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外用中药袋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3409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外用中药袋,特别是供颈椎病及腰椎病患者使用的外用中药袋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临床上关于颈椎病及腰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外用中药袋,以解决颈椎病及腰椎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颈椎病及腰椎病。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外用中药袋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袋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酒当归10~25g、川芎5~15g、党参15~30g、桂枝(炒)3~15g、红花(炙)3~15g、白芍10~25g、川乌3~10g、鸡血藤(烤)10~18g、白芷3~12g、苏木(烘)3~10g、羌活3~12g、仙鹤草10~18g、伸筋草9~18g、菊花10~20g、杜仲(炒)6~18g、牛膝5~18g、丹皮6~10g、防风8~18g。

一种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外用中药袋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袋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酒当归12~23g、川芎8~13g、党参17~26g、桂枝(炒)6~13g、红花(炙)6~13g、白芍12~22g、川乌6~9g、鸡血藤(烤)11~16g、白芷5~11g、苏木(烘)5~9g、羌活6~11g、仙鹤草11~16g、伸筋草10~16g、菊花11~17g、杜仲(炒)8~16g、牛膝6~16g、丹皮7~9g、防风10~16g。

一种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外用中药袋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袋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酒当归20g、川芎12g、党参23g、桂枝(炒)12g、红花(炙)12g、白芍20g、川乌8g、鸡血藤(烤)14g、白芷10g、苏木(烘)8g、羌活10g、仙鹤草14g、伸筋草14g、菊花15g、杜仲(炒)14g、牛膝14g、丹皮8g、防风14g。

一种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外用中药袋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待用;

B、将粉碎好的粗粒状药物装入布袋内扎口后(其布袋的规格为:长度13cm×宽度13cm×厚度2cm),制备成外用中药袋,所述外用中药袋两端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二根适宜长度的胶带(以便于中药袋的固定)即得成品外用中药袋。

一种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外用中药袋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袋外敷于颈椎部或腰椎部,24小时换药一次,同时配合按摩,一周为一个疗程,治疗1~3 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痛苦解除,并获临床治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酒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 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

川芎,性味:辛、温,具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党参,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

桂枝(炒),性味:辛甘、温,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红花(炙),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等症;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症;

川乌,性味:辛、苦、热,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等症;

鸡血藤(烤),性味:味苦、微甘、性温,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治疗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

白芷,性味: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苏木(烘),性味:甘、咸、平,无毒,具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等症;

羌活,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仙鹤草,性味:味苦、涩、性平,具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等症;

伸筋草,性味:苦、辛、温、平,无毒,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止咳、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黄疸、咳嗽、疮疡、疱疹、烫伤等症;

菊花,性味: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等症;

杜仲(炒),性味:甘微辛、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牛膝,性味:甘苦酸、平,具有生用散瘀血、消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淋病、尿血、经闭、症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等症;

丹皮,性味:辛苦、凉、微寒,具有清热、活血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症;

防风,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颈椎病及腰椎病,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颈椎病及腰椎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外用中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袋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酒当归20g、川芎12g、党参23g、桂枝(炒)12g、红花(炙)12g、白芍20g、川乌8g、鸡血藤(烤)14g、白芷10g、苏木(烘)8g、羌活10g、仙鹤草14g、伸筋草14g、菊花15g、杜仲(炒)14g、牛膝14g、丹皮8g、防风14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外用中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袋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酒当归23g、川芎13g、党参26g、桂枝(炒)13g、红花(炙)13g、白芍22g、川乌9g、鸡血藤(烤)16g、白芷11g、苏木(烘)9g、羌活11g、仙鹤草16g、伸筋草16g、菊花17g、杜仲(炒)16g、牛膝16g、丹皮9g、防风16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外用中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袋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酒当归25g、川芎15g、党参30g、桂枝(炒)15g、红花(炙)15g、白芍25g、川乌10g、鸡血藤(烤)18g、白芷12g、苏木(烘)10g、羌活12g、仙鹤草18g、伸筋草18g、菊花20g、杜仲(炒)18g、牛膝18g、丹皮10g、防风18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患者共785例,年龄为58岁以上的442例,只有343例为58岁以下。785例患者中痊愈的760例,显效的25例,总有效率达100%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