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轮椅用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1292阅读:1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轮椅用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轮椅用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采用电动驱动机构来驱动轮椅的滚轮滚动。现有的电动轮椅用驱动机构的一般结构为:其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箱,减速箱内设有双联齿轮、输出直齿轮,双联齿轮包括一级锥齿轮、二级直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与一级锥齿轮啮合,二级直齿轮与输出直齿轮啮合,输出直齿轮与一输出轴连接。其还存在的缺点在于:输出直齿轮与输出轴之间是固定连接,两者之间不可脱离,因此在遇到手动推行的场合时,手推滚轮,会通过与滚轮连接的输出轴作用于减速箱内的齿轮,产生较大的阻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电动轮椅用驱动机构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出直齿轮与输出轴之间可离合的电动轮椅用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轮椅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箱,所述的减速箱内设有双联齿轮、输出直齿轮,所述的双联齿轮包括一级锥齿轮、二级直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锥齿轮,所述的驱动锥齿轮与所述的一级锥齿轮啮合,所述的二级直齿轮与所述的输出直齿轮啮合,所述的输出直齿轮与一输出轴连接;

所述的输出直齿轮套于所述的输出轴上,该输出直齿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花键连接;

所述的减速箱内还设有用于使所述的输出直齿轮与输出轴实现离合的离合机构。

进一步,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拨叉,所述的拨叉与所述的输出直齿轮连接,所述的拨叉还与拨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拨动机构可使所述的拨叉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运动;

所述的拨叉与所述的减速箱之间设于用于使拨叉复位的复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的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的拨动机构包括拨动转轴,所述的拨动转轴穿入所述的减速箱中,该拨动转轴的末端设有凸轮;

所述的拨叉设于拨叉轴上,所述的拨叉轴上设有定位销,转动所述的拨动转轴,使得所述的凸轮与所述的定位销产生作用,通过凸轮带动所述的定位销沿输出轴轴向运动,从而使得拨叉拨动所述的输出直齿轮,使输出直齿轮与输出轴相互脱离。

进一步,所述的拨动转轴上设有两个定位凹点,所述的减速箱中设有定位通道,所述的定位通道内设有定位弹簧以及被该定位弹簧顶出的定位球,所述的定位球可嵌入所述的两个定位凹点内;

所述的凸轮具有斜面,转动所述的拨动转轴,当所述的定位球从一个定位凹点进入另一个定位凹点后,所述的斜面作用于所述的定位销从而使得拨叉拨动所述的输出直齿轮,使输出直齿轮与输出轴相互脱离。

进一步,所述的凸轮具有斜面,所述斜面的末端具有定位槽,转动所述的拨动转轴,所述的斜面作用于所述的定位销直至定位销落于定位槽内,从而使得拨叉拨动所述的输出直齿轮,使输出直齿轮与输出轴相互脱离。

进一步,所述的输出直齿轮上设有插槽,所述的拨叉插入所述的插槽中。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电机上还设有电磁制动盘。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采用电动驱动方式来驱动轮椅行走时,输出直齿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花键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的驱动锥齿轮带动一级锥齿轮转动,从而通过二级直齿轮带动输出直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输出至轮椅的滚轮。需要采用人工手推方式来驱动轮椅行走时,通过离合机构使输出直齿轮与输出轴相脱离,从而输出轴的转动不会作用于减速箱内的齿轮转动系统,推行时阻力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需要人工手推轮椅时,可通过离合机构来实现输出轴与输出直齿轮之间的脱离,从而使人工推行时更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图。

图6是一种拨动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另一种拨动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7,一种电动轮椅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及减速箱2,所述的减速箱2内设有双联齿轮、输出直齿轮3,所述的双联齿轮包括一级锥齿轮4、二级直齿轮5,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锥齿轮6,所述的驱动锥齿轮6与所述的一级锥齿轮4啮合,所述的二级直齿轮5与所述的输出直齿轮3啮合,所述的输出直齿轮3与一输出轴7连接。输出轴7与电动轮椅的滚轮连接,用于带动滚轮转动。

所述的输出直齿轮3套于所述的输出轴7上,该输出直齿轮3与输出轴7之间通过花键8连接。

所述的减速箱2内还设有用于使所述的输出直齿轮3与输出轴7实现离合的离合机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采用电动驱动方式来驱动轮椅行走时,输出直齿轮3与输出轴7之间通过花键连接,驱动电机1输出端的驱动锥齿轮6带动一级锥齿轮4转动,从而通过二级直齿轮5带动输出直齿轮3转动,进而带动输出轴7转动,输出轴7输出至轮椅的滚轮。需要采用人工手推方式来驱动轮椅行走时,通过离合机构使输出直齿轮3与输出轴7相脱离,从而输出轴7的转动不会作用于减速箱2内的齿轮转动系统,推行时阻力较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拨叉9,所述的拨叉9与所述的输出直齿轮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输出直齿轮3上设有插槽,所述的拨叉9插入所述的插槽中从而实现拨叉9与输出直齿轮3的连接。所述的拨叉9还与拨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拨动机构可使所述的拨叉9沿所述输出轴7的轴向运动。所述的拨叉9与所述的减速箱2之间设于用于使拨叉复位的复位机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10。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拨动机构包括拨动转轴11,所述的拨动转轴11穿入所述的减速箱2中,该拨动转轴11的末端设有凸轮;所述的拨叉设于拨叉轴12上,所述的拨叉轴12上设有定位销13,转动所述的拨动转轴11,使得所述的凸轮与所述的定位销13产生作用,通过凸轮带动所述的定位销13沿输出轴轴向运动,从而使得拨叉9拨动所述的输出直齿轮3,使输出直齿轮3与输出轴7相互脱离。再次回转拨动转轴11,此时在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拨叉9复位,从而通过拨叉9带动输出直齿轮3往回轴向复位,使得输出直齿轮3与输出轴7之间再次通过花键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拨动转轴11上设有两个定位凹点14,所述的减速箱2中设有定位通道,所述的定位通道内设有定位弹簧15以及被该定位弹簧15顶出的定位球16,所述的定位球16可嵌入所述的两个定位凹点14内;

如图6所示,所述的凸轮具有斜面17,转动所述的拨动转轴11,当所述的定位球16从一个定位凹点进入另一个定位凹点后,所述的斜面17作用于所述的定位销13从而使得拨叉9拨动所述的输出直齿轮3,使输出直齿轮3与输出轴7相互脱离。在这种结构中,两个定位凹点14与定位球16之间的配合起到定位的作用。这种定位作用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实现,例如如图7所示:所述的凸轮具有斜面17,所述斜面17的末端具有定位槽18,转动所述的拨动转轴11,所述的斜面17作用于所述的定位销13直至定位销13落于定位槽18内,从而使得拨叉9拨动所述的输出直齿轮3,使输出直齿轮3与输出轴7相互脱离,在这种结构中定位槽18与定位销13的配合就起到定位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电机1上还设有电磁制动盘19,可通过电磁制动盘19来实现对驱动电机1的制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