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手臂伤口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76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手臂伤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身体的皮肤破损后非常容易出现感染,需要进行消毒清洗,完毕后再晾干、上药、包扎。医生一般会使用清水在水槽处进行冲洗,再用消毒水进行擦拭消毒。对于儿科患者来说,由于患者身体较矮,这种操作方式非常不方便。

另外,消毒完毕后,一般采用自然晾干的方式,待伤口部位晾干后,再上药、包扎,导致处理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手臂伤口处理装置,结构新颖,能够方便地对儿童手臂上的伤口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儿科手臂伤口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手臂放置槽,手臂放置槽的中部设置排液通道,排液通道的出口端固定着引流管,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滑道,滑道的内部设置滑块,滑块的上端设置支架,支架的端部设置套环,套环的内侧套装储液瓶,储液瓶的下端连接着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接着喷头,支架的架体上设置红外线灯。

进一步优选,固定板的上端还设置储物槽和废物收集槽,所述储物槽和废物收集槽分别位于滑道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支架分为横杆和竖杆,横杆和竖杆垂直设置,红外线灯设置在竖杆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支架的位置可以移动,便于转移,储液瓶内可以储存消毒水或清水,操作方便,医护人员手持喷头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儿童手臂上的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并且清洗后的液体可以及时汇流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灯的作用是对伤口进行干燥,减少处理时间的同时也有利于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红外线灯位于竖杆的中部,其位置离儿童手臂的距离适中,干燥效果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环;2、支架;3、红外线灯;4、滑块;5、滑道;6、储物槽;7、引流管;8、排液通道;9、手臂放置槽;10、固定板;11、废物收集槽;12、喷头;13、软管;14、储液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儿科手臂伤口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中部设置手臂放置槽9,手臂放置槽9向固定板10的下侧凹陷,呈圆弧形,手臂放置槽9的中部设置排液通道8,排液通道8为一半圆形凹槽,排液通道8的出口端固定着引流管7,引流管7的上端采用胶水粘接在排液通道8的出口处,固定板10的一侧设置滑道5,滑道5的内部设置滑块4,滑块4与滑道5相互配合使用,滑块4可以在滑道5内滑行,进行位置的改变,滑块4的上端设置支架2,支架2与滑块4固定在一起,支架2的端部设置套环1,套环1焊接在支架2的端部,套环1的内侧套装储液瓶14,储液瓶14内装有清水或消毒水,储液瓶14的下端连接着软管13,软管13的另一端连接着喷头12,喷头12上设置多个通孔,用来喷洒清水或消毒水,支架2的架体上设置红外线灯3,用于对伤口进行干燥,减少了处理时间的同时也有利于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

其中,固定板10的上端还设置储物槽6和废物收集槽11,所述储物槽6和废物收集槽11分别位于滑道5的两侧,储物槽6内用于储存消毒棉球、镊子等物品,废物收集槽11主要用于收集用过的消毒棉,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支架2分为横杆和竖杆,横杆和竖杆垂直设置,红外线灯3设置在竖杆的中部。其位置离儿童手臂的距离适中,干燥效果好,使用方便。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手臂放置槽9的两侧还可以设置束缚带,防止儿童乱动,影响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

使用时,将儿童的手臂放置到手臂放置槽9内,受伤的面朝上,医护人员手持喷头12,对创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液体通过排液通道8流入引流管7,引流管7的外端置于收集桶内,进行液体的收集。清洗或消毒完毕后,利用红外线灯3进行干燥,干燥后再上药,上药完毕后进行包扎,整个过程方便、快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