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264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小儿常因啼哭引起。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小孩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

小儿的疝气治疗方法与成人略有不同,小儿的身体发育未成熟,因此视病情发展使用疝气治疗带,另一方面则是使用药物治疗,在以上方法不能产生疗效时才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虽然效果明显见效快,但是对于儿童的身体会产生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组合物,免去患儿手术痛苦,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响铃草5-8份,缬草3-7份,玳玳花5-8份,阿育魏实2-7份,南木香5-15份,大叶风沙藤8-10份,建神曲10-15份,黑及草5-10份,倒生根3-7份,刮筋板3-10份,荷叶蒂10-15份,水翁根5-8份,午香草3-7份,山牛蒡5-10份,接气草10-15份,紫楠叶10-15份,马蹄根10-20份。

优选的,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响铃草7份,缬草5份,玳玳花8份,阿育魏实5份,南木香10份,大叶风沙藤9份,建神曲12份,黑及草10份,倒生根5份,刮筋板5份,荷叶蒂12份,水翁根7份,午香草5份,山牛蒡8份,接气草15份,紫楠叶10份,马蹄根15份。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响铃草,为豆科植物假地蓝的全草或带根全草,苦微酸,寒,滋肾养肝,止咳平喘,利湿解毒。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遗精,月经过多,白带,久咳痰血,哮喘,肾炎,小便不利,扁桃体炎,腮腺炎,疔疮肿毒。

缬草,为败酱科植物缬草的根及根茎,辛、甘,温,安神,理气,止痛。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癔病,癫痫,胃腹胀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玳玳花,为芸香利植物玳玳花的花蕾,疏肝,和胃,理气。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呕吐、少食。

阿育魏实,为伞形科植物粗糙芹的种子,味辛,苦,性温,散寒止痛;利湿解毒。主脘腹冷痛;消化不良;呕恶;泄泻;寒疝;痛经;尿路结石。

南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云南马兜铃的根,苦,温,理气止痛,祛风活血。用于胃痛,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大叶风沙藤,为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异形南五味子的根、藤,辛,微温,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淤。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

建神曲,为麦粉、麸皮和多种药物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苦,温,健脾消食,理气化湿,解表。治伤食胸痞,腹煮吐泻,痢疾,感冒头痛,小儿伤饥失饱。

黑及草,为龙胆科植物椭圆叶花锚的全草,苦,性寒,归肺经,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疏风止痛。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肠胃炎;流感;咽喉痛;牙痛;脉管炎;外伤感染发热;中暑腹痛;外伤出血。

倒生根,为蔷薇科植物插田泡的根,苦涩,平,归肝、肾经,活血止血,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吐血,衄血,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瘰疬。

刮筋板,为大戟科植物草沉香的嫩幼全株,味苦,辛性微温,归脾、胃、肝、胆经,行气;破血;消积;抗疟。主症瘕;食积;臌胀;黄疸;疟疾。

荷叶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基部,苦,涩,平,归脾、肝、大肠经,解暑去湿;祛瘀止血;安胎。主暑湿泄泻;血痢;崩漏下血;妊娠胎动不安。

水翁根,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根,味苦,性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主湿热黄疸;疝气腹痛。

午香草,为菊科植物昆明香青的全草,味辛,微苦,性凉,清热利湿;止咳。主风热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

山牛蒡,为菊科植物乌苏里风毛菊的根,味辛,性温,祛风散寒止痛。主感冒头痛;风寒湿痹;劳伤疼痛。

接气草,为马兜铃科植物短尾细辛的全草,辛,苦,温,归肺、胃经,祛风散寒;温肺化痰;止痛。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胃寒痛;腹痛;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紫楠叶,为樟科植物紫楠的叶,辛,微温,顺气;暖胃;祛湿;散瘀。主气滞脘腹胀痛;脚气浮肿;转筋。

马蹄根,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大观音莲的根茎,苦,涩,寒,归心、肺、大肠经,清热解毒;利尿祛湿;活血止血;祛瘀止痛。主泄泻;痢疾;肾炎水肿;胃脘疼痛;肺痨;咳血;崩漏;跌打肿痛;风湿痛。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诸药配伍,具有益气活血、祛湿止痛、温经散寒、疏肝降气的功效,能有效治疗小儿疝气,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避免患儿遭受手术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响铃草7份,缬草5份,玳玳花8份,阿育魏实5份,南木香10份,大叶风沙藤9份,建神曲12份,黑及草10份,倒生根5份,刮筋板5份,荷叶蒂12份,水翁根7份,午香草5份,山牛蒡8份,接气草15份,紫楠叶10份,马蹄根15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响铃草5份,缬草7份,玳玳花7份,阿育魏实3份,南木香8份,大叶风沙藤8份,建神曲10份,黑及草7份,倒生根6份,刮筋板10份,荷叶蒂15份,水翁根5份,午香草6份,山牛蒡10份,接气草13份,紫楠叶12份,马蹄根20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响铃草6份,缬草3份,玳玳花6份,阿育魏实2份,南木香15份,大叶风沙藤10份,建神曲13份,黑及草8份,倒生根3份,刮筋板8份,荷叶蒂10份,水翁根6份,午香草3份,山牛蒡7份,接气草12份,紫楠叶13份,马蹄根17份。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响铃草8份,缬草6份,玳玳花5份,阿育魏实7份,南木香5份,大叶风沙藤9份,建神曲15份,黑及草5份,倒生根7份,刮筋板3份,荷叶蒂13份,水翁根8份,午香草7份,山牛蒡5份,接气草10份,紫楠叶15份,马蹄根10份。

临床资料

临床对300例小儿疝气患者进行治疗,年龄3个月-4岁,平均年龄2岁,其中男童256例,女童44例。

治疗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常规方法制成散剂,温水冲服,每次5g,一日两次,7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以上未复发;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或疝环明显变小;

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

治疗结果:经1-2个疗程的治疗,300例患者治愈286例,有效14例,无效0例,治愈率95.3%,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患儿未出现不良副反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