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及人眼测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883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及人眼测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人眼测量装置及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及人眼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科疾病之一,患者患病初期视物模糊,后期因晶状体变浑浊而逐渐丧失视力。现今没有根治白内障的药物,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是否合适对术后视力的恢复程度有决定作用,而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由眼睛视轴参数决定,如: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视轴长度等。此类手术要求术前对患者的视轴相关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这样患者才能在术后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屈光效果,进而摆脱白内障对其生活造成的诸多困扰。所以说,对于将要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来说,术后能否获得理想的屈光效果,关键在于在术前能否对其视轴相关参数进行精准的测量。

针对视轴参数测量,Haag-Streit AG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参考臂的时域低相干光干涉仪(参见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09/0268209 A1,发明名称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ation of geometric values on an object”);卡尔蔡司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时域低相干干涉仪(参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80118045.1,发明名称为“低相干干涉仪”),该干涉仪用于测量样品多个区域的间隔;王毅等公开了一种使用平衡探测法的时域低相干光干涉仪(参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019447.4,发明名称为“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及进行眼睛生物测量的方法”)。对于视轴参数的检测,上述三种方法都是基于时域低相干光干涉原理,自身灵敏度相对较低;并且,因为在时域低相干光干涉方法的检测过程中,由于要进行参考臂扫描,因此导致探测光和参考光之间的光程差连续变化,探测到的干涉光谱信号连续变化,无法实现多次平均以提高信噪比及灵敏度;另外,这些方法,都没有兼顾到被测试者的视力状况,没有实现快速变焦,在探测过程中,无法保证探测光都能依次聚焦到眼内各个检测面上。因此,对于那些晶状体混浊程度比较严重的患者,探测光的严重衰减会导致返回至探测器的光太弱,导致其视轴参数无法有效被检出,使检出率较低。因此,亟需一种具有较高检测灵敏度的视轴参数测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所述装置能够准确测出人眼视轴相关参数,包括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以及玻璃体厚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低相干光干涉单元、快速变焦单元、多参考臂单元、光电触发单元、伺服电机、转盘以及计算机,低相干光干涉单元通过第二光纤与快速变焦单元光连接,低相干光干涉单元通过第三光纤与多参考臂单元光连接,计算机通过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别与低相干光干涉单元以及光电触发单元电连接,低相干光干涉单元输出的两路光分别进入快速变焦单元和多参考臂单元,伺服电机驱动转盘旋转,对低相干光干涉单元输出的光进行变焦以及光路切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低相干光干涉单元包括低相干光源、第一光纤、光纤耦合器、第二光纤、第三光纤、第四光纤、第三光纤准直器、光栅、第十透镜、线阵CCD以及第一信号线,所述低相干光源通过第一光纤与光纤耦合器连接,光纤耦合器通过第二光纤与快速变焦单元中的第一光纤准直器连接,光纤耦合器通过第三光纤与多参考臂单元中的第二光纤准直器连接,光纤耦合器通过第四光纤依次按序与第三光纤准直器、光栅、第十透镜、线阵CCD、第一信号线作光、电串联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快速变焦单元包括第一光纤准直器、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述第光纤准直器按序依次与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半透半反镜和第四透镜作光连接,构成眼睛前节探测臂;第一光纤准直器按序依次与第二反射镜、第四透镜、第二半透半反镜和第四透镜作光连接,构成视网膜的探测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多参考臂单元包括第二光纤准直器、第三半透半反镜、第四半透半反镜、第五半透半反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五反射镜、第六反射镜、第七反射镜、第八反射镜和第九反射镜,第二光纤准直器按序依次与第三半透半反镜、第六透镜和第三反射镜作光连接,构成眼角膜的参考臂;第二光纤准直器按序依次与第三半透半反镜、第四反射镜、第四半透半反镜,第七透镜和第五反射镜作光连接,构成晶状体前表面的参考臂;第二光纤准直器按序依次与第三半透半反镜、第四反射镜、第四半透半反镜、第六反射镜、第五半透半反镜,第八透镜和第七反射镜作光连接,构成晶状体后表面的参考臂;第二光纤准直器按序依次与第三半透半反镜、第四反射镜、第四半透半反镜、第六反射镜、第五半透半反镜、第八反射镜,第九透镜和第九反射镜作光连接,构成视网膜的参考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光电触发单元包括红外发射部件和光电触发装置,二者分分别位于转盘的两侧,光电触发装置通过第二信号线与计算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沿所述转盘的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至第四探测孔以及第一至第四参考孔,所述第一至第四探测孔以及第一至第四参考孔为弧形孔,所述第一至第四探测孔以及第一至第四参考孔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5°,所述第一至第三探测孔的弧长相同,第四探测孔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一探测孔的弧长;所述第一至第四参考孔的弧长依次增加,所述第一至第四参考孔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至第四光电触发通孔,所述光电触发通孔为圆形,且两个光电触发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探测孔以及第三探测孔上分别装有第一透明片和第二透明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测量角膜前表面干涉光谱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眼测量装置为前述的人眼测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经第一光纤准直器进入快速变焦单元的探测光依次经过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一透镜、转盘上的第一探测通孔后,经过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半透半反镜、第五透镜后,聚焦在被测试者的角膜前表面上,之后该路探测光的反射光按原路返回到第二光纤中;

