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048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中医的“虚劳”、“血症”等范畴。主要表现为贫血症状,出血及感染、发热较轻微。

西药对其病因未完全阐明、治疗也较为困难,传统的疗法需定期输血、输液和住院治疗,治愈率低,经济负担重等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痛苦并丧失了治疗的信心。且,目前用

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价格昂贵、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理想。现代医学对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采用输血疗法与西药联合治疗,但不良反应较重,难以长期应用。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剑皮树菌20-35份、灵芝20-35份、熟地10-16份、山药12-22份、山茱萸12-20份、菟丝子15-22份、枸杞子8-15份、龟甲胶8-16份、女贞子8-16份、旱莲草10-20 份、何首乌15-22份、补骨脂12-20份、桑葚子12-22份、白花蛇舌草10-20 份、北沙参15-22份、地骨皮9-16份、黑芝麻11-22 份、百合8-16份、甘草5-9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剑皮树菌20份、灵芝20份、熟地10份、山药12份、山茱萸12份、菟丝子15份、枸杞子8份、龟甲胶8份、女贞子8份、旱莲草10份、何首乌15份、补骨脂12份、桑葚子12份、白花蛇舌草10份、北沙参15份、地骨皮9份、黑芝麻11份、百合8份、甘草5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剑皮树菌35份、灵芝35份、熟地16份、山药22份、山茱萸20份、菟丝子22份、枸杞子15份、龟甲胶16份、女贞子16份、旱莲草20 份、何首乌22份、补骨脂20份、桑葚子22份、白花蛇舌草20 份、北沙参22份、地骨皮16份、黑芝麻22 份、百合16份、甘草9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剑皮树菌25份、灵芝25份、熟地16份、山药16份、山茱萸16份、菟丝子18份、枸杞子12份、龟甲胶12份、女贞子9份、旱莲草12份、何首乌18份、补骨脂18份、桑葚子16份、白花蛇舌草12份、北沙参18份、地骨皮12份、黑芝麻16份、百合12份、甘草6份。

本发明原料的作用效果如下:

剑皮树菌:剑皮树菌,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簇毛木层孔菌Phellinus torulosus(Pers.)Bourd.et Galz.的子实体。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浙江、江西、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补血之功效。常用于贫血。

灵芝: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学名:Ganoderma Lucidum Karst)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

熟地:熟地味甘、性平而入血分,功能滋阴补血、补精益髓。治阴虚血少,脑髓空虚所至的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心悸失眠、健忘,盗汗等。

山药: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最适宜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山药在食品业和加工业上大有发展前途。

山茱萸: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菟丝子:菟丝子甘、温,归肾、肝、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始载《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甘味一般具有滋补作用,甘辛微温,禀气中和,既可补阳,又可益阴,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固精安胎与性激素样作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与元阳,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脏腑机能活动的原动力。

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肝肾阴虚证 本品甘平质润,平补肝肾,有滋补强壮作用,凡肝肾阴虚诸证均可应用。

龟甲胶:龟甲胶,滋阴,养血。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血虚萎黄。

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功效:补益肝肾,明目,清虚热。主治: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

旱莲草:味甘酸,性凉,入肝肾二经,无毒。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功效,可治各种吐血,鼻出血,咳血,肠出血,尿血,痔疮出血,血崩等症。捣汁涂眉发,能促进毛发生长,内服有乌发、黑发功效。

何首乌:苦甘涩,微温。入肝、肾经。具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的功效。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

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肾虚腰痛,小便频数,小儿遗尿,肾漏,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冷痛,肾虚遗精,遗尿,尿频等。

桑葚子: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心经。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润肠的作用。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桑葚子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成分,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常吃桑椹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桑葚生长时为青绿色,渐渐变为橙红,成年的由朱红变为紫黑。一般黑桑葚最佳酿酒,红的入味。

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舍草的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利白花蛇舌草尿。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阑尾炎、肝炎、菌痢、毒蛇咬伤、肿瘤。亦可用于消化道癌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白花蛇草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实乃“清热解毒”之良药。

北沙参: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阴虚的肺热燥咳,干咳少痰,胃阴虚或热伤胃阴,津液不足的口渴咽干等。

地骨皮:甘、寒。归肺、肾经。清虚热,泻肺火,凉血。用于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尿血,消渴等。

桑椹子:甘、酸、寒。归肝、肾经。滋阴养血,生津,润肠。用于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等。

黑芝麻:甘、平。归肝、脾、肾经。补益肝肾,养血益精,润肠通便。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脚痿软、须发早发、肌肤干燥,肠燥便秘,妇人乳少,痈疮湿疹等。

百合:甘、微苦,微寒,归心,肺经。养阴润燥,清心安神。主治阴虚久咳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滋阴养血,填精益髓,养阴润燥,补血安神之功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独特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

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剑皮树菌20份、灵芝20份、熟地10份、山药12份、山茱萸12份、菟丝子15份、枸杞子8份、龟甲胶8份、女贞子8份、旱莲草10份、何首乌15份、补骨脂12份、桑葚子12份、白花蛇舌草10份、北沙参15份、地骨皮9份、黑芝麻11份、百合8份、甘草5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剑皮树菌35份、灵芝35份、熟地16份、山药22份、山茱萸20份、菟丝子22份、枸杞子15份、龟甲胶16份、女贞子16份、旱莲草20 份、何首乌22份、补骨脂20份、桑葚子22份、白花蛇舌草20 份、北沙参22份、地骨皮16份、黑芝麻22 份、百合16份、甘草9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剑皮树菌25份、灵芝25份、熟地16份、山药16份、山茱萸16份、菟丝子18份、枸杞子12份、龟甲胶12份、女贞子9份、旱莲草12份、何首乌18份、补骨脂18份、桑葚子16份、白花蛇舌草12份、北沙参18份、地骨皮12份、黑芝麻16份、百合12份、甘草6份。

典型病例:

病例一:

马某,男,59 岁。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面色苍白、乏力,在当地医院检查骨穿后诊断为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口服康力龙、氨肽素等药物治疗,血色素一直不稳定,时高时低,间断服用中草药和输血支持治疗,效果不理想,输血间隔越来越短,经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五个疗程后复查血,血色化验正常,复查血常规示:WBC 3.24×109/L HB 116g/LPLT32×109/L Rc 3.1%。

病例二:

邓某,女,28 岁,确诊为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 年,每年1-2 次住院治疗,病情仍逐渐加重,发病第3 年患者行经时间越来越长,量多色淡,贫血严重,面部及全身水肿,目糊耳鸣,心跑气短,神疲乏力,不得不每周入院输血维持生命,病情芨芨可危,患者家属已放弃治疗,在家等待自然转归。连续服用本发明药物六个疗程后,复查血常规示:WBC 4.14×109/L HB 111g/LPLT35×109/L Rc 3.2%。病情稳定。

病例三:

何某,男,53 岁。患者确诊为肝肾阴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 年,每年1-2 次住院治疗。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 个疗程,自觉症状好转,贫血较前有所改善,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时周身乏力,头晕,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脉同前。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8g/L,血小板66×109/L,期间输血间隔时间延长。继续服用2 个疗程,自觉症状明显改善,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周身有力,无头晕、腰膝酸软等症状,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滑。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15g/L,血小板89×109/L,痊愈。随访1 年,患者病情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