药效。

由此可见,为了提高煎药壶安全性:全自动煎药、免看管、不然煎干、不然沸溢、全自动保温、不回吸药液。多功能性:除了煎药,还可用来沏茶、煮粥、煲汤等。提出一种新型中药煎药壶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针对目前中药煎药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中药煎药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中药煎药壶,包括:加热器、控制按钮、加热体、筒体、出液管、阀门、过滤网、筒体上盖、温度表、压力表、压力阀、搅拌轴、搅拌叶、电机和研磨棒,

所述的控制按钮设置于加热器顶部前端,所述控制按钮上分别设有“开/关”、“加热”、“保温”按钮;所述的加热体设置于加热器顶部中间;

所述的筒体活动连接于加热体上,筒体底部采用内凹底盘,出液管连接在筒体底部的外壁上,出液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的过滤网设于出液管左侧顶端,筒体上盖设于筒体顶端,筒体上盖与筒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温度表设于筒体上盖上部左侧,所述的压力表设于筒体上盖上部右侧,所述的压力阀设于压力表左侧;

所述的搅拌轴置于筒体中心,搅拌叶连接在搅拌轴的中部,所述的电机固定于搅拌轴顶部,电机与搅拌轴相连,所述的研磨棒与搅拌轴底部相连,研磨棒呈锥形爪状结构,配合筒体凹形底盘。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棒,配合筒体凹底盘,可进一步研磨留在筒体底部的药材,提高药材的使用率;

2、本实用新型搅拌轴和搅拌叶可以混合均匀筒内药材,充分发挥药效;

3、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安装与出液管进口处,将药渣滤在壶体内而使之反复被研磨;

4、本实用新型包括温度表、压力表和压力阀,便于观察和记录筒体内药材的煮沸情况,以及提高操作过程中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生产制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整体等轴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筒体等轴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筒体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旋转轴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加热器等轴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新型中药煎药壶,包括:加热器1、控制按钮2、加热体3、筒体4、出液管5、阀门6、过滤网7、筒体上盖8、温度表9、压力表10、压力阀11、搅拌轴12、搅拌叶13、电机14和研磨棒15,

所述的控制按钮2设置于加热器1顶部前端,所述控制按钮2上分别设有“开/关”、“加热”、“保温”按钮;所述的加热体3设置于加热器1顶部中间;

所述的筒体4活动连接于加热体3上,筒体4底部采用内凹底盘,可便于药材被研磨抽离药液;出液管5连接在筒体4底部的外壁上,出液管5上设有阀门6,用于调节药液的输出;所述的过滤网7设于出液管5左侧顶端,当药液从出液管5倒出时,所述过滤网7可将药渣滤在壶体内而使之反复被研磨;筒体上盖8设于筒体4顶端,筒体上盖8与筒体4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温度表9设于筒体上盖8上部左侧,用于监测药液的温度;所述的压力表10设于筒体上盖8上部右侧,用于监测药液的压力;所述的压力阀11设于压力表10左侧;用于调节筒体4内压力平衡。

所述的搅拌轴12置于筒体4中心,搅拌叶13连接在搅拌轴12的中部,可混合均匀筒体4内的药液,充分发挥药材的药效;所述的电机14固定于搅拌轴顶部,电机14与搅拌轴12相连,当发动电机14,带动搅拌轴12转动;所述的研磨棒15与搅拌轴12底部相连,研磨棒15呈锥形爪状结构,配合筒体4凹形底盘,进一步研磨留在筒体4底部的药材。

上述内容已经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不仅仅只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所述修改也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