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534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粘膜、皮肤等感染类疾病虽然不会严重到危机人的生命,但其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会给人们带来工作生活的不便,比如口腔溃疡、口舌生疮、皮肤感染、阴道炎症等,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继发感染而不可控。

针对这一类的感染,有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可以口服药物、可以物理治疗,可以局部给药等手段。口服给药由于涉及吸收进入体循环,用药安全性不佳;物理治疗需要特定的设备且不适合所有的用药部位使用,存在局限性;局部给药可以有效的提高药物在给药部位的药物浓度,符合用药需求,但如何保证药物在给药部位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延长药物在给药部位的作用时间,人们设计了各种给药系统,比如:申请号为200610044323.6,发明名称为氨来呫诺口腔膜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提供了膜剂这一剂型来治疗口腔溃疡的剂型;申请号为201310426103.X,发明名称为一种灰毡毛忍冬叶含漱液的制备方法的专利提供了含漱液这一剂型来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申请号为201510398465.1,发明名称为一种预防或治疗粘膜疾病的生物粘附凝胶剂这一剂型;此外还有生物粘附片剂问世。膜剂使用范围较窄,尤其面对复杂形态的粘膜,其粘附力很难保证,从而无从保证在给药部位的作用时间;含漱液在用药部位滞留时间过短;生物粘附凝胶剂可以增强药物与作用部位的结合力,从而达到延长作用时间、增加疗效的目的,且用药灵活,对创面的物理刺激性小。然而,即使是生物粘附凝胶剂由于在制备过程中用到了水,导致其在给药部位的初期吸水能力很差,导致其在粘膜的粘附能力不佳,尤其在口腔中,更容易由于牙龈及舌等的机械活动而导致凝胶从作用部位滑落而失去作用。相对于固体类型的生物粘附片,半固体类型的制剂具有更大的优势:使用部位灵活、剂量可随意调整、物理刺激性小、异物感小。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用于局部疾病治疗且具有与作用部位结合强度大、作用时间持久、可调,物理刺激性小、异物感少的半固体剂型——软膏就是本发明的核心。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其核心特征在于其处方组成中没有液体水,用于给药部位后,软膏在引湿剂的作用下,可以高强度的吸收给药部位周围的水分(唾液、渗出液),诱发增粘剂的黏性,进而牢固地粘附于给药部位,持续稳定的释放药物。除以上优点外,由于没有水分存在,与传统的软膏相比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而且无需添加防腐剂,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主要用于局部给药,包括:皮肤局部、口腔黏膜、牙龈粘膜、舌黏膜、鼻腔粘膜及阴道粘膜。

一种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及其制备方法由软膏基质、增粘剂、引湿剂、矫味剂和药物组成。其处方组成以质量百分数计为:软膏基质20~75%,增粘剂5~25%,引湿剂0~25%,矫味剂0.01~2.5%,药物0~15%;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软膏基质组成材料为:肉豆蔻酸异丙脂、花生油、大豆油、液体石蜡、石蜡、蜂蜡、硬脂酸、凡士林、羊毛脂、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增粘剂为:羟丙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钠、羟乙基纤维素、β-葡聚糖、聚乙烯醇、卡波姆、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羧甲基纤维钠、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引湿剂为: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羟乙基尿素、尿囊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药物为:化学抗真菌药物、抗炎抗过敏药物、维生素和中药提取物中的一类或几类。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化学抗真菌药物为: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甲硝唑、甲帕霉素、醋酸氯己定、氯化十六烷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化学抗炎抗过敏药物为: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醋酸地塞米松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维生素为: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中药提取物为:黄连、半夏、金银花、吴茱萸和炙甘草的85%乙醇提取物干燥而成。其浓度为:每1g提取物相当于生药材黄连15.0g,半夏5.0g,金银花8.0g,吴茱萸7.5g,炙甘草10g;其提取工艺为:取黄连、半夏、吴茱萸和炙甘草分别粉碎,过20目筛,加入金银花浸泡于10倍量的85%乙醇6小时,80度加热煎煮2小时,去渣取汁,加入生药材2倍量水,搅拌均匀,于室温静置24小时;收集上清液于50℃条件下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流浸膏;将流浸膏置于真空干燥箱干燥至恒重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的矫味剂为:木糖醇、甘露醇、冰片、薄荷脑、糖精钠和甜菊苷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取处方中软膏基质材料加热或不加热至呈液体状态,混合均匀;

