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行走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908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摆动行走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按摩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摆动行走按摩机芯。



背景技术:

现有行走按摩机芯,往复运动需借助行程开关与电机配合,实现折返换向,驱动方式有丝母丝杆驱动和齿轮齿条两类;按摩机芯折返时,按摩手法也随之改变,这也是此类按摩机芯不足之处。为此,制造业者又开发出一种利用按摩机芯中行走齿轮链上的摆动行走齿轮与齿条环配合,实现循环行走的按摩机芯,解决了使用行程开关结构的缺陷,简化行走按摩垫的设计。目前此类按摩装备,与传统行走状态一样,按摩机芯为平移式往复运动,轨迹恒定,缺少变化。如何保持往复行走的同时,实现按摩机芯的摆动行走,即成为本发明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按摩机芯一端的引导杆被约束在底板导槽内,另一端通过行走齿轮绕底板上环形齿圈运动,迫使机芯主体既产生往复运动,又叠加有左右偏摆的摆动行走按摩机芯。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摆动行走按摩机芯,包括底板和行走在底板上的机芯主体,该机芯主体包括有电机、蜗轮箱、按摩装置和行走齿轮;电机输出经蜗轮箱变速,蜗轮箱中的按摩齿轮链驱动按摩装置动作、行走齿轮链带动行走齿轮旋转;其特征在于:底板一端设置有导槽、另一端设置有环形跑道,在该环形跑道中央悬浮锁固有环形齿圈;所述蜗轮箱处于机芯主体的一端,蜗轮箱中行走齿轮链的末级齿轮轴伸出蜗轮箱底部,在伸出蜗轮箱外的末级齿轮轴上锁固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下端面连体有一限位轮盘,限位轮盘的轮沿嵌设在所述环形齿圈与环形跑道的悬浮间隙内,且末级齿轮轴端部插入所述环形跑道内,约束行走齿轮始终与环形齿圈的啮合;所述机芯主体远离行走齿轮的一端,设置有一垂直向下的引导杆,该引导杆穿过底板上的导槽,并在端部设置有防脱挡片;所述机芯主体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脚,该支撑脚抵触在底板表面,滑动支撑着机芯主体。

所述蜗轮箱中蜗杆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蜗轮,分别为第一蜗轮和第二个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按摩齿轮链传动连接,该按摩齿轮链为一锥齿轮副,其中一个锥齿轮与第一蜗轮同轴,另一锥齿轮套设在按摩装置的转轴上;所述第二蜗轮与行走齿轮链传动连接,该行走齿轮链为多级啮合齿轮形成的减速链。

所述按摩装置为一捶打辊,包括有转轴和锁固在转轴上的滚轮架,滚轮架上轴定位有三至六个小滚轮。

上述转轴的轴向分布有二至六个滚轮架,相邻滚轮架上的小滚轮轴向成错位结构,小滚轮的直径小于5cm,转轴转速在50至200转/分之间。

所述蜗轮箱由中箱和上、下箱盖组成;两个蜗轮设置在中箱中,上箱盖将按摩齿轮链盖合在其中,下箱盖将行走齿轮链盖合在其中,末级齿轮轴穿过中箱和下箱盖。

所述电机具有双头输出轴,另一输出轴经第二蜗轮箱减速,偏心轴输出驱动一对揉捏盘,该揉捏盘下部的偏心轴上还活动套设一摆动臂,摆动臂中部开设有长槽、远离偏心轴端部设置有按摩球头,该长槽被第二蜗轮箱表面凸销所约束,该凸销底部设置有滑动垫块,由该滑动垫块支撑所述的摆动臂悬空端。

所述第二蜗轮箱输出齿轮成碗形结构,中央连体有大口径凸轴,该凸轴端面偏心位置设置有偏心轴,由该偏心轴驱动揉捏盘旋转和摆动臂摆动;所述凸轴被活动约束在第二蜗轮箱的箱盖轴孔内,该轴孔上套设有一润滑环。

所述引导杆和支撑脚设置在第二蜗轮箱上;所述支撑脚下端部滑动定位有滚珠。

所述环形跑道为分体结构,成型在一跑道板上,该跑道板在环形跑道中央具有凸台部,用来悬浮锁固环形齿圈;底板对应成型有通孔,该通孔上沿具有收窄环;所述跑道板锁固在底板底部,由跑道板与所述底板的收窄环形成一环形间隙,与环形齿圈形成的悬浮间隙一同约束行走齿轮端面的限位轮盘的轮沿。

本发明具有构思巧妙、设计合理、运行方式独特,配合不同按摩装置,实现上下往复并叠加偏摆运动,丰富按摩手法;另外,采用高速捶打辊设计,改变传统碾压式按摩手段,变成拍打动作,具有更好的刺激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摆动行走按摩机芯示意图