经第二光纤准直器进入多参考臂单元的参考光经第三半透半反镜通过转盘上的第一参考孔后,进入角膜的参考臂,经第六透镜汇聚到第四反射镜上,之后该路参考光的反射光原路返回到第三光纤中;

第二光纤和第三光纤中的反射光返回至光纤耦合器,经第四光纤进入第三光纤准直器的光在其准直作用下变为平行光,接着照射到光栅上,由光栅分光后经过第十透镜,得到的干涉光谱成像于线阵相机,最后经线阵相机转换为电信号;此时,光电触发单元中的红外发射部件发出的红外光刚好穿过位于转盘上的第一光电触发通孔,光电触发装置开始工作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经第二信号线传至计算机,由此计算机开始采集之前产生的电信号,进而得到角膜前表面位置和角膜后表面位置的干涉光谱信号。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测量晶状体前表面干涉光谱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眼测量装置为前述的人眼测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经第光纤准直器进入快速变焦单元的探测光依次经过第半透半反镜、第一透镜,穿过转盘上的第二通孔以及位于该处的第一透明片后,经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半透半反镜、第五透镜后,聚焦在被测试者的晶状体前表面上,之后该路探测光的反射光按原路返回到第二光纤中;

经第二光纤准直器进入多参考臂单元的参考光经第三半透半反镜、第四反射镜、第四半透半反镜,通过转盘上的第二参考孔后,进入晶状体前表面的参考臂,经第七透镜汇聚到第五反射镜上,之后该路参考光的反射光原路返回到第三光纤中;

第二光纤和第三光纤中的反射光返回至光纤耦合器,经第四光纤进入第三光纤准直器,在其准直作用下变为平行光,接着照射到光栅上,由光栅分光后经过第十透镜,由此得到的干涉光谱成像于线阵相机,最后经线阵相机转换为电信号;此时,光电触发单元中的红外发射部件发出的红外光刚好穿过位于转盘上的第二光电触发通孔,光电触发装置开始工作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经第二信号线传至计算机,由此计算机开始采集之前产生的电信号,进而得到晶状体前表面的干涉光谱信号。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测量晶状体后表面干涉光谱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眼测量装置为前述的人眼测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经第一光纤准直器进入快速变焦单元的探测光依次经过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一透镜,穿过转盘上的第三探测孔以及位于其上的第二透明片后,经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半透半反镜、第五透镜后,聚焦在被测试者的晶状体后表面上,之后该路探测光的反射光按原路返回到第二光纤中;

