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拔罐护理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018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拔罐护理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学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拔罐护理罩。



背景技术:

拔罐是目前很常用的一种中医疗法,通过该拔罐方式,实现中医经络调节,对人体体质和病症达到较好的治疗作用。而拔罐区域可应用于全身,通常主要部位是背部。拔罐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可以应用于任何季节,但是当气温比较低的话,背部在进行拔罐的过程中会容易着凉,并且在拔罐的过程中,胸腹部处于被压状态,长时间会处于不舒服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实现拔罐保温护理和胸腹部护理的新型拔罐护理罩。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新型拔罐护理罩,包括三边框架,所述三边框架内设置有充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一端由充气管与充气泵连接;

所述三边框架上方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弧形推拉结构I,所述弧形推拉结构I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弧形推拉结构II,所述推拉结构I包括弧形推拉杆、与所述弧形推拉杆一侧固定连接的弧形板,以及与所述弧形推拉杆另一侧连接的扇形帘,所述弧形推拉结构II包括弧形推拉杆、与所述弧形推拉杆两侧固定连接的弧形板,所述三边框架的两侧边框上设置有滑行轨道,所述弧形推拉杆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滑行轨道相配合的滑行块I,所述弧形板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滑行轨道相配合的滑行块II,所述弧形板的一边与所述弧形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另一边设置有磁性条;

所述弧形推拉杆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弧形推拉杆的空腔由暖风管连接有暖风机,所述弧形推拉杆的内弧面设置有暖风出口。

其中,所述三边框架的一端边框设置有弧形颈枕。

其中,所述三边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充气囊两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相配合的连接条。

其中,所述弧形板和所述扇形帘为透明韧性塑料软板。

其中,所述弧形推拉杆上设置有拉手。

其中,所述充气囊上部设置有按摩凸起。

本装置的使用:首先将需要拔罐的患者脱掉上衣,穿过该装置,保持充气囊位于患者的上部,然后启动充气泵对充气囊进行充气,保持充气囊鼓气状态,患者的脖子架于弧形颈枕上,然后进行拔罐。根据拔罐部位拉动弧形推拉杆,从而放置火罐。由于弧形板为透明结构,从而便于观察和取放。另外,暖风机采用普通的家用暖风机即可。启动暖风机,保持暖风从弧形推拉杆的暖风口输入内部,保持内部一个比较温暖的拔罐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在对患者进行拔罐治疗的同时,保持温暖的环境,防止患者着凉,并且取放和观察比较方便,患者能够再长时间的拔罐状态都保持舒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弧形推拉杆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三边框架;2、充气囊;3、充气管;4、充气泵;5、弧形推拉结构I;6、弧形推拉结构II;7、推拉杆;8、弧形板;9、扇形帘;10、滑行轨道;11、滑行块I;12、滑行块II;13、磁性条;14、暖风管;15、暖风机;16、暖风出口;17、弧形颈枕;18、连接槽;19、连接条;20、拉手;21、按摩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拔罐护理罩,包括三边框架1,三边框架1内设置有充气囊2,充气气囊2的一端由充气管3与充气泵4连接;

三边框架1上方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弧形推拉结构I5,弧形推拉结构I5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弧形推拉结构II6,推拉结构I5包括弧形推拉杆7、与弧形推拉杆7一侧固定连接的弧形板8,以及与弧形推拉杆7另一侧连接的扇形帘9,弧形推拉结构II6包括弧形推拉杆7、与弧形推拉杆7两侧固定连接的弧形板8,三边框架1的两侧边框上设置有滑行轨道10,弧形推拉杆7的两端设置有与滑行轨道10相配合的滑行块I11,弧形板8的两端设置有与滑行轨道10相配合的滑行块II12,弧形板8的一边与弧形推拉杆7固定连接,弧形板8的另一边设置有磁性条13;

弧形推拉杆7内设置有空腔,弧形推拉杆7的空腔由暖风管14连接有暖风机15,弧形推拉杆7的内弧面设置有暖风出口16。

其中,三边框架1的一端边框设置有弧形颈枕17。

其中,三边框架1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槽18,充气囊2两侧设置有与连接槽相18配合的连接条19。

其中,弧形板8和扇形帘9为透明韧性塑料软板。

其中,弧形推拉杆7上设置有拉手20。

其中,充气囊2上部设置有按摩凸起21。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