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肾镜取石术用引流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016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皮肾镜取石术用引流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皮肾镜取石术用引流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指通过在腰部建立的一条从皮肤到肾脏的通道,将肾镜置入肾盂肾盏内,利用激光、超声等碎石工具,把上尿路结石击碎取出的一种微创外科技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取净结石率较高,已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然而,肾出血仍然是该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严重出血,临床处理非常棘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如何减少和有效处理该并发症,成为泌尿外科医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术后由于引流管脱出产生的牵拉作用,部分患者会感觉缝合皮肤处疼痛,影响患者休息、术后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皮肾镜取石术用引流止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皮肾镜取石术用引流止血装置,包括引流管和贴片,所述引流管的前端设有引流管内口,所述引流管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注水口和第二注水口,所述第一注水口的内部设有第一注水口逆流阀,所述第二注水口的内部设有第二注水口逆流阀,所述第一注水口的末端连接端口水囊,所述第二注水口的末端连接止血水囊,所述端口水囊的前方设有引流管侧孔,所述引流管的后端设有引流管出口,所述引流管出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接口的前端,所述接口的后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引流瓶的内部,所述引流瓶的上端设有气球,所述贴片的侧面设有贴面,所述贴片通过连接部连接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内表面设有紧贴面,且紧贴面为粗糙摩擦面,所述固定臂的两端设有固定钳,两个固定臂之间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端口水囊和止血水囊在引流管的外表面,且端口水囊注水后扩张为球形,止血水囊注水后扩张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引流瓶的外表面设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端口水囊和止血水囊为弹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通过丝线固定在固定臂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引流止血装置能够在手术进行时对腔镜内的操作孔及观察孔管道进行及时的止血,并引流出积血和积液,避免血液淤积至内腔。不需视野和定位,医生就能够在手术台上确定止血效果,提高了经皮肾镜取石手术的安全性。其储存方便,且还能作为普通的引流管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并且,术后减少患者术后创伤、心理负担,同时减少拔除引流管时的工作量及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临床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俯视图。

图中:1引流管内口、2引流管侧孔、3端口水囊、4止血水囊、5引流管、6第一注水管逆流阀、7第一注水管、8连接管、9接口、10第二注水管逆流阀、11第二注水管、12引流管出口、13引流瓶、14气球、15丝线、16贴片、17贴面、18固定臂、19固定钳、20紧贴面、21凹槽、2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经皮肾镜取石术用引流止血装置,包括引流管5和贴片16,引流管5的前端设有引流管内口1,引流管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注水口7和第二注水口11,第一注水口7的内部设有第一注水口逆流阀6,第二注水口11的内部设有第二注水口逆流阀10,逆流阀可以防止水囊中的水流出,第一注水口7的末端连接端口水囊3,第二注水口11的末端连接止血水囊4,端口水囊3和止血水囊4在引流管5的外表面,且端口水囊3注水后扩张为球形,止血水囊4注水后扩张为圆柱形,端口水囊3和止血水囊4为弹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水囊可以自由的伸缩,起到了止血的作用,端口水囊3的前方设有引流管侧孔2,引流管5的后端设有引流管出口12,引流管出口12通过连接管8连接接口9的前端,接口9的后端通过连接管8连接引流瓶13的内部,引流瓶13的上端设有气球14,气球14可用于指示瓶内负压,当瓶内低于大气压时,气球14处于扁平状态,此时管道中的积血和积液可顺利地被引入负压引流瓶,当瓶内高于大气压时,气球14呈鼓胀状态,此时管道中的积血和积液无法被引入负压引流瓶13,引流瓶13的外表面设有刻度,可以方便观察引流瓶13中的积液量,贴片16的侧面设有贴面17,贴片16通过连接部22连接固定臂18,固定臂18的内表面设有紧贴面20,且紧贴面20为粗糙摩擦面,固定臂18的两端设有固定钳19,两个固定臂18之间设有凹槽21,引流管5通过丝线15固定在固定臂18内部,可以用于固定引流管5。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患者术后引流管5安置到位后,擦干周围皮肤,取出固定装置,撕掉贴面17的保护膜,将引流管5环抱嵌入固定臂18中,确定固定位置后,将固定贴片16贴于皮肤上,适当加压以增加固定力度。然后徒手或血管钳带一根丝线15,丝线15经固定钳19、凹槽21缠绕两周后打结,打结的力度视引流管5直径而定,以引流管紧密贴于固定臂18内面,同时引流管5未被环抱部分轻度凹陷为宜,然后通过第一注水管7向端口水囊3中注水,使其膨胀为球形,轻轻向外牵拉本装置,扩张的端口水囊3不仅能封闭,而且能固定引流管5以免向外脱出,最后,再通过第二注水管11向止血水囊4中注水,使其膨胀为圆柱形,压迫并封闭整条切口处,积液和血液会从引流管内口1和引流管侧孔2流进引流管内,从而流进引流瓶13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