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敛止嗽汤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402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健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益敛止嗽汤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本方由史南华始用名为收敛汤→史泽芝→史功甫→史茂林→史来恩,业经五代人的临证使用,该方多次变动,历时150年临床实践证实本方只要使用得当均可取得佳效。

史氏五代传人史南华(公元1838年-1920年)时期,名为收敛汤其组成:黄芪、白及、芡实,高祖父将该方仅用于肺系疾病。

史氏七代传人史功甫(公元1892年-1975年)时期,名为收敛汤其组成:黄芪、党参、白及、芡实,祖父将该方仅用于肺系疾病。

史氏八代传人史茂林(公元1925年-2005年)时期,攺名为益气收敛汤其组成:黄芪、党参、白及、乌贼骨、芡实,父将该方不仅用于肺系疾病,亦用于胃部疾病。

史氏八代传人史来恩改名为益敛汤,其基本方组成:黄芪、白及、乌贼骨、茯苓,宜人适体而宜,随症而变灵活运用于肺系、胃部、肠道疾病,其疗效甚佳。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益敛止嗽汤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益敛止嗽汤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益气宁心,润肺化痰,缓急止痉,敛肺止咳的作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还包括,五倍子15-30ɡ,麻黄根10-20ɡ,黄芪用量10-50ɡ。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还包括,三七粉3ɡ,墨旱莲10-20ɡ,仙鹤草10-30ɡ。

技术方案的,所述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还包括,金荞麦10-20ɡ,鱼腥草10-30ɡ。

技术方案的,所述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还包括,瓜蒌仁10-15ɡ、郁金10-15ɡ。

技术方案的,所述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还包括,党参或人参10-30ɡ、紫河车10-20ɡ。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益敛止嗽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药置入砂锅或搪瓷锅内,加清洁水至与药相平的水平线上,浸泡30—40分钟。步骤2、将砂锅或搪瓷锅放于煤炉或电气炉或煤气灶上均可,起火或开电源煎煮,煮沸后文火再煎熬10—15分钟即可,经筛过滤取浓汁约100—120mi即制得止嗽汤,其中,1帖药可煎煮3次。

本发明的一种益敛止嗽汤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1、作用,益气宁心,润肺化痰,缓急止痉,敛肺止咳的作用;2、适应证,①脾肺气虚(西医称为肺炎后期,久咳不愈者),症见面白少华,乏力,咳嗽久咳不止、气短息促,运动后气促加重,易出汗,纳差可伴便溏者,②脾肺气虚(西医称为哮喘稳定期,久咳不愈者),症见面白少华,乏力,咳嗽无力,久咳不止、易感冒,气短自汗,哮喘时发,纳差,大便可溏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

上述制得的益敛止嗽汤,适应証,①脾肺气虚(西医称为肺炎后期,久咳不愈者),症见面白少华,乏力,咳嗽久咳不止、气短息促,运动后气促加重,易出汗,纳差可伴便溏者,②脾肺气虚(西医称为哮喘稳定期,久咳不愈者),症见面白少华,乏力,咳嗽无力,久咳不止、易感冒,气短自汗,哮喘时发,纳差,大便可溏者。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还包括,五倍子15-30ɡ,麻黄根10-20ɡ,黄芪用量10-50ɡ。

上述制得的益敛止嗽汤,主要适用于汗多者。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还包括,三七粉3ɡ,墨旱莲10-20ɡ,仙鹤草10-30ɡ。

上述制得的益敛止嗽汤,主要适用于痰內帶血者。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还包括,金荞麦10-20ɡ,鱼腥草10-30ɡ。

上述制得的益敛止嗽汤,主要适用于痰黄较粘者。

实施例五

本发明的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还包括,瓜蒌仁10-15ɡ、郁金10-15ɡ。

上述制得的益敛止嗽汤,主要适用于咳嗽甚而频、痰不易咯出者。

实施例六

本发明的一种益敛止嗽汤,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五味子5-10ɡ、制乌梅15-30ɡ、茯苓10-20ɡ、百部、紫菀各8-15ɡ、百合10-20ɡ、僵蚕5-10ɡ、甘草3-8ɡ,还包括,党参或人参10-30ɡ、紫河车10-20ɡ。