经第二光纤准直器进入多参考臂单元的参考光经第三半透半反镜、第四反射镜、第四半透半反镜后,通过转盘上的第三参考孔后,进入晶状体前表面的参考臂,经第七透镜汇聚到第五反射镜上,之后该路参考光的反射光原路返回到第三光纤中;

第二光纤和第三光纤中的反射光返回至光纤耦合器,经第四光纤进入第三光纤准直器,在其准直作用下变为平行光,接着照射到光栅上,由光栅分光后经过第十透镜,由此得到的干涉光谱成像于线阵相机,最后经线阵相机转换为电信号;此时,光电触发单元中的红外发射部件发出的红外光刚好穿过位于转盘上的第三光电触发通孔,光电触发装置开始工作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经第二信号线传至计算机,由此计算机开始采集之前产生的电信号,进而得到晶状体后表面的干涉光谱信号。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测量视网膜干涉光谱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眼测量装置为前述的人眼测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进入快速变焦单元的探测光依次经过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反射镜,穿过转盘上的第四参考孔后,经第四透镜、第二半透半反镜和第五透镜后,聚焦在被测试者的视网膜上,之后该路探测光的反射光按原路返回到第二光纤中;

进入多参考臂单元的参考光依次经过第三半透半反镜、第四反射镜、第四半透半反镜、第六反射镜、第五半透半反镜、第八反射镜后,通过转盘上的第四参考孔,进入视网膜的参考臂,经第九透镜汇聚到第九反射镜上,之后该路参考光反射光原路返回到第三光纤中;

第二光纤和第三光纤中的反射光返回至光纤耦合器,经第四光纤进入第三光纤准直器,在其准直作用下变为平行光,照射到光栅上,由光栅分光后经过第十透镜,由此得到的干涉光谱成像于线阵相机,经线阵相机转换为电信号;此时,光电触发单元中的红外发射部件发出的红外光刚好穿过位于转盘上的第四光电触发通孔,光电触发装置开始工作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经第二信号线传至计算机,由此计算机开始采集之前产生的电信号,进而得到视网膜位置的干涉光谱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装置由于在每个检测位置采用了触发的数据采集方式,保证了所采集数据的有效性,可以实现每个位置干涉光谱信号的多次采集,对其平均后从而提高信噪比;同时所述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变焦和快速光程补偿。