2)将药物、引湿剂、矫味剂混合均匀;

3)在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加入增粘剂,混合均匀;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加入1)中,在加热或不加热条件下搅拌均匀至呈膏体状即得本申请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软膏用于患病粘膜部位,由于其半固体状态,对患病部位物理刺激性小,患者顺应性高;可以用于不规则的粘膜区域,例如牙龈与口腔黏膜交接处;涂抹于给药部位,由于引湿剂的存在可以迅速的吸收患处周围的水分,诱发增粘剂的黏性,使软膏牢固地贴附于患处;随着增粘剂不断地吸收水分,软膏在患处逐渐呈粘稠状保护层,药物缓慢从中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强治疗效果,减少用药次数;抗炎性药物的加入可以减轻患处的炎症,减轻患处的刺激;抗过敏药物加入可以消除减少患者发生的变态反应;抗真菌药物的加入,可以用于患处真菌性疾病的治疗,减少用药次数,增加治疗作用;中药提取物的加入可以起到抑菌、泻火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主要用于局部给药,包括:皮肤局部、口腔黏膜、牙龈粘膜、舌黏膜、鼻腔粘膜及阴道粘膜。

一种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及其制备方法由软膏基质、增粘剂、引湿剂、矫味剂和药物组成。其处方组成以质量百分数计为:软膏基质20~75%,增粘剂5~25%,引湿剂0~25%,矫味剂0.01~2.5%,药物0~15%。

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软膏基质为:肉豆蔻酸异丙脂、花生油、大豆油、液体石蜡、石蜡、蜂蜡、硬脂酸、凡士林、羊毛脂、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液体石蜡,石蜡,羊毛脂,聚二甲基硅氧烷按质量比20∶10∶10∶4组合。

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增粘剂为:羟丙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钠、羟乙基纤维素、β-葡聚糖、聚乙烯醇、卡波姆、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羧甲基纤维钠、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按质量比1∶2∶1组合。

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引湿剂为: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羟乙基尿素、尿囊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羟乙基尿素,尿囊素按质量比3∶2组合。

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药物为:化学抗真菌药物、抗炎抗过敏药物、维生素和中药提取物中的一类或几类。

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化学抗真菌药物为: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甲硝唑、甲帕霉素、醋酸氯己定、氯化十六烷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化学抗炎抗过敏药物为: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醋酸地塞米松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维生素为: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中药提取物为:黄连、半夏、金银花、吴茱萸和炙甘草的85%乙醇提取物干燥而成。其浓度为:每1g提取物相当于生药材黄连15.0g,半夏5.0g,金银花8.0g,吴茱萸7.5g,炙甘草10g;其提取工艺为:取黄连、半夏、吴茱萸和炙甘草分别粉碎,过20目筛,加入金银花浸泡于10倍量的85%乙醇6小时,80度加热煎煮2小时,去渣取汁,加入生药材2倍量水,搅拌均匀,于室温静置24小时;收集上清液于50℃条件下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流浸膏;将流浸膏置于真空干燥箱干燥至恒重即得。

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中的的矫味剂为:木糖醇、甘露醇、冰片、薄荷脑、糖精钠和甜菊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皮肤局部用:冰片,薄荷脑按1∶1组合;口腔黏膜、舌黏膜与牙龈粘膜用:木糖醇,甘露醇按2∶1组合;鼻腔黏膜用:薄荷脑;阴道粘膜用:冰片。

所述的基于无水技术的水敏感粘附性软膏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取处方中软膏基质材料加热或不加热至呈液体状态,混合均匀;

2)将药物、引湿剂、矫味剂混合均匀;

3)在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加入增粘剂,混合均匀;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加入1)中,在加热或不加热条件下搅拌均匀至呈膏体状即得本申请产品。

实施例1

以配制100g为例,按质量计取:

处方:

