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手术缝合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926阅读:2254来源:国知局
新型手术缝合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手术缝合针。



背景技术:

手术缝针主要用于缝合组织和贯穿结扎。由高质量和高韧度的不锈钢制成。每枚缝针都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嵌线端嵌线式、有眼式、针体、针尖。按针体分类:有弯针和直针两种,直针在临床上使用较少,弯针在配合持针器使用时,缝合速度较快,是较常用的缝针。根据针体弧度分为:1/4弧、3/8弧、1/2弧、5/8弧等。现有的手术缝针的针眼多为密闭眼,针眼部分有如家用缝针,是个密闭的孔洞,有圆形、椭圆形及方形几种,缝线必须穿过针眼才能缝合。不方便医生穿线,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手术缝针[申请号:CN201420437300.1],包括针头和针身,所述针身的投影为圆弧,所述针身包括与针头相连接的第一弧段以及设有穿线孔的第二弧段,所述第一弧段和所述第二弧段过渡衔接,使所述第一弧段与所述第二弧段不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弧段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二弧段所在的平面相交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该手术缝针的针眼部分为密闭眼,不方便医生穿线,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方便医生穿线的新型手术缝合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新型手术缝合针,包括针体,所述的针体上开有筒状放线槽,所述的筒状放线槽的槽口两侧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之间形成放线通道。放线通道将缝线放入到筒状放线槽固定,不需要医务人员将缝线穿过密闭的针眼,方便医务人员穿线,整体设计合理。

在上述的新型手术缝合针中,所述的筒状放线槽和放线通道均位于针体的尾部,所述的针体的尾部末端还开有与筒状放线槽相连通的第一针孔,针头的尾部侧壁上开有与筒状放线槽相连通的第二针孔。缝线可以从第一针孔穿出或者从第二针孔穿出。

在上述的新型手术缝合针中,所述的挡板和筒状放线槽内壁之间形成供缝线定位的侧过线槽,所述的侧过线槽槽口的宽度小于放线通道的宽度。侧过线槽对于缝线具有定位作用。

在上述的新型手术缝合针中,所述的第二针孔为半圆形,且第二针孔的直线边与放线通道相连通。

在上述的新型手术缝合针中,所述的第一针孔为圆形,且第一针孔上开有与放线通道相通的缺口。

在上述的新型手术缝合针中,所述的针体的直径从针头端至针尾端逐渐减小。

在上述的新型手术缝合针中,所述的针体上设有刻度表,所述的刻度表从针头端向针体中部延伸。

在上述的新型手术缝合针中,所述的刻度表的数值从针头端至针尾端逐渐增大。

在上述的新型手术缝合针中,所述的放线通道和第二针孔共同形成燕尾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手术缝合针的优点在于:放线通道将缝线放入到筒状放线槽固定,不需要医务人员将缝线穿过密闭的针眼,方便医务人员穿线,侧过线槽对于缝线具有定位作用,刻度表利于缝合深度的估计,整体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尾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针体1、筒状放线槽2、挡板3、放线通道4、第一针孔5、第二针孔6、侧过线槽7、针头8、针尾9、刻度表10、环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新型手术缝合针包括针体1,针体1上开有筒状放线槽2,筒状放线槽2的槽口两侧设有挡板3,挡板3之间形成放线通道4。放线通道4将缝线放入到筒状放线槽2固定,不需要医务人员将缝线穿过密闭的针眼,方便医务人员穿线,整体设计合理。

其中,筒状放线槽2和放线通道4均位于针体1的尾部,针体1的尾部末端还开有与筒状放线槽2相连通的第一针孔5,针头8的尾部侧壁上开有与筒状放线槽2相连通的第二针孔6。缝线可以从第一针孔5穿出或者从第二针孔6穿出。挡板3和筒状放线槽2内壁之间形成供缝线定位的侧过线槽7,侧过线槽7槽口的宽度小于放线通道4的宽度。侧过线槽7对于缝线具有定位作用。

第二针孔6为半圆形,且第二针孔6的直线边与放线通道4相连通。第一针孔5为圆形,且第一针孔5上开有与放线通道4相通的缺口。针体1的直径从针头8端至针尾9端逐渐减小。针体1上设有刻度表10,刻度表10从针头8端向针体1中部延伸。刻度表10的数值从针头8端至针尾9端逐渐增大。所述的放线通道4和第二针孔6共同形成燕尾结构。

本新型手术缝合针的使用方法:先将缝线对折形成一个环11,将该环11通过放线通道4放入到筒状放线槽2中,然后拉动该环11使得缝线穿出第二针孔6,然后前后拉动缝线,使得缝线分别进入到侧过线槽7中,最后拉动缝线的尾部,使得该环11卡在挡板3上,实现缝线的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针体1、筒状放线槽2、挡板3、放线通道4、第一针孔5、第二针孔6、侧过线槽7、针头8、针尾9、刻度表10、环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