所述装置由于将视网膜的测量单独分离出来,且不影响眼睛前节的测量,兼顾了患者的不同视力状况;由于采用探测光聚焦的方式来检测眼内各个位置的干涉光谱信号,有效地减小了探测光的衰减:二者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视轴参数的检出率,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所述装置由于基于频域低相干光干涉方法并且采用分段的方式对视轴参数进行检测,精确地实现了人眼从角膜前表面到视网膜的全范围完整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在ZEMAX中建立的人眼光学模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探测光聚焦在角膜前表面上时的仿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探测光聚焦在晶状体前表面上时的仿真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探测光聚焦在晶状体后表面上时的仿真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探测光聚焦在视网膜上时的仿真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中光电触发单元的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总体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包括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快速变焦单元B、多参考臂单元C、光电触发单元D、伺服电机41、转盘42以及计算机37。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通过第二光纤4与快速变焦单元B光连接,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通过第三光纤15与多参考臂单元C光连接。计算机37通过第一信号线36和第二信号线38分别与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以及光电触发单元D电连接。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输出的两路光分别进入快速变焦单元B和多参考臂单元C,伺服电机41驱动转盘42旋转,对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输出的光进行变焦以及光路切换。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包括低相干光源1、第一光纤2、光纤耦合器3、第二光纤4、第三光纤15、第四光纤31、第三光纤准直器32、光栅33、第十透镜34、线阵CCD35以及第一信号线36。所述低相干光源通1过第一光纤2与光纤耦合器3连接,光纤耦合器3通过第二光纤4与快速变焦单元B中的第一光纤准直器5连接,光纤耦合器3通过第三光纤(15)与多参考臂单元C中的第二光纤准直器16连接,光纤耦合器3通过第四光纤31依次按序与第三光纤准直器32、光栅33、第十透镜34、线阵CCD35以及第一信号线36作光、电串联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快速变焦单元B包括第一光纤准直器5、第一半透半反镜6、第二半透半反镜13、第一反射镜10、第二反射镜11、第一透镜7、第二透镜8、第三透镜9、第四透镜12和第五透镜14。所述第光纤准直器5按序依次与第一半透半反镜6、第一透镜7、第二透镜8、第三透镜9、第一反射镜10、第二半透半反镜13和第四透镜14作光连接,构成眼睛前节探测臂;第一光纤准直器5按序依次与第二反射镜11、第四透镜12、第二半透半反镜13和第四透镜14作光连接,构成视网膜47的探测臂。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多参考臂单元C包括第二光纤准直器16、第三半透半反镜17、第四半透半反镜21、第五半透半反镜25、第六透镜18、第七透镜22、第八透镜26、第九透镜29、第三反射镜19、第四反射镜20、第五反射镜23、第六反射镜24、第七反射镜27、第八反射镜28和第九反射镜30。第二光纤准直器16按序依次与第三半透半反镜17、第六透镜18和第三反射镜19作光连接,构成眼角膜43的参考臂;第二光纤准直器16按序依次与第三半透半反镜17、第四反射镜20、第四半透半反镜21,第七透镜22和第五反射镜23作光连接,构成晶状体前表面45的参考臂;第二光纤准直器16按序依次与第三半透半反镜17、第四反射镜20、第四半透半反镜21、第六反射镜24、第五半透半反镜25、第八透镜26和第七反射镜27作光连接,构成晶状体后表面46的参考臂;第二光纤准直器16按序依次与第三半透半反镜17、第四反射镜20、第四半透半反镜21、第六反射镜24、第五半透半反镜25、第八反射镜28,第九透镜29和第九反射镜30作光连接,构成视网膜47的参考臂。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光电触发单元D包括红外发射部件40和光电触发装置39,二者分分别位于转盘42的两侧,光电触发装置39通过第二信号线38与计算机37电连接,如图1和图8所示。

具体的,如图2所示,沿所述转盘42的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至第四探测孔2-1、2-2、2-3、2-4以及第一至第四参考孔2-5、2-6、2-7、2-8。所述第一至第四探测孔2-1、2-2、2-3、2-4以及第一至第四参考孔2-5、2-6、2-7、2-8为弧形孔,所述第一至第四探测孔2-1、2-2、2-3、2-4以及第一至第四参考孔2-5、2-6、2-7、2-8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5°。所述第一至第三探测孔2-1、2-2、2-3的弧长相同,第四探测孔2-4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一探测孔2-1的弧长;所述第一至第四参考孔2-5、2-6、2-7、2-8的弧长依次增加,所述第一至第四参考孔2-5、2-6、2-7、2-8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至第四光电触发通孔2-9、2-10、2-11、2-12,所述光电触发通孔为圆形,且两个光电触发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探测孔2-2以及第三探测孔2-3上分别装有第一透明片a和第二透明片b。

设置在第二探测孔2-2、第三探测孔2-3处的第一透明片a和第二透明片b的具体参数(包括折射率和厚度)是通过如下过程来进行选择的:

(1)在光学仿真软件ZEMAX中建立人眼光学模型,如图3所示。设置好第一透镜7、第二透镜8、第三透镜9,第五透镜14的参数(包括具体型号和相对位置);

(2)当第一透明片a设置好具体参数,并设置在第一透镜7和第二透镜8之间的合适位置时,探测光在依次经过第一透镜7、第二透镜8、第三透镜9,第五透镜14后,正好聚焦在晶状体前表面45上,如图5所示;

