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016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属于医疗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封闭负压引流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创伤治疗技术,具有高效引流和减压、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以及减少换药次数等多方面的优点,被称为创伤治疗的革命性进步。其核心技术之一是将多孔引流管置于聚乙烯醇泡沫材料中,聚乙烯醇泡沫材料与创面组织直接、充分地接触,创面产生的血液或渗液等在负压吸引下先进入泡沫,再被吸入引流管中,最终经引流管被排出体外。由于体积稍大的组织碎块或血凝块等被挡在泡沫材料外,所以不会发生引流管堵塞的现象,这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与传统引流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之一。然而在临床应用实践中,管道堵塞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原因是部分创面由于感染严重,渗出物中的炎性分泌物多,液体粘稠,易沉积于管壁。尤其是引流2-3天后,引流量大为减少,引流物易干燥结痂而堵塞管道。由于传统引流管进入泡沫材料的一端为盲端,即单向引流,引流管的分泌物及结痂等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影响了引流效率和和引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该收集装置结构简单,用于术后伤口积液的引流,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单向阀,可防止引流液倒流至伤口,避免出现逆行感染,保证治愈效果,通过设置若干个盘管,在使用时,增大吸收面积,可以充分吸收术后伤口的积液,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包括医用海绵,所述医用海绵包裹在面层的内部,且在所述医用海绵内部固定有盘管,且在所述盘管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盘管与引流管连接,且在所述引流管表层设有液位刻度值,在所述引流管上设有用于防止液体回流的单向阀,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气囊。

优选的,所述面层为棉纱布。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表层设有荧光层。

优选的,所述盘管设有若干个,且每个所述盘管均与引流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盘管与医用海绵通过黏胶层粘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该收集装置结构简单,用于术后伤口积液的引流,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单向阀,可防止引流液倒流至伤口,避免出现逆行感染,保证治愈效果,通过设置若干个盘管,在使用时,增大吸收面积,可以充分吸收术后伤口的积液,通过设置荧光层,当光线较暗时,方便寻找。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盘管示意图;

图中标号:1、面层;2、医用海绵;3、盘管;4、引流管;5、单向阀;6、气囊;7、液位刻度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包括医用海绵2,所述医用海绵2包裹在面层1的内部,所述面层1为棉纱布,可以防止内部医用海绵2被污染,且在所述医用海绵2内部固定有盘管3,所述盘管3与医用海绵2通过黏胶层粘接,所述盘管3设有若干个,且每个所述盘管3均与引流管4连接,且在所述盘管3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在使用时,增大吸收面积,可以充分吸收术后伤口的积液,所述盘管3与引流管4连接,所述引流管4表层设有荧光层,当光线较暗时,方便寻找,且在所述引流管4表层设有液位刻度值7,可以掌握液体的体积,在所述引流管4上设有用于防止液体回流的单向阀5,所述引流管4上设有气囊6,用于术后伤口积液的引流,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单向阀5,可防止引流液倒流至伤口,避免出现逆行感染,保证治愈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