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轮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3290阅读:1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轮椅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椅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轮椅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是在传统手动轮椅的基础上,叠加高性能动力驱动装置、智能操纵装置、电池等部件,改造升级而成的,具备人工操纵智能控制器,就能驱动轮椅完成前进、后退、转向、站立、平躺、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化轮椅,是现代精密机械、智能数控、工程力学等领域相结合的高新科技产品。与传统的电动代步车、电瓶车,自行车等代步工具的根本性的区别,在于电动轮椅拥有智能化的操纵控制器。如今,电动轮椅已成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适用对象十分广泛,只要使用者意识清晰,认知能力正常,使用电动轮椅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现有的电动轮椅车一般后减震器是与后轮连接,只能保证正常行驶时舒适,当上下坡或遇到坑洼地带时,防倾轮工作时就起不到相应的减震效果,而且车架都是刚性框架,防倾轮会将震动直接传递给乘坐者,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乘坐舒适的减震效果好的电动轮椅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轮椅车,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下方的电池架、固定在电池架上的电池、左右两个驱动电机、设置在车架上方的座椅架、靠背、后驱动轮、前导向轮、脚托、防倾轮,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左右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杆与电池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还与电池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座椅架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套脚托,所述的座椅架后端与靠背下端铰接;所述的座椅架上方设置有坐垫;所述车架前方两侧通过轴承座与前叉连接,所述前叉下端安装有前导向轮,所述前叉上设置有前减震装置;所述的车架后端中央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弹性缓冲杆,所述弹性缓冲杆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通过连接套与电池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架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防倾轮。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包括两根主梁,两根主梁之间从前到后设置有前横杠和后横杠;所述主梁前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两根主梁内侧和前横杠中央均设置有固定座椅架的座椅固定板;所述前横杠两端向后设置有第一减震器安装板,所述第一减震器安装板通过第一减震器与第一电机固定杆连接;所述后横杠两端设置有第二减震器安装板,所述第二减震器安装板通过第二减震器与防倾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杠两端向下设置有电池架固定板,所述的电池架固定板与电池架前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缓冲杆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通过第二电机固定杆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梁外侧设置有拉手。

进一步的,所述的靠背上端中央设置有头枕。

进一步的,所述的靠背两侧对称设置有扶手。

进一步的,左侧或右侧所述扶手前端设置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扶手下侧设置有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套脚托之间设置有护腿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轮椅车,通过在车架后端增设弹性缓冲杆,配合连接在防倾轮上的减震器实现了防倾轮接触地面时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提高了乘坐舒适度;同时还通过其他减震器和电机固定杆既保证了乘坐舒适度,又保证了整车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101、主梁,102、前横杠,103、后横杠,104、轴承座,105、弹性缓冲杆,106、第一减震器安装板,107、第二减震器安装板,108、电池架固定板,109、第一连接头,110、第二连接头,111、座椅固定板,112、拉手,2、电池架,3、电池,4、驱动电机,5、第一电机固定杆,6、第一减震器,7、第二减震器,8、防倾轮,9、第二电机固定杆,10、后驱动轮,11、前导向轮,12、前叉,13、前减震装置,14、座椅架,15、坐垫,16、脚托,17、靠背,18、头枕,19、扶手,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轮椅车,包括车架1、设置在车架1下方的电池架2、固定在电池架2上的电池3、左右两个驱动电机4、设置在车架1上方的座椅架14、靠背17、后驱动轮10、前导向轮11、脚托16、防倾轮8,两个所述驱动电机4分别与左右后驱动轮1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杆5与电池3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还与电池架2固定连接;所述的座椅架14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套脚托16,所述的座椅架14后端与靠背17下端铰接;所述的座椅架14上方设置有坐垫15;所述车架1前方两侧通过轴承座104与前叉12连接,所述前叉12下端安装有前导向轮11,所述前叉12上设置有前减震装置13;所述的车架1后端中央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弹性缓冲杆105,所述弹性缓冲杆105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109,所述第一连接头109通过连接套与电池架2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架2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防倾轮8,当防倾轮接触地面的时候,弹性缓冲杆105与车架1之间产生一定的弯折,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的作用。

特别优选的,所述车架1包括两根主梁101,两根主梁101之间从前到后设置有前横杠102和后横杠103所述主梁101前端设置有轴承座104;所述两根主梁101内侧和前横杠102中央均设置有固定座椅架14的座椅固定板111;所述前横杠102两端向后设置有第一减震器安装板106,所述第一减震器安装板106通过第一减震器6与第一电机固定杆5连接;所述后横杠103两端设置有第二减震器安装板107,所述第二减震器安装板107通过第二减震器7与防倾轮8连接,在上下坡或路面不平时防倾轮8接触地面,配合弹性缓冲杆105可以实现很好的减震效果,提高了舒适感。

特别优选的,所述前横杠102两端向下设置有电池架固定板108,所述的电池架固定板108与电池架2前端固定连接。

特别优选的,所述的弹性缓冲杆105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头110,所述第二连接头110通过第二电机固定杆9与驱动电机4固定连接。

特别优选的,所述的主梁101外侧设置有拉手112,需要搬运是方便抬起。

特别优选的,所述的靠背17上端中央设置有头枕18。

特别优选的,所述的靠背17两侧对称设置有扶手19。

特别优选的,左侧或右侧所述扶手19前端设置有控制器20,可以控制左右两侧的驱动电机4工作。

特别优选的,所述的扶手19下侧设置有护板。

特别优选的,所述的两套脚托16之间设置有护腿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轮椅车,通过在车架后端增设弹性缓冲杆,配合连接在防倾轮上的减震器实现了防倾轮接触地面时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提高了乘坐舒适度;同时还通过其他减震器和电机固定杆既保证了乘坐舒适度,又保证了整车的结构稳定性。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