(3)当第二透明片b设置好具体参数,并设置在第一透镜7和第二透镜8之间的合适位置时,探测光在依次经过第一透镜7、第二透镜8、第三透镜9,第五透镜14后正好聚焦在晶状体后表面46上,如图6所示。

(4)当第一透镜7和第二透镜8之间没有设置透明片时,探测光在依次经过第一透镜7、第二透镜8、第三透镜9,第五透镜14后聚焦在角膜前表面43上(图3中44为角膜后表面),如图4所示;实验中适当调节第四透镜12的位置,探测光在依次经过第四透镜12和第五透镜14后得以聚焦在视网膜47上,如图7所示。

实验过程中,转盘42在伺服电机41的带动下,从而实现探测光在每个被测眼内位置的快速切换和快速变焦;基于转盘42的设计,在每个被测眼内位置出现干涉光谱信号;在光电触发模块的作用下,系统采集每一个位置的干涉光谱信号。对干涉光谱信号处理后,结合相关参数,即可计算得出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厚度,以及视轴长度。

所述装置由于在每个检测位置采用了触发的数据采集方式,保证了所采集数据的有效性,可以实现每个位置干涉光谱信号的多次采集,对其平均后从而提高信噪比;同时所述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变焦和快速光程补偿。

所述装置由于将视网膜的测量单独分离出来,且不影响眼睛前节的测量,兼顾了患者的不同视力状况;由于采用探测光聚焦的方式来检测眼内各个位置的干涉光谱信号,有效地减小了探测光的衰减:二者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视轴参数的检出率,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所述装置由于基于频域低相干光干涉方法并且采用分段的方式对视轴参数进行检测,精确地实现了人眼从角膜前表面到视网膜的全范围完整检测。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测量角膜前表面干涉光谱信号的方法,所述人眼测量装置为前述的人眼测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经第一光纤准直器5进入快速变焦单元B的探测光依次经过第一半透半反镜6、第一透镜7、转盘42上的第一探测通孔2-1后,经过第二透镜8、第三透镜9、第一反射镜10、第二半透半反镜13、第五透镜14后,聚焦在被测试者的角膜前表面43上,之后该路探测光的反射光按原路返回到第二光纤4中;

经第二光纤准直器16进入多参考臂单元C的参考光经第三半透半反镜17通过转盘上的第一参考孔2-5后,进入角膜的参考臂,经第六透镜18汇聚到第四反射镜19上,之后该路参考光的反射光原路返回到第三光纤15中;

第二光纤4和第三光纤15中的反射光返回至光纤耦合器3,经第四光纤31进入第三光纤准直器32的光在其准直作用下变为平行光,接着照射到光栅33上,由光栅33分光后经过第十透镜34,得到的干涉光谱成像于线阵相机35,最后经线阵相机35转换为电信号;此时,光电触发单元D中的红外发射部件40发出的红外光刚好穿过位于转盘42上的第一光电触发通孔2-9,光电触发装置39开始工作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经第二信号线38传至计算机37,由此计算机37开始采集之前产生的电信号,进而得到角膜前表面43位置的干涉光谱信号。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测量晶状体前表面干涉光谱信号的方法,所述人眼测量装置为前述的人眼测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经第一光纤准直器5进入快速变焦单元B的探测光依次经过第一半透半反镜6、第一透镜7,穿过转盘42上的第二探测孔2-2以及位于该处的第一透明片a后,经第二透镜8、第三透镜9、第一反射镜10、第二半透半反镜13、第五透镜14后,聚焦在被测试者的晶状体前表面45上,之后该路探测光的反射光按原路返回到第二光纤4中;

经第二光纤准直器16进入多参考臂单元C的参考光经第三半透半反镜17、第四反射镜20、第四半透半反镜21,通过转盘42上的第二参考孔2-6后,进入晶状体前表面45的参考臂,经第七透镜22汇聚到第五反射镜23上,之后该路参考光的反射光原路返回到第三光纤15中;

