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1041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胶囊,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胶囊。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临近组织,如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症状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对于颈椎病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牵引治疗、手法按摩推拿疗法、理 疗、温热敷等,每种治疗方案都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效果较为缓慢,若病情严重有 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者,只能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风险大,效果也十分不理想。中药 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作用强、见效快、药效持久等优点,且没有依赖性、耐药性以及 毒副作用,若从中选择一种中药制剂治疗颈椎病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胶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羌活15—20份、白芷15—20份、当归15—20份、威灵仙20—25份、红花20—25份、桂枝5—10份、葛根5—10份、防风10—15份、细辛10—15份、蜈蚣3—6份、川芎10—15份、三七(田七)6—10份、杜仲6—10份、肉桂6—10份、甘草10—15份、菊花8—14份、佩兰6—8份、石菖蒲6—8份、乳香6—8份、没药6—8份、桑叶6—8份、白前6—8份、白术5—10份、远志5—10份、茯苓8—14份、木瓜6—10份、藁本6—10份、合欢皮6—10份、赤芍6—10份、附子6—10份、透骨草8—14份、紫草8—14份、秦艽6—10份、天麻5—10份、柴胡5—10份、刘寄奴5—10份、木瓜5—10份、牛膝10—15份。

优选为,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羌活18份、白芷18份、当归18份、威灵仙22份、红花22份、桂枝8份、葛根8份、防风12份、细辛12份、蜈蚣5份、川芎12份、三七(田七)8份、杜仲8份、肉桂8份、甘草12份、菊花10份、佩兰7份、石菖蒲7份、乳香7份、没药7份、桑叶7份、白前7份、白术8份、远志8份、茯苓10份、木瓜8份、藁本8份、合欢皮8份、赤芍8份、附子8份、透骨草10份、紫草10份、秦艽8份、天麻8份、柴胡8份、刘寄奴8份、木瓜8份、牛膝12份。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胶囊,其制备方法是,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组分原料药,粉碎100—120目,用3—6倍量60%的乙醇密封浸泡5—7天,加热回流2—3小时,收集第一次提取液;再加2—4倍量60%的乙醇密封浸泡3--5天,加热回流2—3小时,收集第二次提取液;合并上述两次提取液后过滤,搅拌后过滤,减压浓缩成流浸膏,之后在50—60℃下烘干得到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后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胶囊,0.5克/100粒,每天早、中、晚各口服一次,每次2—3粒,10天为一个疗程。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经、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痈排脓之功效。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

威灵仙:味咸、辛,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利湿,通络止痛,消骨鲠之功效。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发表解肌,透疹,解热生津,升阳止泻之功效。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经;具有祛风发表,胜湿止痛,止痉之功效。

细辛:味辛,性温;归心、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之功效。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

三七(田七):味甘、味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

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之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心经;具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之功效。

佩兰:味辛,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之功效。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之功效。

乳香: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

没药:味苦,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

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书散风寒,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之功效。

白前:味辛、甘,性微温;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止咳之功效。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宁心安神,祛痰止咳,消肿止痛之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之功效。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之功效。

藁本:味辛,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功效。

合欢皮:味甘,性平;归心、肝、肺经;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之功效。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淤止痛之功效。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之功效。

透骨草:味甘、辛,性温;归肺、肝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之功效。

紫草: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之功效。

秦艽: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胃、胆经;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之功效。

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平肝,平抑肝阳,驱风通络之功效。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

刘寄奴:味苦,性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之功效。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之功效。

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血(火)下行,利尿通淋之功效。

本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针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以消炎镇痛、活血化瘀、补肝强肾、舒筋活络为原则,进行辨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该中药胶囊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疗颈椎病且不易复发。

下面结合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1、临床诊断标准

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甚至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所有患者均经过X光或CT检查确诊,并结合患者症状分析确诊。

2、治疗方法

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胶囊,每天早、中、晚各口服一次,每次2—3粒,10天为一个疗程。

3、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原有症状和体征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得到缓解,体征大部分消失,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有效:原有症状减轻,颈、肢体功能部分恢复正常。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4、治疗结果

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胶囊共治疗颈椎病患者114例,经过1—6个疗程的治疗,治愈96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84.2% ,有效率为96.4%。

5、典型病例

1.徐某,女,56岁,患有颈椎病4年,脖子僵硬,上肢麻木,肩膀酸痛,曾服用了各类药物,仍不见好转,病情不断加重。服用本发明所制备的胶囊1个疗程,症状明显得到好转,又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消失,治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2.刘某,男,59岁,患有颈椎病4年,颈部反复疼痛,上肢酸麻,并伴有恶心呕吐,经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所制备的胶囊2个疗程,恶心呕吐症状消失,又继续服用3个疗程,治愈。

3.姜某,男,63岁,患有颈椎病2年,上肢麻木严重,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曾服用过大量西药,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连续服用本发明制备的胶囊4个疗程,颈椎病症状全部消失,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4.李某,男,60岁,大学教授,患有颈椎病5年,长期颈部酸痛,头晕恶心,上肢发麻,多方治疗无效。服用本发明所制备的胶囊2个疗程,颈椎病症状明显得到好转,又继续服用4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羌活15份、白芷15份、当归15份、威灵仙22份、红花22份、桂枝6份、葛根6份、防风14份、细辛14份、蜈蚣3份、川芎12份、三七(田七)6份、杜仲6份、肉桂6份、甘草10份、菊花10份、佩兰6份、石菖蒲6份、乳香6份、没药6份、桑叶6份、白前6份、白术6份、远志6份、茯苓10份、木瓜10份、藁本10份、合欢皮6份、赤芍6份、附子6份、透骨草8份、紫草10份、秦艽10份、天麻8份、柴胡8份、刘寄奴8份、木瓜8份、牛膝12份。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胶囊,其制备方法是,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组分原料药,粉碎100—120目,用3—6倍量60%的乙醇密封浸泡5—7天,加热回流2—3小时,收集第一次提取液;再加2—4倍量60%的乙醇密封浸泡3--5天,加热回流2—3小时,收集第二次提取液;合并上述两次提取液后过滤,搅拌后过滤,减压浓缩成流浸膏,之后在50—60℃下烘干得到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后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胶囊,0.5克/100粒,每天早、中、晚各口服一次,每次2—3粒,10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羌活20份、白芷20份、当归20份、威灵仙24份、红花24份、桂枝8份、葛根8份、防风14份、细辛14份、蜈蚣6份、川芎14份、三七(田七)8份、杜仲8份、肉桂8份、甘草14份、菊花12份、佩兰7份、石菖蒲7份、乳香8份、没药8份、桑叶8份、白前8份、白术8份、远志8份、茯苓8份、木瓜8份、藁本8份、合欢皮8份、赤芍8份、附子8份、透骨草8份、紫草8份、秦艽8份、天麻8份、柴胡8份、刘寄奴9份、木瓜9份、牛膝12份。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胶囊,其制备方法是,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组分原料药,粉碎100—120目,用3—6倍量60%的乙醇密封浸泡5—7天,加热回流2—3小时,收集第一次提取液;再加2—4倍量60%的乙醇密封浸泡3--5天,加热回流2—3小时,收集第二次提取液;合并上述两次提取液后过滤,搅拌后过滤,减压浓缩成流浸膏,之后在50—60℃下烘干得到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后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胶囊,0.5克/100粒,每天早、中、晚各口服一次,每次2—3粒,10天为一个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