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9981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棉签。



背景技术:

口腔牙齿上的牙菌斑是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为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牙菌斑对牙和牙龈构成危害,导致口腔最常见的两种疾病:龋病和牙周病。牙菌斑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钙化,形成牙石;当牙石形成之后,使用日常口腔护理的方法是不能清除掉的,只能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用专门的器械清除。牙石表面粗糙,更容易附着牙菌斑,而且更不容易清除。

因此预防龋病和牙周病的最重要方法既是彻底清除牙菌斑,防止牙石形成。清除牙菌斑的主要方法是刷牙,而牙菌斑是肉眼看不到的,因此普通人没有刷干净牙齿也很难发现。即使在医院或专业门诊,医生或医生助理有一些辅助器械可以帮助判断菌斑附着的牙面的面积大小,但难度大、准确性差、效率低,在判断患者牙齿的清洁程度或指导患者提高刷牙水平时,通常使用能够方便、准确、高效显示菌斑的菌斑显示剂。

菌斑显示剂一般有片剂及液体剂型,片剂使用时需要患者咀嚼,融化后才能显示菌斑,需要一定时间,且显示菌斑的效果不如液体菌斑显示剂,还容易让口腔所有粘膜着色不易清除,影响患者美观。医院或专业门诊最常使用菌斑显示效果好的液体菌斑显示剂。液体型菌斑显示剂往往是大剂量包装,价格昂贵,一般需要专业人员制作小棉球或使用棉签蘸一些菌斑显示剂,涂抹于牙面,显示效果较好,但不方便患者带回家中,作为日常监测菌斑附着情况使用。医生如果使用棉签,则需要使用数个棉签多次蘸取才能将全口牙齿的唇面及舌面涂满菌斑显示剂,多个棉签反复蘸取菌斑显示剂比较麻烦、花费时间,而且也浪费棉签。

因此,医生需要临床更方便使用的菌斑显示剂新剂型,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患者也需要日常在家中方便使用的菌斑显示剂,以便判断自己的刷牙效果,检查自己的全部牙齿是否刷已经干净,预防产生龋病和牙周病,或预防龋病和牙周病加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制作一种能够分次排药液功能棉签。它是将棉签体部做成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导液管,中部设储液腔,近棉签部设有变径孔,防止药液受轻微震动流出和控制液体流量,在棉签体部的右端装设有拔插塞,使用前保持药液处于封闭状态,大气压力的作用防止受震动药液流入棉签头部,使用时将拔插塞拔出或部分拔出,消除大气压力的作用,使储液腔内的药液受重力流出或加轻微外力流出棉签体部的左端口到棉签头部,然后将拔插塞重新封住棉签体部的右端口,保持储液腔封闭,防止使用时药液过多流入棉签头部,使用棉签擦拭物体,如牙面的一定面积后,棉签头部的药液含量下降,再次重复以上操作让药液流入棉絮,棉签就可以达到一次性使药液涂擦到较大面积的目的。

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棉签包括:棉絮头、棉签体部、药液和拔插塞;其特征在于:

棉签体部主要由第一管、储液腔和第二管构成;第一管的左端口与储液腔的右端口密封连接,第二管的右端口与储液腔的左端口密封连接;

第二管的内径第一中心线的位置设有变径孔,变径孔的两端与第二管两端口相通;

棉签体部的左端口植入棉絮头内,拔插塞的左端植入棉签体部的右端口,密封;药液植入棉签体部的储液腔内。

优点

一种棉签的储液量大且可以分次注入棉签头部,一支一种棉签即可满足将药液涂擦到较大面积的需求,节省了材料,减少了取用的次数,方便临床使用;拔插塞与棉签体部的右端口之间为封闭状态,方便携带及运输。单支棉签为一次用量,单独包装,且内含药液及棉签,家庭的购买及存储取用,也提供了特殊药液小剂量销售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棉签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棉签体部的结构及位置标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棉签包括:棉絮1、棉签体部2、药液3和拔插塞4;其特征在于:

棉签体部2主要由第一管5、储液腔6和第二管8构成;第一管5的左端口与储液腔6的右端口密封连接,第二管8的右端口与储液腔6的左端口密封连接;

第二管8的内径第一中心线9的位置设有变径孔7,变径孔7的两端与第二管8两端口相通;

棉签体部2的左端口植入棉絮1内,拔插塞4的左端植入棉签体部2的右端口,密封;药液3植入棉签体部2的储液腔6内。

工作原理

利用大气的压力作用,通过拔插塞植入棉签体部的右端口的脱离时间来控制药液流入棉絮内部的药液量,在拔插塞不开启的情况下液体是流不出来的。在棉絮含液量下降时继续开启拔插塞,药液继续流入棉絮。重复药液的涂覆操作。棉签体部上所设置的储液腔是储藏药业的,变径口是控制药业流量和利于在拔插塞不开启的情况下药液不从储液腔中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