第二光纤4和第三光纤15中的反射光返回至光纤耦合器3,经第四光纤31进入第三光纤准直器32,在其准直作用下变为平行光,接着照射到光栅33上,由光栅33分光后经过第十透镜34,由此得到的干涉光谱成像于线阵相机35,最后经线阵相机35转换为电信号;此时,光电触发单元D中的红外发射部件40发出的红外光刚好穿过位于转盘42上的第二光电触发通孔2-10,光电触发装置39开始工作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经第二信号线38传至计算机37,由此计算机37开始采集之前产生的电信号,进而得到晶状体前表面45的干涉光谱信号。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测量晶状体后表面干涉光谱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眼测量装置为前述的人眼测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经第一光纤准直器5进入快速变焦单元B的探测光依次经过第一半透半反镜17、第一透镜7,穿过转盘42上的第三探测孔2-3以及位于其上的第二透明片b后,经第二透镜8、第三透镜9、第一反射镜10、第二半透半反镜13、第五透镜14后,聚焦在被测试者的晶状体后表面46上,之后该路探测光的反射光按原路返回到第二光纤4中;

经第二光纤准直器16进入多参考臂单元C的参考光经第三半透半反镜17、第四反射镜20、第四半透半反镜21后,通过转盘42上的第三参考孔2-7后,进入晶状体前表面45的参考臂,经第七透镜22汇聚到第五反射镜23上,之后该路参考光的反射光原路返回到第三光纤15中;

第二光纤4和第三光纤15中的反射光返回至光纤耦合器3,经第四光纤31进入第三光纤准直器32,在其准直作用下变为平行光,接着照射到光栅33上,由光栅33分光后经过第十透镜34,由此得到的干涉光谱成像于线阵相机35,最后经线阵相机35转换为电信号;此时,光电触发单元D中的红外发射部件40发出的红外光刚好穿过位于转盘42上的第三光电触发通孔2-11,光电触发装置39开始工作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经第二信号线38传至计算机37,由此计算机37开始采集之前产生的电信号,进而得到晶状体后表面46的干涉光谱信号。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测量视网膜干涉光谱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眼测量装置为前述的人眼测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进入快速变焦单元B的探测光依次经过第一半透半反镜6、第二反射镜11,穿过转盘42上的第四参考孔2-4后,经第四透镜12、第二半透半反镜13和第五透镜14后,聚焦在被测试者的视网膜47上,之后该路探测光的反射光按原路返回到第二光纤4中;

进入多参考臂单元C的参考光依次经过第三半透半反镜17、第四反射镜20、第四半透半反镜21、第六反射镜24、第五半透半反镜25、第八反射镜28后,通过转盘42上的第四参考孔2-8,进入视网膜47的参考臂,经第九透镜29汇聚到第九反射镜30上,之后该路参考光反射光原路返回到第三光纤15中;

第二光纤4和第三光纤15中的反射光返回至光纤耦合器3,经第四光纤31进入第三光纤准直器32,在其准直作用下变为平行光,照射到光栅33上,由光栅33分光后经过第十透镜34,由此得到的干涉光谱成像于线阵相机35,经线阵相机35转换为电信号,此时,光电触发单元D中的红外发射部件40发出的红外光刚好穿过位于转盘42上的第四光电触发通孔2-12,光电触发装置39开始工作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经第二信号线38传至计算机37,由此计算机37开始采集之前产生的电信号,进而得到视网膜47位置的干涉光谱信号。

结合上述几种方法所测得的各位置的干涉信息、校准的各参考臂之间的距离以及眼内各部分生理结构的折射率,最终通过计算即可得到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厚度以及视轴长度。后续可以通过增加检测过程中电机的旋转圈数,来对每个检测位置的干涉光谱信号进行多次采集,以提高各干涉光谱信号的信噪比;另外,还需增加辅助的人眼固视装置,避免在检测过程中人眼自动调节而影响检测结果的重复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