图2摆动行走按摩机芯剖面示意图

图3摆动行走机芯分解示意图

图4机芯主体蜗轮箱分解示意图

图5机芯主体第二蜗轮箱分解示意图

其中

1—底板 11—导槽 12—通孔

2—跑道板 21—环形跑道 22—凸台部

3—环形齿圈

4—电机

5—蜗轮箱 51—按摩齿轮链 511—第一蜗轮 512—第二蜗轮

52—行走齿轮链 521—末级齿轮轴

53—中箱 54—上箱盖 55—下箱盖

6—按摩装置 61—转轴 62—滚轮架 63—小滚轮

64—揉捏盘 65—摆动臂 651—长槽 652—按摩球头

7—行走齿轮 71—限位轮盘 72—引导杆 721—防脱挡片

73—支撑脚 731—滚珠

8—第二蜗轮箱 81—偏心轴 82—凸销 821—滑动垫块

80—轴孔 83—输出齿轮 831—凸轴 84—润滑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摆动行走按摩机芯,包括底板1和机芯主体。底板1一端设置有导槽11、另一端设置有环形跑道21,在该环形跑道中央悬浮锁固有环形齿圈3。

如图2、图3,更具体地说,环形跑道21与底板1为分体结构,成型在一跑道板2上,该跑道板在环形跑道21中央具有凸台部22,用来悬浮锁固环形齿圈3,也即在环形齿圈3与跑道板2间形成一悬浮间隙;底板1对应成型有通孔12,该通孔12上沿具有收窄环13;跑道板2锁固在底板1底部,由跑道板2与底板1的收窄环13形成一环形间隙,与环形齿圈形3成的悬浮间隙一同约束行走齿轮端面的限位轮盘71的轮沿。

参照图4和图5,所述机芯主体包括有电机4、蜗轮箱5、按摩装置6和行走齿轮7;电机4输出经蜗轮箱5变速,蜗轮箱中的按摩齿轮链51驱动按摩装置6动作、行走齿轮链52带动行走齿轮7旋转。

参照图4,蜗轮箱5处于机芯主体的一端,蜗轮箱中行走齿轮链52的末级齿轮轴521伸出蜗轮箱底部,在伸出蜗轮箱外的末级齿轮轴521上锁固行走齿轮7;该行走齿轮7下端面连体有一限位轮盘71,限位轮盘71的轮沿嵌设在环形齿圈3与环形跑道21形成的悬浮间隙、以及跑道板2与底板1的收窄环13形成一环形间隙,形成约束和支撑作用;末级齿轮轴521端部插入环形跑道21内,约束行走齿轮7始终与环形齿圈3的啮合,如图2。

如图2和图5,机芯主体远离行走齿轮7的一端,设置有一垂直向下的引导杆72,该引导杆72穿过底板上的导槽11,并在端部设置有防脱挡片721;机芯主体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脚73,该支撑脚73抵触在底板1表面,滑动支撑着机芯主体。进一步,该支撑脚73下端部滑动定位有滚珠731,减少摩擦运行更流畅。

如图4,蜗轮箱5中蜗杆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蜗轮,分别为第一蜗轮511和第二个蜗轮512;第一蜗轮511与按摩齿轮链51传动连接,该按摩齿轮链51为一锥齿轮副,其中一个锥齿轮与第一蜗轮511同轴,另一锥齿轮套设在按摩装置的转轴61上;第二蜗轮512与行走齿轮链52传动连接,该行走齿轮链52为多级啮合齿轮形成的减速链,使得行走齿轮7慢速行走。

而按摩装置6优选方案为一捶打辊,包括有转轴61和锁固在转轴上的滚轮架62,滚轮架62上轴定位有三至六个小滚轮63。进一步,转轴61的轴向分布有二至六个滚轮架62,相邻滚轮架62上的小滚轮63轴向成错位结构,小滚轮63的直径小于5cm,转轴61转速在50至200转/分之间,优选转速范围在100至160转/分之间,适当的速度旋转能产生拍打效果。

蜗轮箱5由中箱53和上、下箱盖54、55组成;两个蜗轮设置在中箱53中,上箱盖54按摩齿轮链51盖合在其中,也即将锥齿轮副和部分转轴61盖合在其中;下箱盖55将行走齿轮链52盖合在其中,末级齿轮轴521穿过中箱53和下箱盖55。

按摩装置6除了上述捶打辊,也可采用现有的推拿头或揉捏头,其按摩齿轮链是在上述的第一蜗轮511和第二蜗轮512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齿轮链,两侧形成对称各驱动一个旋转或摆动按摩头,实现推拿或揉捏作用;而行走齿轮链部分与上例同,直接从第二蜗轮下端面同轴连接。

本实例中,电机4具有双头输出轴,另一输出轴经第二蜗轮箱8减速,偏心轴81输出驱动一对揉捏盘64,该揉捏盘64下部的偏心轴81上还活动套设一摆动臂65,摆动臂65中部开设有长槽651、远离偏心轴端部设置有按摩球头652,该长槽651被第二蜗轮箱8表面凸销82所约束,该凸销82底部设置有滑动垫块821,由该滑动垫块821支撑摆动臂65悬空端,如图5。

另外,第二蜗轮箱8输出齿轮83成碗形结构,中央连体有大口径凸轴831,该凸轴831端面偏心位置设置有偏心轴81,由该偏心轴81驱动揉捏盘64旋转和摆动臂65摆动;凸轴831被活动约束在第二蜗轮箱8的箱盖轴孔80内,该轴孔80上套设有一润滑环84,该润滑环84与凸轴831接触面上设置有油槽,以便充满润滑油膏。

上述引导杆72和支撑脚73设置在第二蜗轮箱8的底部上,形成机芯主体另一端的支撑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