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用服药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941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内科用服药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科用服药杯。



背景技术:

对于内科病重的病人来说,为了治病,往往需要卧在床上,以利于康复。有些病人会选择服用中药,其中包括煎煮的中草药,但是,由于病人躺卧在床上,因此不方便饮服药液,通常由陪护人员用勺子一点一点喂给病人吃,但药液容易洒落浪费,也会污染衣物,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病人服药、使用方便的内科用服药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科用服药杯,包括开口向上的下杯体,下杯体的侧壁密闭连通有吸管,其特征在于,下杯体的开口端设有开口向上的上杯体,上杯体的底壁开设有通口,该通口处固定连接有滤药筐,滤药筐上密布有滤药孔,滤药筐位于上杯体底壁的下面,滤药筐周围的上杯体的底壁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与下杯体相通。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服药杯,其特征在于,该内科用服药杯还包括能分别与所述上杯体和所述下杯体螺纹相连的杯盖,杯盖上开设有通气孔。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服药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的底壁下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滤药筐位于套筒内,所述出气孔位于套筒与滤药筐之间,套筒插接在所述下杯体内。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服药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下端口向内收缩。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服药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与下杯体的连接点位于下杯体底壁的上方。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服药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体的侧壁外面固定连接有管扣,所述吸管扣接在管扣内。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服药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扣为“C”型。

使用本实用新型服药时,打开杯盖,将煎煮好的汤药倒向上杯体下面的滤药筐内,药液流进下杯体,药渣被阻挡在滤药筐内,等待一定时间后,将上杯体连同滤药筐取出,把装有药液的下杯体交给病人,病人将吸管的自由端含入口内,便能慢慢吮吸服用汤药。通过本实用新型,病人躺在床上便可自己服药,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滤药筐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下杯体;2、套筒;3、滤药筐;4、出气孔;5、上杯体;6、杯盖;7、吸管;8、管扣;9、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科用服药杯,包括开口向上的下杯体1,下杯体1的侧壁密闭连通有吸管7,吸管7与下杯体1的连接点位于下杯体1底壁的上方。下杯体1的侧壁外面固定连接有管扣8,吸管7扣接在管扣8内,管扣8为“C”型。下杯体1的开口端设有开口向上的上杯体5,上杯体5的底壁开设有通口,该通口处固定连接有滤药筐3,滤药筐3上密布有滤药孔,滤药筐3位于上杯体5底壁的下面,滤药筐3周围的上杯体5的底壁开设有出气孔4,出气孔4与下杯体1相通。

该内科用服药杯还包括能分别与所述上杯体5和所述下杯体1螺纹相连的杯盖6,杯盖6上开设有通气孔9。在本实施例中,上杯体5的底壁下面固定连接有套筒2,所述滤药筐3位于套筒2内,所述出气孔4位于套筒2与滤药筐3之间,套筒2插接在所述下杯体1内。套筒2的下端口向内收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