上述制得的益敛止嗽汤,主要适用于体廋头晕乏力者。

其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实施例六的基本方组成:黄芪、乌贼骨各30-50ɡ、白及15-30ɡ、茯苓10-20ɡ,为了治愈纳差、便溏较甚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去紫菀,加炒白术10-15ɡ,炙厚扑10-15ɡ。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益敛止嗽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药置入砂锅或搪瓷锅内,加清洁水至与药相平的水平线上,浸泡30—40分钟。步骤2、将砂锅或搪瓷锅放于煤炉或电气炉或煤气灶上均可,起火或开电源煎煮,煮沸后文火再煎熬10—15分钟即可,经筛过滤取浓汁约100—120mi即制得止嗽汤,其中,1帖药可煎煮3次。

1、服法:A餐前后均可,温服,服后卧床盖被休息20—30分钟。B证状重者3次/日,证状一般者2次/日;⑵调理:①六坚持:A坚持心态平衡,心静心宽而达心安。B坚持因人而宜的体育煅练。C坚持有规则的生活习惯。G坚持天人合一的观点,随四季天时气侯变化,衣作增减与居住环境也应随时随气增裁之变。E坚持均衡饮食,不可偏食,消除不良的特殊嗜好。F要耐心,坚持有规则的治疗。②禁忌:A忌辛辣食物,油腻不易消化食品。B不可暴饮暴食C若为过敏性咳嗽与哮喘,一定避免过敏原接触。E避免剧烈运动

上述所述本发明基本方的方解,1、药性味:黄芪性微温味甘:乌贼骨性微温味咸、涩:白及性微寒味苦、甘、涩:茯苓性平味甘、淡:方中性微温之药2味,微寒之药1味,性平之药1味。味甘之药3味,味咸之药1味。2、归经:

黄芪归脾、肺经:乌贼骨归肝、肾:白及归肺、肝、胃经:茯苓归心、脾、肾经。归脾之药2味经:归经胃之药1味:归心之药1味经:归肝之药2味经:归肾经之药1味。3、升(浮)降(沉)黄芪主降:乌贼骨主降:白及主降:茯苓主降。

总之本方性味平和,可五脏六腑,四药均主降为滋养收敛益气之方。4、功效,分解:黄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乌贼骨可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白及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茯苓有利水补渗湿,健脾,安神之用。组解:黄芪与茯苓可益气宁心,渗湿消肿,健补脾胃。黄芪、乌贼骨与白及增强益卫收敛,消肿生肌之功。

本发明益敛止嗽汤方解,1、药性味:黄芪性微温味甘:乌贼骨性微温味咸、涩:白及性微寒味苦、甘、涩:茯苓性平味甘、淡:五味子性温味酸;制乌梅性温味酸;百部性平味甘、苦:紫菀性微温味苦、甘:百合性微寒味甘:僵蚕性平味咸、辛:甘草性平味甘:方中性平之药4味:性微温之药3味:性微寒之药2味:性温之药2味:味甘之药4味:味咸、涩之药1味:味苦、甘、涩之药1味:味酸之药2味:味咸、辛之药1味:味甘、苦之药1味:味咸、辛之药1味:本方无大热大寒大辛大苦之药,性味较平和。2,归经:黄芪归脾、肺经:乌贼骨归肝、肾:白及归肺、肝、胃经:茯苓归心、脾、肾经。五味子归肺、肾、心经;制乌梅归肺、肾、心经:百部归肺经:紫菀归肺经:百合归肺、心经:僵蚕归肝、肺经:甘草归心、肺、脾、胃经:归肺经之药9味:归心经之药5味:归肾经之药4味:归脾经之药3味:归肝经之药3味:归经胃之药2味:方中归肺经之药为首,归心经之药次之,五脏六腑均达之。3、升(浮)降(沉)黄芪主降:乌贼骨主降:白及主降:茯苓主降。五味子主降;制乌梅主降;百部主降;紫菀主降:百合主降:僵蚕升降兼之:甘草主降。总之本方性味平和,仅有僵蚕升降兼之药也,余诸药均主降为滋养收敛益气之方。4、功效:⑴分解:黄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乌贼骨可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白及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茯苓有利水补渗湿,健脾,安神之用: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制乌梅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紫菀化痰止咳: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甘草补脾益气,润润肺止咳,缓急止瘁,缓和诸药。⑵组解:乌贼骨、白及、五味子、制乌梅、黄芪相配增强收敛生肌,敛肺止咳的作用:黄芪、茯苓、甘草配伍提高益气渗湿,润肺止咳之功:百部、百合、紫菀、甘草组合强化润肺化痰止咳之效:僵蚕、甘草、五味子、制乌梅、百合配组增强益气宁心,缓急止痉,润肺止咳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