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深部组织移除器工作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306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椎深部组织移除器工作套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腰椎深部组织移除器工作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脊椎穿刺针其前端为三刃斜切锐角结构,针尖锋利,因此,在手术中锋利的针尖很容易损伤血管、硬脊膜及神经根,导致手术失败或引发各种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种腰椎深部组织移除器工作套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腰椎深部组织移除器工作套管,包括一级套管、穿刺针和二级套管,所述一级套管包括第一前半空心套管和第一后半空心套管,所述第一前半空心套管和第一后半空心套管的交界处设有手柄,所述穿刺针包括底座和实心导棒,所述实心导棒包括前半导棒和后半导棒,前半导棒的外端为圆锥刺头,所述实心导棒的后半导棒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防滑槽,所述二级套管包括第二前半空心套管和第二后半空心套管,所述第二前半空心套管和第二后半空心套管的交界处设有手柄,所述第二前半空心套管的外端设有环切刀。

优选的,所述第一前半空心套管的内径小于第一后半空心套管的内径,第二前半空心套管的内径小于第二后半空心套管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前半导棒的外径小于第一前半空心套管的内径,后半导棒的外径小于第一后半空心套管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前半空心套管的外径小于第一前半空心套管的内径,第二后半空心套管的外径小于第一后半空心套管的内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种腰椎深部组织移除器工作套管,采用套管针芯结构,穿刺皮肤时用穿刺针,应用于盘内时不用换针芯直达髓核内,用于椎管后路或锥间孔穿刺时,圆锥刺头不易对神经血管和正常组织产生负损伤,之后换成二级套管,环切刀可以微创切开纤维环,在手术时,对病人的健康更有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级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二级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一级套管,2-穿刺针,3-二级套管,4-第一前半空心套管,5-第一后半空心套管,6-手柄,7-底座,8-实心导棒,9-前半导棒,10-后半导棒,11-圆锥刺头,12-防滑槽,13-第二前半空心套管,14-第二后半空心套管,15-环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和图4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腰椎深部组织移除器工作套管,包括一级套管1、穿刺针2和二级套管3,所述一级套管1包括第一前半空心套管4和第一后半空心套管5,所述第一前半空心套管4和第一后半空心套管5的交界处设有手柄6,所述穿刺针2包括底座7和实心导棒8,所述实心导棒8包括前半导棒9和后半导棒10,前半导棒9的外端为圆锥刺头11,所述实心导棒8的后半导棒10与底座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7上设有若干防滑槽12,在手术时防滑,所述二级套管3包括第二前半空心套管13和第二后半空心套管14,所述第二前半空心套管13和第二后半空心套管14的交界处设有手柄6,所述第二前半空心套管13的外端设有环切刀1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半空心套管4的内径小于第一后半空心套管5的内径,第二前半空心套管13的内径小于第二后半空心套管14的内径,防止穿刺针2和二级套管3在一级套管1内深入过多,对病人造成损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半导棒9的外径小于第一前半空心套管4的内径,后半导棒10的外径小于第一后半空心套管5的内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前半空心套管13的外径小于第一前半空心套管4的内径,第二后半空心套管14的外径小于第一后半空心套管5的内径。

穿刺针2穿入一级套管1内,然后同时穿刺腰椎病变间隙到达深部组织,然后取出穿刺针2,再将二级套管3放入一级套管1内,旋转二级套管3,切开纤维环,再取出二级套管3,顺着一级套管1放入髓核嵌,去除髓核,当手术结束后拿出一级套管1。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种腰椎深部组织移除器工作套管,采用套管针芯结构,穿刺皮肤时用穿刺针2,应用于盘内时不用换针芯直达髓核内,用于椎管后路或锥间孔穿刺时,圆锥刺头11不易对神经血管和正常组织产生负损伤,之后换成二级套管3,环切刀15可以微创切开纤维环,在手术时,对病人的健康更有帮助。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