工艺:取处方量的石蜡、液体石蜡、羊毛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置于75℃加热至融化,搅拌均匀得A,备用;将尿囊素、地塞米松、木糖醇、甘露醇和薄荷脑加入到羟乙基尿素中,搅拌分散均匀,得B;将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依次加入B中,搅拌均匀,得C;将C搅拌下转入A中,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该处方用于口腔黏膜炎症治疗。

实施例2

以配制100g为例,按质量计取:

处方:

工艺:取处方量的肉豆蔻酸异丙酯、大豆油和蜂蜡置于80℃加热至融化,搅拌均匀得A,备用;将醋酸氯己定、冰片和薄荷脑加入到羟乙基尿素和聚乙二醇混合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得B;将聚丙烯酸钠和聚乙烯醇依次加入B中,搅拌均匀,得C;将C搅拌下转入A中,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该处方用于牙龈黏膜炎症治疗。

实施例3

以配制100g为例,按质量计取:

处方:

工艺:取处方量的液体石蜡、硬脂酸和凡士林置于80℃加热至融化,搅拌均匀得A,备用;将酮康唑、冰片和薄荷脑加入到甘油和聚乙二醇混合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得B;将壳聚糖、β-葡聚糖、卡波姆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依次加入B中,搅拌均匀,得C;将C搅拌下转入A中,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该处方用于皮肤局部真菌感染治疗。

实施例4

以配制100g为例,按质量计取:

处方:

工艺:取处方量的石蜡、凡士林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置于80℃加热至融化,搅拌均匀得A,备用;将泊洛沙姆、伏立康唑、甲硝唑和冰片加入到羟乙基尿素中,搅拌分散均匀,得B;将羟乙基纤维素加入B中,搅拌均匀,得C;将C搅拌下转入A中,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该处方用于阴道粘膜感染治疗。

实施例5

以配制100g为例,按质量计取:

处方:

工艺:取处方量的石蜡、蜂蜡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置于80℃加热至融化,搅拌均匀得A,备用;将泊洛沙姆、醋酸氯己定、地塞米松、维生素B2、木糖醇、甘露醇、糖精钠和薄荷脑加入到羟乙基尿素和甘油的混合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得B;将羟丙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依次加入B中,搅拌均匀,得C;将C搅拌下转入A中,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该处方用于口腔粘膜炎症治疗。

实施例6

以配制100g为例,按质量计取:

处方:

工艺:取处方量的液体石蜡、凡士林和羊毛脂置于70℃加热至融化,搅拌均匀得A,备用;将泊洛沙姆、聚氧乙烯、氯雷他定、苯海拉明、冰片和薄荷脑加入到聚乙二醇和甘油的混合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得B;将羟丙甲基纤维素加入B中,搅拌均匀,得C;将C搅拌下转入A中,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该处方用于鼻腔粘膜炎症治疗。

实施例7

以配制100g为例,按质量计取:

处方:

工艺:取处方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石蜡和羊毛脂置于70℃加热至融化,搅拌均匀得A,备用;将中药提取物、木糖醇、糖精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加入A中,搅拌分散均匀,得B;将羟丙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醇依次加入B中,搅拌均匀,得C;冷却至室温,即得。该处方用于口腔粘膜炎症治疗。

本发明软膏适用于粘膜部位给药,由于其半固体状态,对患病部位物理刺激性小,患者具有较高的顺应性;该软膏的粘附机理不同于常规软膏处方,由于本发明软膏中不含水分,这使得处方中引湿剂可以迅速的吸收患处周围的水分,诱发增粘剂的黏性,使软膏牢固地贴附于患处;随着软膏不断地吸收水分,软膏在患处逐渐呈粘稠状保护层,在体液的作用下保护层会缓慢溶解,药物缓慢从中释放,大大延长了药物与患处的接触时间,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用药次数。在软膏中加入抗炎药物可以减轻患处的炎症,降低患处的刺激;加入抗过敏药物可以消除或减少患者发生的变态反应;抗真菌药物的加入,可以用于患处真菌性疾病的治疗,减少用药次数,增加治疗作用;中药提取物的加入可以起到抑菌、泻火的功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